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段十一市舶提举司 (第1/3页)
段十一 市舶提举司 (断更了三天,今天才更新,先给大家道歉。上个月太累了,白天有事情要做,都是熬夜写稿,月底交了稿子,那根弦一松,人彻底崩溃了,睡了两天,修整了一天,所以耽搁了。不过这样的事不会经常生,从今天起恢复更新,每日至少5000。谢谢大家的支持。) … “你把那跟梁子拿下来,得两个人…”天刚蒙蒙亮,一队军士便在杭州城门口忙乎起来,在开城门了。 “吃,吃,就知道吃,你不会搭把手?” 拿手油条的军士嬉皮笑脸地作出一副皮厚的样子,将油条掰为两段:“队长也尝尝?新开的一家小店,不错哩,那老板的女儿可水灵!” “去去,早上拉完屎你洗手没有?老子才不吃!” 一阵忙乎之后,厚重的城门在几声闷响中,打开了,等在外面要进城的人早排了好长的队,大部分是小商小贩或者农民,早早去菜市场卖早市。 “你,站住!”队长用马鞭指着一个身作长袍的人。 一大清早的,进城的多是些穿短衣的体力工作者,穿长袍的人就比较显眼了。上边交代了,说最近和南边的郑芝龙关系紧张,得留意细作。 其实让队长期盼的,是立功之后丰厚的赏银。听行伍中的兄弟们说了,刚刚复职的总督大人出手可大方,而且说一不二,说了赏十两,绝不会是八两。 那穿长袍的人自然不敢反抗,乖乖和一名随从站在一旁。队长走过去,看了一眼那人身上的包裹,说道:“哪里的人,有路引么?包里装得是什么?” 队长一连问了三个问题,长袍却并不问答,一脸淡然,从身上摸出一张纸来,说道:“我有河道衙门的公文。” “听口音可不是杭州这边的人…”队长接过公文,但是他不识字,装模作样地看了半天。 “这位军爷,您拿反了。” 队长脸上红了红,心生不快,说道:“老子不识字又咋了?老子靠得是这个!”队长拍拍刀鞘。 队长转头问刚才吃油条那个兵丁“王秀才来了没有?” 王秀才其实不是秀才,不过是识点字的军士,因为军户出身的人不能考科举,而王秀才平时喜好舞文弄墨,大伙就戏称他为王秀才,是有点挖苦的意思。 “在楼上,百户找他有点事。” “我上去找他,把这人看住了,咱们得的是总督府的手令,要仔细点不是。”队长不识字,只认识路引的样子,其他的公文都是交给百户看。 穿长袍的很不乐意地说道:“我有公文,能不能快点?” “站好了,别想跑,俺们守在这里,就得公事公办。”吃油条的兵丁用手里的刀鞘碰了碰那穿长袍的包裹。 “当!”刀鞘在包裹上撞击出一声硬物的声音,吃油条的“咦”了一声,道:“哟,还有硬货,黄的还是白的?” 长袍的随从上前两步,怒视军士,军士笑道:“咋地?碰不得?” 长袍瞪了一眼随从,随从这才退下。这时队长从城楼上走了下来,喊道:“放行!” “哼!”长袍拂袖而去。 吃油条的对队长说道:“那伙计包里有货。” 队长道:“他手里那张纸是真玩意,你还敢抢他的不成?” 这时,队长见吃油条的军士一副肃然起敬的样子,急忙回头一看,见是总督府的孟凡,急忙行军礼道:“卑职拜见孟将军。” 孟凡跳下马来:“今天得看牢了,不能让任何jianian细混进城去。有任何不对劲的地方,立刻禀报,明白了?” 队长指着路面上刚刚走远的长袍说道:“刚刚过去那人cao着外地口音,穿着布衣,却带有大量钱物,卑职本来也怀疑,只是…他有河道衙门的公文。” 孟凡想了想,说道:“有公文为何偷偷摸摸着布衣进城?” 孟凡回头对身边的人道:“跟着,有什么情况立刻禀报。” “是,将军。” 孟凡立刻上马,向总督衙门方向走去。 此时赵谦正坐在总督府的院子里看树上的落叶,几年过去了,一切好似都没有变。韩佐信入,说道:“大人,郑芝龙已经回复了。” 重回总督府以后,赵谦上任办的第一件事便是向郑芝龙催要税款,按照上次郑芝龙和朝廷签订的合约,郑芝龙每年要向朝廷交纳收入的一半,约五百万两,但是郑芝龙就只给了一次。 “是如何回复的?” 韩佐信道:“郑芝龙回复说近岁入不敷出,支撑困难,请朝廷酌减税赋,延迟期限。” “啪!”赵谦将茶杯重重地放在茶几上“本官没有让他将几年的银子一并结清,只要他结清今年的税银,他仍然推三阻四,实在可恶!” “几年的税银,那是几千万两银子,郑芝龙恐怕是拿不出来…” 赵谦想了想道:“他年年都增加军备,究竟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