三舂争及初舂景_第二十九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 (第1/4页)

    第二十九章

    曹雪芹很吃力得将不能不将冯大瑞解进京,暂时监禁在步军统领衙门的原委讲完;接下来表示歉疚,但刚一开口,就让冯大瑞拦住了。“芹二爷,你别说了。你跟仲四爷都是好意;阴错阳差凑成这么一档子窝囊事,谁也不能怪。至于定要到京里过一过堂,这一层我早就料到了,没有什么!”

    见此光景,曹雪芹稍感安慰,但还有担忧的事,怕他对方观承的信心动摇,什么事不能推心置腹,说不定就会由于误会而又生出意外风波,因而觉得需要解释。他想了一下,用询问的语气开头:“大瑞,你是不是觉得方问亭拍兄担保你一切没事,到头来还是弄成今天这样子,疑心他是不是有力量就你!”

    “我一点都不疑心。”冯大瑞说:“我知道他有力量,至于弄成现在这样子,你刚才已经说过了,是要为纳公圆上面子,这做法也不错。‘光棍好做,过门难逃’。江湖上的规矩,方问亭是很清楚了。”

    曹雪芹心中一动“方问亭久走江湖,”他问:“江湖上知道不知道方问亭?”

    “怎么不知道?江湖上如果不知道他,他就不会知道我到达通州,也不会知道我来干什么。”

    “这么说,他跟江湖上人有来往。”

    冯大瑞笑笑答说:“这话,你最好去问他自己。”

    “那么,”曹雪芹又问:“你究竟来干什么的呢?”

    “咦,他们没有告诉你?”

    这他们包括仲四,也包括方观承“他们告诉我了。”他点点头:“我替你担心的是,你对你们帮里,怎么交待?”

    “不要紧。方问亭自有办法。”

    照此看来,方观承不但跟江湖上通声气,而且是跟漕帮中有头脸的人有交情。意会到此,心头暗喜;只要把绣春的下落打听清楚了,很可以拜托方观承去找。当他在心里七上八下,思绪如风卷浮云、鞭催怒马时,冯大瑞开口了。

    “芹二爷,”他说:“你还没有告诉我,你这几年的境况呢。”

    “喔,”曹雪芹定一定神“还不是那个样儿吗?”

    听这一说,双腿受了伤的冯大瑞,缓慢的将椅子往后挪一挪,拉开距离,身子往下,脸往后仰,将曹雪芹端详了一会说:“虽说没有变,到底跟以前还是有点儿不一样,发福了!”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怎么会长不胖?”曹雪芹答说:“这几年总算日子过得很顺遂,就是不能提绣春——”

    “芹二爷,”冯大瑞不等他说完,因插进话来打断:“听说你一直还没有娶少奶奶,倒是有个儿子。那是怎么回事?”

    “那,说来就话长乐。”

    “长话短说好了。”冯大瑞问道:“是有一个姨奶奶?”

    “是的。叫杏香,人还不错。”

    “人不错就好。”冯大瑞又问:“太太呢,一定很健旺?”

    “得了个气喘的毛病,发起来很怕人。”

    “喔,”冯大瑞很快的打断他的话,而且也很兴奋的“我有单方,百发百中。当时人家传给我的时候,郑重的不得了,我也就很仔细的记着,心里可是在想,又不是等着用这个方子,也许根本就没有人问我,记也不过白记。谁知到今天倒真用上了,合该太太的造化。这方子我记得很清楚,芹二爷,你带笔了没有?”

    于是曹雪芹从随携的“护书”中,取出水笔、纸片,录下冯大瑞口述的单方,接下来便要谈过去了。他心里是有准备的,细想进来一连串的事故,尤其是刚才听冯大瑞谈到方观承于江湖上的关系,言词闪烁,其中似乎包含着很深的秘密——这一阵子的阅历,使得曹雪芹长了许多见识,深深体会到任何人都有保持个人秘密的习惯;而打听人家的秘密,不但会惹人猜疑,并且即令打听清楚了,特不会是桩好事。因此,他并不预期冯大瑞将他的一切,和盘托出;同时与绣春没有多大关系的事,也不必去打听。

    “大瑞”他闲闲的问:“你是怎么回来的呢?有人说你立了功;有人说你是缴了赎罪的银子。你能不能讲给我听听?”

    “怎么不能。”冯大瑞答说:“两样都有。贵州打苗子,我立过功劳,在云贵两省市自由的,不过还不能回来,后来有人替我花了钱,才私下在名册里头,把我的名字涂消了。”

    “这样说,你还是个‘黑人’?”

    “可以这么说。不过,这一点我也不怕;云贵半边天,谁也不知道我的事。”

    “以后呢?就回直隶了?”

    “不是。先到山东、江南,走了好些地方。”

    “干什么?”

    冯大瑞笑一笑答说:“无非一个‘混’字。”

    “混出什么名堂来没有呢?”

    “这很难说。芹二爷,江湖上的人,跟你们世家子弟的想法、看法不一样。”

    “我想,”曹雪芹试探着说:“你一定是在漕船上混。”

    他是故意不提“漕帮”二字;冯大瑞倒很坦然“我在帮,你是知道的。”他说:“当然是在漕船上混。”

    曹雪芹将他前后的话串联起来体味,猜出冯大瑞在漕帮中已有相当地位,便点点头说:“我想你很得意。”

    “谈不到。”冯大瑞似乎不愿意深谈,顾而言他的说:“芹二爷,你常跟仲四爷在一起吧?”

    “不!”曹雪芹答说:“在京里,一个月有一两回,或者他来看我们家的老太太,或者我找他去喝喝酒。如果是在通州,三、四个月不见面也是常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