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段二九你情我也愿 (第2/3页)
程劝说多尔衮“李定国入开封之后,还能为我大清扼守南线,大清军队便可专一剿灭李自成。” 帐下满清诸将反对道:“李定国手下都是汉人,走投无路才投我大清,今将开封重镇交由他手,一旦反水,我军岂不是要腹背受敌?” 范文程不语,心道李定国只要投降,还反什么水,明朝很明显是要趁其出山之时往死里整,他李定国还能反向明朝不成? 多尔衮想了一会,说道:“准。” 李定国自从接待了满清的来使,便命军队龟缩在城中缩小防御圈,不再和明军死拼。这个情况,邹维涟很快就知道了,多方查探之后,证实了李定国和满清勾结的事由。这其中和两厂一卫的密探,是分不开的。 有人建议邹维涟抓住机会,与李定国议和,起码不要让李定国等二十万大军倒向敌营的怀抱。但邹维涟试也不想试,因为他觉得,这是不可能的,李定国绝无可能投降明朝。 邹维涟忙将信息递交南京,同时也召集谋士商量对策,毕竟朝廷的命令一来一去,要花费不少时间,能够当机立断的事,邹维涟有这个权力。 时范文程已经到了李定国的大营,李定国迎入,屏退不相关的人,只招来孙可望何腾蛟等要紧人员,与满清和谈。 勾结蛮夷,不是光彩的事,在正式投降之前,搞得人人皆知显然是不明智的做法。 几个人寒暄了一阵,范文程喝了一口热茶暖暖心肺,然后才不紧不慢地说道:“在下便直说了,我大清本欲策应贵军,夹击明军,大清摄政王殿下已率主力南下,却在这时闯贼李自成入彰德府,威胁我大清后翼,故清军要渡河南击明军,已不可能。在下此行,是奉摄政王之命,要求诸将军顺清,如平西王吴三桂一般,如能立下战功,封王封侯并不困难。” 李定国和孙可望等人面面相觑,沉默了许久。李定国道:“现在明军就在眼前,清军尚在北面,就算降了,我们又何益处?” “大清许可将军驻守开封。”范文程说完,心里已觉得李定国同意了八分。李定国还有多少选择呢? 旁边的何腾蛟心道,妈的,当初老子就说了只有投降满清,打了打去,还不是这个结果。 开封大城,周边工事坚固,又时值冬季,固守当然要比在外边野战容易得多。李定国顿时心动,又言道:“我军缺衣少粮,大清是否负责给养?” 范文程笑道:“将军即是我大清军队,自然由朝廷给养,还有军饷。当然,依照惯例,诸军都要剃称臣。” “身体肤受诸父母…”李定国道“可容我们商议两日?” 在李定国心里,自然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剃成满清那头式,半边脑袋光的,半边又扎辫子,不伦不类,人不人鬼不鬼,要不是被逼上绝路,李定国万不愿投降,他心道:都是被人所逼! 范文程不紧不慢道:“将军尽可商议,不急,但是要注意明军,他们应该也猜到将军欲顺大清,谨防其鱼死网破突破防线。” 如范文程所言,明军果然在次日就动了更加玩命的攻势,明朝官军聚成大队人马,从东西两线分别突进,意图撕开李定国军的防线,天刚拂晓,炮声便轰鸣起来。 炮弹打在雪地上,雪花溅起老高,炮声有些沉闷,但这并不影响将人的肚子炸破,肠子流满一地,肢体乱飞。 李定国军抵挡不住强攻,死伤惨重,军令边打边退,向后退兵,拉开战线。有行动缓慢者,便会被从南边突进的明军围困,整队被歼灭。 战况白热,尸横遍野。李定国当即表示愿意投降满清。 范文程完成使命,用多尔衮的手令打开了开封府大门,李定国等部涌入开封,并接手了开封外围各据点的防御。 同时,邹维涟下令全军逼近开封扎营。 南京得知了李定国投降满清的消息后,赵谦立刻命令军机处改变计划,重新制定方略。战争的突变因素太多,以前设计的攻击李定国,引诱满清南下伏击的计划,在李定国投降之后,显然是泡汤了。 军机处陆续接到了各地军报,李自成入彰德府,满清停止南下等消息也先后知晓。 时值冬月,南京也下雪了,赵谦看着满天的雪花,叹道:“今年的雪下得可早,瑞雪兆丰年,大明的小冰河期要过去了吧?” 以前如果没有天灾,明朝的京师本不会被攻破。历史有时候很巧合,就像在预示着天道一般,这也不怪乎有的人认为大明朝激怒了上天。 崇祯年间,天下气候变化,旱涝频繁,偏偏满清入关后不久,小冰河期就结束了,这不是种征兆么? 但是赵谦不信神,犹自顽抗。眼下局势尚不明朗,天道如何,还得看这场大战役的结局。十分明显,现在双方都投入了全部的力量,如果输了,就会赔得血本无归,被获胜的一方趁势夺占所有地盘。 盛衰,似乎只在一瞬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