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段五请奉天承运春白雪 (第2/3页)
精打细算的结果。 赵谦沉思了许久,说道:“如何稳住满清?要是让步议和,恐让天下对我大明失望。” 韩佐信道:“议和也不是办法,我们和满清不共戴天,没有什么和平的可能,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邹维涟道:“一旦清军攻击我军,便每日斩杀满清亲王贝勒,日久必激起其内乱。” 赵谦无奈道:“目前只有这个办法了,但得两手准备,新军主力得北调,布防长江一线…愿德辉(邹维涟)为我前驱,统率大军防备满清。” 邹维涟吃了一惊,赵谦这淡然的一句话可不轻巧,新军主力是三十多万,赵谦交给他,责任重大。但邹维涟心中还是一暖,赵谦的话,让他感觉到赵谦很信任他。 “大人百战百胜,请大人亲自坐镇,运筹帷幄,必能克制满清。”邹维涟不敢马上接兵权。 赵谦道:“战争后勤,各方动向,须得最快处理,我便在南京和佐信做这些事。北部战线,由德辉负责,我相信德辉。” “大人…” 赵谦携邹维涟之手,用坚定的目光看着他:“佐信、张岱等人与我一二十年的交情,德辉亦是老友,连你们都不信,我还能信谁?” 邹维涟眼睛红红的,他是从心底感动。谁说老油条就没有感情? “好,那下官再不推迟,如有负重任,下官愿以项上人头谢罪!” 赵谦摇摇头道:“胜败乃兵家常事,德辉在我眼里,比百万雄兵重要。切记,我们几个人要一起从头走到底。” 议事厅内的内部人员,皆尽感动,纷纷道:“今生能与大人共事,乃三生之幸,愿誓死追随大人,不离不弃!” 赵谦亲笔写了一道任职公文,拿起大印盖上,递给邹维涟,说道:“德辉为水陆都督,即日全权节制机动水陆军主力三十万。” 邹维涟一拂长袍,跪接公文“邹维涟定不负使命。” 议事毕,众大员退出军机处。赵谦坐在窗前的木桌上,默默地喝着热茶。 木桌是新的,连漆都没有上,犹自泛着木头的清香。 “大人。”韩佐信送完人,走了进来。 赵谦指着木桌对面道:“茶还未凉。” 韩佐信走过来,拂了一下下摆,坐了下来,照样默然喝茶。 赵谦看了韩佐信一眼,知道他有话说,但又不想说出来,遂笑了笑。 韩佐信是认为新军不像西虎营和海军,跟着赵谦兄弟打了无数次恶仗,早有深厚的根基和感情,交给邹维涟,极可能使邹维涟过分强大,在韩佐信眼里,邹维涟等官员始终是后来加入赵谦集团的,和张岱韩佐信等人还是有区别。 赵谦看着窗外柳树上的新芽,感叹一句道:“岁枯岁荣,看惯人世沧桑…” 韩佐信终于忍不住道:“大人何不亲自统率三军?” “邹维涟是个难得的人才,我并不怀疑他的忠心。”赵谦看了韩佐信一眼“我们是一个整体,应该各尽其能。现在这情势,不是战争可以完全解决的,我需要时间理清头绪。” 韩佐信叹了一气,不再言语,反正近期不会有事,韩佐信只是从长远考虑而已。 远处隐隐传来军队的脚步声,这时间,大军陆续北调,一直没停。 赵谦看着窗外,说道:“想听一曲《送别》,就当为邹维涟送别吧。” 赵谦刚一说话,屏风后面便“叮咚”一声,传来琴声,那是饶心梅的琴,赵谦已经听惯了。 一阵清脆的声音“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赵谦笑道:“心梅有了些阅历,这味儿是越来越对了。” 此时城外的邹维涟,按剑下马,望着南京城方向伏拜于地,一句“大人…”口不能言,久久不能自已。 南京城内的赵谦,南京城外的邹维涟,已无法相互看见,只是相互有些牵挂,一句君子之交淡如水,仿佛已不能形容。 赵谦喃喃念了一句:“王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待我汉家大业成时,有老友数人,有浊酒数杯,便行了。” 窗外传来一阵细细的沙沙声,韩佐信转头看着窗外,惊喜道:“下雪了。” 赵谦看罢笑道:“名副其实的阳春白雪,此时游秦淮,定然另有一番滋味…好久没见过我妹子了,这丫头,有了佐信,便忘了我这老哥。” 韩佐信听罢和赵谦爽朗一笑,韩佐信道:“张将军,罗将军去了湖北,邹维涟也北去,现在这南京城只有大人与佐信两故友耳,何不携佳人看看秦淮风光?” “大善。”赵谦道“我也能看看我妹子。” 于是赵谦携了秦湘和饶心梅,韩佐信与赵婉,几人着布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