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段三三奉天承运战多尔衮 (第3/3页)
在那清兵的身上,泥土血rou搅成一团,腥味弥散。 其他明军骑兵却没有萝卜的身手,相比清兵,骑术武功明显整体低了一个档次,人家出身就是马背上打猎讨生活的人,骑射身手练了多少年,赵谦军的汉人在这方面自然没有优势。 边上一个明军重甲骑士冲近,提刀就向那清兵砍去,清兵娴熟地闪过攻击,这时那明军骑士已经擦身冲过,又见一清兵骑在马上,挥舞大刀扫了过来,明军骑士躲避不及,身上沉重,刚想挥刀抵挡,却已晚了。 “当!”明军骑士胸部被大刀扫中,盔甲未透,砍出一道刀痕,但是力道十足,那明军骑士瞬间被扫下马去,滚落在地,扑在泥土上,头盔撞得一声巨响,脑子嗡地一声,险些晕倒。 这时又是一声巨响,一匹马踩在地上的骑士身上,踩得他大声惨叫,几乎听到了骨头被压断的声音。 大部明军骑士冲锋过去,席卷而至,清军也迎面迎敌,双方一个照面“乒乓砰砰…”撞得人仰马翻,多数是战马直接相撞,因明军骑士重得多,清兵撞不过,许多人被撞得摔落下马。 平原上两支大军混战,转战击杀,杀声震天。 “大人,后方斥候现清兵!”一骑士飞奔向中军,下马跪道。 赵谦面有色变,看了一眼后边的炮营,心知后面这支清兵是冲着大炮来的,即令后军掉转方向,准备御敌。 少顷,后翼清兵呼啸而至,遭到火炮和枪兵的轮射,落马者不计其数。 清兵冲近,冲进炮营,与赵谦步军混战。 “轰轰…”几声巨响,赵谦看到几门红夷大炮被捣毁,心痛无比。 清兵与赵谦步军混战,互有死伤,赵谦炮营中的红夷大炮及弗朗机被捣毁无数,阵营上浓烟四起。 西边太阳偏斜,下午时分,清军开始撤退,双方又转战了半个时辰,各自脱离战斗,清军远遁。 平原上,留下了一地的尸体,无主的战马,在尸体间游荡,被毁的战车木块还在燃烧,轮子、军械散了一地。 在黑烟缭绕中,回荡着凄惨的呻吟,那是没有死透的人忍不住痛哭在叫唤。 赵谦军这一仗没有讨得多少好处,战死几千人,红夷大炮、弗朗机被摧毁三百多门,约损失了炮营的三分之一。 热兵器对付冷兵器,又一次没能占有优势,有赵谦军仓促应战的原因。也因为清军机动快,赵谦军的火器毕竟不是近代黄火药火器,射还是个大问题,面对快骑兵,火力无法完全压制。 赵谦军死伤惨重,众军心情愤怒,一个个拿着刺刀,将战场上受伤未死的清军全部捅死。 清军也不轻松,同样付出了伤亡数千的代价。赵谦军使用的火器明显比普通火器先进,距离远,军纪严,给清兵造成了大量杀伤。 同时赵谦的重骑兵营,无疑是最让清兵头疼的。清兵对付重骑兵,一般不是对冲斗狠,就是游击骑射,其中骑射杀伤最有效,偏偏赵谦骑兵的盔甲用弓箭射不透,这就够让清兵郁闷的了,只有近战格斗,凭借功夫好将对方弄下马去,然后踩死踩晕。或者是设想弄掉明军的头盔,然后攻击头部。 赵谦军的伤亡比清军略高,但是并不吃亏,因为赵谦手里有四万人,多尔衮只有两万多能打的,还有部分绿营汉军,战斗力也不弱,不过打其他的还行,面对赵谦这样的精锐,又无太多机动优势,显然是啃不动。 经过十七日一战,赵谦军人马疲惫,伤员也需要救治,军队需要调整,只得回师驻扎到武清城中,休息一晚。 赵谦与张岱等部将坐在篝火旁边烤rou,部将询问赵谦下一步行动。 赵谦道:“方略不变,明日一早继续向京师进,无论遇到任何阻击,都要攻下京师!” 张岱用刀子切掉烤rou的外层,放入盘中,继续烤rou,一边说道:“清军机动很快,我们的斥候巡视的范围还得广一些,这样多一些准备时间。” 众人点头称是。 赵谦叹了一口气,说道:“明日就是七月十八,咱们离开南京已经十八天了,仍然还在武清,不知道南京那边怎么样了。” 正说这事,忽报海军传来了南边的消息,赵谦忙叫人放进军营。 那军士见着赵谦,说道:“禀报大人,史大人来信了,卑职连夜赶到武清,递送大人。” 赵谦接过书信,打开一看,原来是刘泽清拒绝投降满清,具体原因不详,清军两黄旗携汉军正和刘泽清交战,不分胜负。另外左良文以“清君侧”为名,率大军十万,挺进南京。 赵谦看罢传视众人,说道:“南京北面眼下还没有危机,满清的攻势是应付过去了,待豪格得知京师的情况,一定会北上勤王,南京北面威胁便解除了。倒是西边的左良文,却是个大问题。” 张岱说道:“现在咱们只能寄希望邹维涟和韩佐信能不负所托,守住南京。” 赵谦点点头道:“我们也不甚顺利,多尔衮的骑兵在近左游荡,是个威胁,得赶在豪格援兵到来之前,攻陷京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