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太后_第二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3/5页)

求。”

    “那么,刚才那二十斛珍珠来得正是时候。”谈豆豆嗓音娇脆,毫不迟疑地道:“不如就不要赏赐下去了,既是进贡给朝廷,就由朝廷捐出义卖,将所得补贴受灾百姓盖房子。”

    若在从前,听到这种“悲天悯人”的政令,群臣早就一片“仁德圣慈”、“万民之福”颂赞声不绝于耳了,可是如今下令的是皇太后啊…大家的目光不约而同放在面无表情的平王爷身上。

    “太后娘娘高见,令臣感佩万分。”端木骥勾起他的招牌微笑。“不过呢,还不知道要找谁来买这二十斛珍珠?”

    “大臣们你捐十两,我捐五两,应该够了吧。”

    呜哼!群臣心中马上响遍咒骂声,本以为可以拿回赏赐的珍珠讨老婆欢心,如今竟要花钱买!般不好还得再捐出去卖呢。

    端木骥一眼扫过騒动不安的群臣,又转身面对那张帘子,不疾不徐地道:“皇太后何不抛砖引玉,以行动证明您慈悲的心肠呢?”

    挑衅?谈豆豆反倒不以为意。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是应该的。

    她开口就要捐出一百两银子,却是心头一惊,硬生生吞了回去。

    虽说皇太后一年有二千两的用度,但今年就快结束了,她可支用的银子也不过三百多两,其中她假托名义送出二百两给管太后,让过去生活拮据的管jiejie添购当太后的行头,剩下的钱还得撑到年底,她又不想预支,白白给端木骥落了自不量力的口实…

    “娘娘…”管太后不安地拉着她的手,微微摇头。

    她笑着拍拍老jiejie的手背。又不是做什么祸国殃民的事,怕什么?

    “本宫捐出簪子一支。”她大声宣布道。

    “咦?”大臣们不知该怎么说了,捐了还不是要他们出钱买!

    端木骥始终凝目在纱帘后的忙碌身形,眼见她抬手拔簪,他突然有一种荒谬好笑的感觉…该不会拿出来的是一支狼毫小楷吧?

    太监恭敬捧出,不是毛笔,是一支再简单不过的白玉簪子,柔亮的色泽揉和着晨光,仿若少女晶莹剔透的美丽肤色。

    帘子后面的管太后似乎也要脱她的镯子,却让小太后给制止,然后那双小手又很忙碌地在耳朵边摸来摸去。

    太监又呈上一对翡翠坠珠耳环,绿玉深润,明珠圆大,挂在她小巧的耳垂上莫不沉重了些?

    端木骥端详片刻,深沉的目光再度对上帘后那双大眼睛。

    “皇上心地纯仁至孝,爱民如子,诚乃我天朝之幸。”他朗声道:“臣捐三百两银子响应,以谢皇恩浩荡。”

    “平王爷英明!”群臣们爆出欢呼。不用他们捐那么多钱了吧?

    “臣请皇上改旨,义卖进贡珍珠做为赈灾所用。”

    端木融被晾在龙椅上许久,正低头扯袍带上的穗子,被连续两声的皇上吓得急忙正襟危坐,眼睛不知往哪儿看,只得急道:“是是…准奏。”

    臣子们不忍卒睹。唉!明明坐在上面的应该是器宇轩昂的平王爷,怎会换上那个傻不愣登的孩子啊?

    “臣另有一事奏明皇太后。”端木骥又道。

    “请讲。”

    端木骥好整以暇,神情似笑非笑,一字一字传遍了整个大殿。“新皇初登大位,一时难以明白朝政,所以臣和丞相、六部尚书前一日会在勤政阁议定政事,早朝只是一个形式,目的是彰显吾皇天威罢了。若皇太后对政事有意见的话,请尽早告知,莫要耽误君臣时间和重要国事。”

    哇!群臣哗然。那就是说平王爷很不满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了?

    丞相顾德道更是热血沸腾!想他追随平王爷以来,无不兢兢业业、忠心耿耿,颇得王爷之信任;他不求高官厚禄,但求名垂青史,成为人人敬重效法的护国良相呀!

    “臣顾德道启禀皇太后、管太后、皇上。”他马上打蛇随棍上,慷慨激昂地道:“垂帘听政不合体制,请两宫太后深思。”

    好,针对她来了。谈豆豆沉住气道:“本宫不是先例。”

    “是有两例。圣皇帝两岁即位,还在吃奶;诚皇帝六岁即位,见不到娘就哭,所以需要母后陪同上朝。可皇上已经、已经十五岁了啊!”彼德道口沫横飞,激动极了,他还等着将孙女嫁给端木骥当皇后!

    “皇帝尚未大婚,就是孩子。”谈豆豆感受到满朝压迫孤儿寡母的气氛,仍坚定地道:“所以本宫和管太后有管教抚育的责任。”

    啥?!群臣全部掉了下巴!十七岁的太后抚育十五岁的皇上?!

    这句话对端木骥而言已经是老掉牙了,他现在只想陪她玩下去,瞧瞧她的胆子到底有多大。

    “请问娘娘,听说您和管太后在早朝之前到龙翔宫看皇上?”

    “是的。”呵!他什么目的?掌握她的行踪?

    “按照礼制,太后毋需劳动凤步,只需安坐宫中,待皇上朝会结束后,再到宁寿宫、慈庆宫向两位太后请安即可。您如此破例,恐怕置皇上于不孝之地步。”

    “皇帝初次上朝,老身『爱子心切』,全程叮嘱,只不过偶尔破例,平王爷何必大惊小敝?”谈豆豆干脆倚老卖老。

    “若是常常偶尔破例,请问娘娘,祖宗订下的宫廷礼制何用?”

    “既然祖宗能订下礼制,老身以后也会变祖宗,老身的新礼制就成了后代所遵循的旧礼制了。”

    “嗯…”大殿上爆出了一片像是大便拉不出来的憋气声,大臣们脸孔扭曲,很辛苦地控制嘴巴不要哈哈大笑。

    “感谢老祖宗的教诲。”端木骥唇角扬得更高,深黝的黑眸绽出光芒。“皇上似乎很累了,也请老祖宗保重凤体,能不能退朝了?”

    “好。请皇帝退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