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章黄雀在后一 (第1/3页)
第十一章 黄雀在后(一) 杨颉打开地图,发现老爷山竟然在北平的房山、门头沟一带“南为仁现在有多少人?怎么跑到那里去了?” 李影笑道:“这三个家伙可以说如鱼得水,南为仁的人数最少,有五百八十三个;高峻平已发展到涿鹿、怀来、阳泉一带,整个桑干河以南他是横着走,人数有八百九十四个;李保国的实力最大,下辖两个团两千五百二十六人,西到大同,南到涞源县城,基本都在我们的控制范围内。” 杨颉大吃一惊,连一旁正忙着安排队伍接运物资的陈志浩也一愣。 “他哪招得这么多人?人员组成情况怎样?”杨颉不放心地问。 “这还不是你的功劳?!人员构成很复杂,这些人都有些底子,对李保国有个人崇拜的居多。”李影说。 “这件事一了,马上让一支队接管李保国防区,必须对他收拢的这些人进行政治教育和政治审查!”杨颉有些沉不住气,对陈志浩说“老陈大哥,我去一趟老爷山,这里就交给你了,一支队我带走,就当是军事实战演练吧。” 陈志浩知道杨颉不放心南为仁这些弟兄,点点头:“行,要注意我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尽量和平解决。” 李影一听,马上凑过来:“我也去!” 陈志浩虽不知两人到底是什么关系,但李影对杨颉的感情还是一眼就明白的,笑了笑:“我没意见。” 杨颉出乎意料的说:“很好。你马上通知部队,十分钟后出发。” 南为仁当看到杨颉亲自带人赶来时,心里很是激动,很远就跑上来:“队长,你怎么来了?!李影姐!老周?贾同志。”看着杨颉激动地像个孩子。他身后的特战队员们从没见过一向沉稳机敏的队长这么失态,不由得对杨颉心生敬畏。 “队长,这是一连长郑军国,二连长王贵喜,三连李华太。”南为仁笑着将身后的几名军人介绍给杨颉“这就是我们的队长。” 三人忙上前行礼,大声说:“队长好。” 杨颉笑道:“同志们好。早就听说你们的大名了,今天才见面,总算把人和名对起来了,以后南为仁特战小队就靠你们来发展壮大,俗话说的好,‘一个好汉三个帮’,我看你们本就是三个好汉,要把队伍带好,带大,任重道远,有没有信心?” “有!”三个人大声的回答。 接着杨颉又向其他人做了介绍。南为仁向杨颉李影详细的汇报了这段时间的工作情况。 南为仁的队伍一直活动在蔚县以东,山高林密,是著名的小五台风景区,那时山荒人少,兵荒马乱土匪众多。南为仁凭着高超的枪法和机敏的特战身手,从小到大,将土匪们收编训练,然后又带着这些人打鬼子,杀恶霸、锄汉jianian,轰轰烈烈地干起来。从前土匪们不敢干的、不能干、认为不可能成功的,自从跟了南为仁,简直所向无敌,装备也鸟枪换炮,清一色的日军三八大盖加二十响匣子枪,还装备了机枪,小钢炮也有四门。 以前遇到一小队鬼子,土匪们只知道打埋伏,开枪打*炮。结果引来更多的鬼子报复,以至于遇见鬼子不敢打,现在南为仁指导着将人员分成几组,有引鬼子的,有杀鬼子的;杀法也不拘于开枪,什么弩箭、射绳、陷坑、套索、闷棍、石头等等不一而足。用南为仁的话说:“就是杀一个中队鬼子,也不用开枪。这山林,就是最好的武器。” 在镇压武装地主的过程中,原来在土匪们眼里固若金汤的地主城防在南为仁的指挥下形同虚设,还是原来的几个人,经南为仁一指点搭配,战斗力呈几何倍数上升。特战队不仅打出了威名,还打出了自己队伍的团结、经验,队伍经费有了可靠的保障。 这些土匪们从心里往外佩服南为仁,本事大,胆子也大,细心,对战士、老百姓和蔼可亲,战斗讲民主,从不武断。 他们很多本就在军队里呆过的,知道这样的长官很少,对南为仁这样的队长是铁了心的跟从。 南为仁带领着越来越多的队伍,活跃在小五台到京西之间。日军对小五台的文化侵略随同战事一同展开,常有在小队鬼子的保护下,以考察为名行抢劫之实的日本军官或文物爱好者对小五台的古代宝物垂涎三尺。南为仁则对这些考察小组的枪很感兴趣,不断地带人袭击这些互不相通的小队。南为仁的战区也由蔚县扩展到京西一带,并扶持起大批的当地游击队,使蔚县到京西一线的抗日局势大为好转,鬼子和特务人数少于百人是不敢进到小五台的。这次曹家坡的游击队派人送信,说小朱沟火车站的内线送来消息,有两节车厢的军火靠挂在客车后要运往开封前线,问南为仁的意见。南为仁当即决定,搞掉这两节车皮。 各游击队快速集结,动员来的百姓也随队隐蔽至窦家店到涿州之间的台柳村,这是南为仁选定的伏击地点,台柳村位于北拒马河和平汉铁路交界处,原来就只有不到五十户人家,被鬼子屠杀驱赶地剩下十几户。南为仁的特战小队沿拒马河向涿州一带警戒,准备阻击涿州的出来的鬼子。 游击队的同志负责将火车摘掉挂钩,消灭可能有的压车鬼子。 事情进行的很顺利,战利品迅速地沿拒马河西上,到达游击区的中心地谢家堡,涿州的鬼子赶到时只踩响了南为仁小队留下的特殊礼物…集束地雷,留下三十多个鬼子尸体,连南为仁他们的人影也没看到,灰溜溜地退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