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第3/4页)
现实。 会议室仍然簇新,空调冰冷,奇怪,都冬季了,仍然开着冷气。 从前斟茶的林小姐今日坐在重要的位了上,有话要说,一阔脸就变,他们的样子都差不多。 林立虹走进来。 “诺芹,你真好,从不迟到。” “得了,有话直说吧。” “诺芹,同你讲话真舒服,不必转弯抹角。” “开枪吧。” “诺芹,近日,寂寞的心信箱两个主持人已没有火花。” “可是要取消?” 真是好捎息,终于甩难了。 编辑部叫你写,你不写,那是不识抬举,不给面子,故此不得不写,有一日又下命令,说不用再写,那多开心。 那么多形式的专栏中,岑诺芹最怕做信箱主持,最爱写长篇小说。 好极了,从此以后,哪个读者的女友不再爱他,同岑诺芹无关矣。 林立虹大表讶异“你看你,高兴得那个样子,为什么?” “立虹,是该换班子轮到新血上场了,你挑两个牙尖嘴利,意见多多的新人顶上,仍然用文思与文笔这两个名字,做接力赛,一定有新意。” “呃…”“文笔与文思只不过是笔名,谁化入都一样,这叫做惯性阅读,制度取胜。” 林立虹静下来。 “这鬼灵精永远有好主意。 饼片刻她问:“读者不会发觉吗?” “写得更好便不会计较。”诺芹的答案有点狡滑。 “有一度你们写得十分轰动。” “吵架而已,人人都会。” “咦,找几个人来骂街,岂非更加精采。” “所以有打笔仗这回事呀。” “诺芹,这回是把你换下来,为什么这样高兴?” “终于可以静心创作了。” “不担心收入来源?” “做了这一行,早作最坏打算。” “这样豪气,一定有人支持你。” “是,实不相瞒,那是我天生豁达的性格。” “羡煞旁人。” “那么,我请辞了。” “慢着,首先,我得同上头开会,冉者,我还得去找适当人选。” 诺芹微笑“不难不难,很多人愿做作家,在你英明的领导下,才华很容易被发掘认同。” 好话人人要听,林立虹心里想:岑诺芹真不愧是有名作家,观察入微,恰到好处。 “这几期,还是由你主持。” “那当然,义不容辞。” 岑诺芹这才明白什么叫做如释重负。 回到家中,觉得应该向伙伴交待下。 “文思,功成身退,我已辞去信箱主持一职,特此通知。” 讶异的回复很快来到:“这样重要的决定,为什么没有提早告诉我?” “我也是仓卒间决定。”诺芹把经过说一次。” “是。也只能那样做。” “我的底线早已超过,真的不想再玩新把戏了。” “那么,我也跟你走。” “不不,你不需要与我共进退。” “我完全自愿。” “真不好意思,连累了你。” “言重了,这一年我跟你学习良多。” “对,我做的错事,你不做,已经成功一半。” “你真诙谐。” 诺芹沉默了。 “我佩服你的机智。” “不过是街头智能,人家叫你走,高高兴兴也是走,怨气冲天也是走,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不如恭敬从命,欣然引退,免得惹人憎厌。” “这道理我也懂,只是实践起来比较困难。” “别人也许做不到,文思,我对你有信心。” “我得向编辑部请辞。” “文思,我们再联络。” “一定。” “文思。”诺芹恋恋不舍,她怕没有公事,列文思就终止二人关系。 “还有什么事?” 诺芹不出声。 列文思忽然说:“岑诺芹,我会每天向你问好。” 诺芹微笑,关掉电脑。 她伏在写字台上,一分惆怅,两分无奈。 装得潇洒是一回事,心里当然不舍得。 忽然,她想到了一件事。 诺芹跳起来,把刚才的电子邮件印出来再看一次。 “岑诺芹,我会每天向你问好。” 他早已知道她是谁。 唏,两个人你虞我诈了这些时候,简直多余。 诺芹哈哈大笑。 读音来信:“我的女友变了心,我该怎么办?” 文笔这样答:“赶紧忘记过去,努力将来,对方要变心,你一点办法也没有,千万不要尝试任何不自爱的行为,稍后,你一定会找到更好的伴侣。” 这标准答案同三十年前的信箱忠告一模一样,应该有人为都会的信箱文化做一个简介,写一本书,藉此反映出社会民生心态。 信箱主持人到底拯救了多少痴男怨女?又有几个读者真正接纳了主持人的忠告?还有,答案刊出来,起码已是个多月之后,又能否真正帮得上忙? 全是谜团。 “诺芹,我们这里下雪了。” 诺芹以为是jiejie,却是列文思。 “文思,你还未回答读者信。” “失恋慢慢会好,不劳你我cao心。” “也许他伤心欲绝。” “要自杀的话早就成仁。” “过份理智有点残酷。” “你可要问候庭风?第一个雪季,她也许会害怕。” 什么,连她有个jiejie叫岑庭风移了民都知道,这人不简单。 “诺芹,让我公开疑团,伍思本找我做主持人的时候,已经陆陆续续将你的来龙去脉对我讲清楚。” 伍思本是只狐狸。 “你如果小器,一定生气。” “我也知道你是谁,列文思教授。” “那多好,我毋需再自我介绍。” “文思,现在可以听听你的声音了吧?” 列文思说:“我立到打电话给你。” 诺芹有点紧张。 电话铃没有马上响,有三分钟时间叫岑诺芹手心冒汗。 “终于来了,诺芹轻轻接过。” “对方问:“诺芹?” 竟是女人声音。 诺芹哗一声叫出来。 原来列文思真是女人,她惊惶得一颗心似自喉头跃出。 “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