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段八赵大人台鉴 (第2/3页)
料做筏子。”赵谦看着河水望洋兴叹,只得扎下营来。 一直到第二天,才做出第一批筏子来。赵谦集合军队,下令抬筏子下水。 “火器掩护,进攻!” 鼓号齐鸣,第一批官军上了木筏,立即遭到对岸的箭羽轮射,有的还未上筏就中箭落水。 “砰砰…”两岸的军队还是各自用火器弓箭互射。 赵谦的前锋营用的火器并不是南直隶制造局制造的新式贵重火器,射程只有一百步,和弓箭相当,所以双方互有死伤。 “咬住!”那边的徐启广和几个郎中正在救治伤兵,徐启广拿着一根木棍塞在面前那伤兵的嘴里。然后抓住插在伤兵胸口上的箭,用力一拔“啊…”伤兵口中的木棍滚落在地。 “上金疮药,包扎,我去看其他人。” 孟凡走到赵谦面前说道:“咱们可只有千多号人,这样打可不成。” 赵谦在望远镜里看见贼军前仆后继,有些惊讶,便下令道:“停止进攻!” “大人有什么办法么?” 赵谦道:“没有任何办法,叫乔迁高守牢了,不能放贼军一人突围,饿死他们。” 两个月以后,贼军几次想突围都没有成功,终于挨不住饿,要求投降。赵谦来到西坡,接受了贼军的投降。 贼军的将领问,不缴械,只投降行不行?赵谦说不行,不缴械就饿死在山上。于是贼军缴械了。 活下来的一千多贼军从山上下来,被收缴了兵器。赵谦问贼军的将领:“叫甚名字?” “刘体纯。” 赵谦笑道:“李自成的老将,久仰久仰,李自成呢?” 刘体纯道:“大人攻山之前闯王便走了。” 赵谦的笑凝固在脸上,脸上的肌rou**了几下,说道:“你们为什么不走?” 刘体纯面不改色道:“俺们一起走的话,闯王便走不脱。” 赵谦愤然而起,叫人带俘虏的李自成手下,在叛军中一个个相认,一无所获。赵谦又派人到山上搜山,三天几乎绝地三尺,还是一无所获。 孟凡道:“李自成可能真的走掉了。” 赵谦指着降军怒道:“全部活埋!” 刘体纯惊道:“俺们已经投降,凭什么杀俺们?” “凭我们手里有武器,你们没有。” 赵谦颓然了,只得下令退兵。孟凡道:“这下我们回京师如何向皇上交代?” 赵谦叹了一气道:“没法交代。” “抗旨可是死罪。” 赵谦想了片刻,说道:“还不至于,我只要了两千人而已,并未影响勤王大局,只是…唉。” 班师回到弘衣卫,赵谦走进指挥使司,找到护送田钟灵的将领,问道:“田姑娘安排在何处?” “回大人,田姑娘已经走了。卑职不敢阻拦,田姑娘留下了一封书信。”将领双手将一封信呈到赵谦的面前。 赵谦扯开一看,只有短短几列字,从右边开始: 明兵部尚书赵大人台鉴,请恕吾不辞而别。蒙大人优加照顾,诸荷优通,再表谢忱。多劳费心,至纫公谊。高谊厚爱,铭感不已。就此别过,勿念。闯军微将田钟灵,顿。 赵谦看罢心里有些堵。又因担忧回京后的机遇,不免长吁短叹,几欲作诗。 田钟灵,赵谦默默念了一句。 “大人,马已备好。” 赵谦回过头道:“即可启程,火赶往京师。” 赵谦身为大明的官员,就算皇帝要杀他,他也没有办法,要么兵变,要么视皇帝颜行。而兵变赵谦认为行不通,只能赶去京师,天下之大,无处可去。 骑在马上,回头看了一眼曾经浴血奋战的中原大地,赵谦叹了一声气,那绿肥红瘦的桃叶之间,暗示着春天结束,夏天要到了。 一路上,赵谦写了奏书,派人火送往朝廷。六月,赵谦到达京师,到兵部报道。 东夷已经退了,京师恢复了平静,赵谦回来,没有人执着鲜花欢迎,只能和孟凡几人回到赵府等圣旨。 很冷清。 从兵部同僚那里得知,杨嗣昌因为年初东夷兵临城下时,主张议和,缓和京师局势,继续调兵剿灭流寇,遭到温体仁等官员的强烈,斥责杨嗣昌是软骨头。 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在赵谦心头。最后沉沉睡去,做了个噩梦,然后被吓醒。 赵谦从床上爬起来,看着窗外开始泛白的天际,喊道:“来人,我要洗漱、更衣。” 帘外传来一阵轻轻的呼噜声。 卧室用卷帘隔成了两半,里面是睡觉的地儿,外面还有两张床,是夜里侍候主人的奴婢丫鬟睡的地方,还有桌子椅子等物什。 “来人,我的衣服呢?” 这时,一个女孩怯生生地走了进来,四处找衣服,但看来对赵谦的屋子不熟悉,表情慌张,地怎么也找不到。 “你是新来的?值房的奴婢呢?” 女孩红着脸说道:“东家恕罪,奴婢是王总管带进来做杂工的,值房的jiejie睡着了,奴婢打门外经过,听见东家唤了两声,就自作主张进来了。” 赵谦蹬开被子,赤身**坐了起来“也罢,到柜子里给我找身亵衣,今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