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箫缘_第一章边庭夜劫法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边庭夜劫法场 (第2/3页)

上百姓还多感念他们的恩义。这次施榛与乔华之所以星夜赶来酒泉城看这么一个告示,实是为一桩不得已的苦衷——那就是:他们五人中最具才气最有号召力的李波居然在一月之前忽然失踪了!至今人影全无,这当然是了不得、不得了的大事。何况近来“草上沙”正面临十年来从没有过的大关口,极待他深谋远虑的抉择,可他却不知何处去了,叫人怎能不急?

    施榛想想这些,不觉头也大了,他也不信二哥真的会被酒泉守尉迟行的手下捉住,但实在是兹事体大,只见他想了想,皱眉道:“咱们先看了再说。”

    此时已近酉时,小校场不大,就在城墙边上。天上的月已从东边城墙新补好的缺口上探出头来,施榛不知五弟在想什么,自己脑子却有些乱乱地想:近两年,这天下、真的似有些渐渐平定的模样了。他自成年就赶上隋末之乱,可以说生于乱世,长于乱世,成名于乱世,也恼于这个乱世。这些年,他一心盼望的就是天下平定,但不知怎么,如今,从唐皇借世子李世民之力、经过数场大战,先平薜举,肃清陇右之地;再平窦建德,稳住黄河两岸;最后平杜伏威,擒萧铣,败林士弘,平定大江南北,纷扰多年的天下终于有云开日出之势后,他不知怎么却有了一丝遗撼——也许所有的乱世英雄都会有这种遗撼吧,他见大哥,三哥口里虽不说,但每一次有唐军大胜的消息传来,他还是看得出他们的心底的苦涩。他们都说得上是仁人君子,但也是豪杰英雄。对一个英雄来说:这场动乱,该永远不停,永远动荡,永远无歇无止!

    ……不知道处决犯人为什么专要选在这样一个傍夜——施榛皱着眉想:可能是怕劫法场吧?他扬扬头,如果真的被擒的人就是二哥,那么、他们来的虽只自己和乔华两个人,虽然他也实在不想和唐军有什么冲突,但这法场,他们只有劫定了。

    老五乔华象按奈不住心头的燥热,已又把领子又扯大了些,施榛望着他年轻的脖项,唇角微笑了下,才待说句什么,就听见不远处传来城门开启的声音,然后,步履杂沓,轮车辘辘,他与乔华对望一眼,心中同时暗道:“来了!”

    ——是来了。只见城墙东门边,正缓缓走来一队人马。人象不多,但也有二三百骑。施榛与乔华对望一眼,两人后背向城墙上一靠,同躲进暗影里。施榛的嘴向上呶了一呶,乔华会意,两个人并不转身,就反手用双手双足抓住城墙上的砖缝向上攀去。那城墙本不高,也就丈五有奇,去小校场的路就在城墙之下,西北干旱,所以酒泉也没有关中城池常见的护城河。两人攀至城墙最顶处,并不翻入,而是用一只手吊在城堞上,凝目向那队人马看去。可护卫重重,加上夜黑,两人心头虽急,,努力看向囚车,却也看不清囚车中人是什么样子。

    那队车马渐渐驶近“豹眼”施榛还是没看清囚车中的人到底是谁。乔华已经不奈,他一向信任他四哥的眼力,低声问:“四哥,到底是不是二哥?”

    施榛也在着恼,却偏偏急不得,好容易在那队车走至二百余步开外时,那囚车里人犯的脸才在护卫的遮挡中隐隐露了出来。施榛道:“别急,别急,就要看清了。唉——”

    他说着说着不由发出了一声长叹。“唉——”之一字的原因是为:这下看虽看清了,可那囚车中人明显是个没见过的汉子。这本来该算好事,但施榛心里不知怎么倒有一丝失望,这人又不是二哥,那——二哥呢?二哥李波到底去了哪里?

    乔华也已看出那人不是,心中失望更甚,一怒之下,甚至想不管车中人是不是,都把它先劫了再说,他们官家捉的还有坏人吗——他这么想只为幼时眼观身受了无数的官府欺压,对官府两字已有了极深的逆反心理。但最近,大哥,三哥,四哥,连他一向最敬重的二哥都对他说过:以后对官府的行动,一定要争求了他们的同意再说,乔华不知是何道理,但他一向懒得思考,又敬重几个哥哥,也就依命行事。

    那车眼看就要从他们眼皮子底下过完了。乔华与施榛四目对望了下,心中都是掩不住的失望。乔华正待道:“四哥,要不咱们先劫了它再说”,心中明知四哥多半不会同意,这时就听到前面几百米处传来了一声犀角响。那犀角分明不是军中所用,倒象是牧马者吹的一样,乔华与施榛二人不由就都一愣。然后,只听一串蹄声传来,竟有一骑马儿自远远的黑暗处、小校场方向向那队军队迎面行来。

    不说城下的队伍一乱,就是城墙上的施、乔二人也一愣。没等他们愣完,只见那队伍已停,押队的似已料到可能有人来劫一般,指挥若定,并不慌乱。可来的却似只有一人。月亮升起,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