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血战小周庄 (第1/3页)
第六章 血战小周庄 几个人快速地穿过开阔地带,周德树上前拾起一枝枪,紧紧地抱在怀里,周德勤笑道:“你又不会打枪。” “有这东西,心里塌实。”周德树道。 杨颉几人是从村北进入村子的,沿着一条曲折的胡同,两边的大门洞开,不时有被鬼子杀害的村民的尸体斜躺在门口。 “快!”杨颉喊道。抢先向一家发出哭喊的人家冲去。进门一看,一个魁梧粗壮的男人手里那着大铡刀正和一个鬼子对峙着,屋里传来撕打和孩子的哭喊声。鬼子举枪刚想开枪,杨颉一步抢上前,抬手一掌砍在那鬼子的脖子上,鬼子的头顿时耷拉下去,整个身子瘫软在地上。 “世才叔!”周德树叫了一声,周世才象做梦一样看着杨颉率着几人冲进房子,不一会儿,屋子里安静下来。 周德树一把拉住周德勤:“哥,你给队长说说,先到我们家看看。” 杨颉几人已经在换鬼子衣服了,虽然不合身,但总能应付一气。听周德树一说,马上说:“可以。李保国,你跟周德树去一趟,注意沿途发动群众,像这位大哥,敢杀鬼子是好样的。” “我可以跟你们一起杀鬼子吗?”周世才问。 “欢迎。只要有胆子就是好汉。你就跟他一起去周德树家。”杨颉一指李保国“周德勤,你们村有大财主吗?” “有,叫李富生。是我们这十里八乡最大的地主了。” “好,马上带我们去!”杨颉不容周德勤再废话,一手提着一枝三八大盖,一手拎着自己的92式5。8毫米手枪,走出周世才家。 周德勤一边走,一边偷偷地问南为仁:“为什么先救地主?” “斩首。”南为仁说了一句周德勤怎么也听不懂的话。 李富生的家在村子的中心区,是村里最好的高门大户。杨颉一行,沿途遇见鬼子,毫不留情的一律射杀,高峻平、南为仁两人竟然换成了两挺机枪抗在肩上。被救助的村民自发地武装起来,向两侧慢慢渗透。 实际上,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缺少带头的;一旦有人领头干,盲从的大有人在。 李富生家高大的门楼前,有四个鬼子兵守着两挺机枪把在门口,里面院落很深,隐隐见有鬼子走动。 杨颉知道,一百五十人左右的鬼子,应属中队级别。据文献记载,日军的一个标准的步兵中队有180人。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54人的小队。 装备情况:日军每班13人,包括班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有一挺轻机枪,编制四人(指挥官、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这四人是配备自卫手枪的,在战斗中有时也携带步枪(机枪射手除外);其余八名步枪兵,每人一支单发步枪。特别加强的部队中,加强班会多配置一个两人携带的50毫米掷弹筒。 小队:日军的一个小队有前述编制的三个班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掷弹筒班。共54人。 杨颉带头走在前面,只听守卫在门口的鬼子士兵友好的打招呼:“收获怎么样?花姑娘可漂亮?” 杨颉还没说话,紧跟在后面的李影的手枪就响了,一边说:“很漂亮。” 杨颉知道特勤大队的所有成员,包括勤杂人员,都必须会两门外语:英语、日语。自从杨颉接手特勤大队,这个规定就被严格执行。为了队员们能说的逼真,杨颉专门动用柳青青的社会关系,不定期的举办日语酒会,让这些特勤大队的队员们见识。 这实在该感激那些肆意篡改历史、妄图扩张领土、占人岛屿的人,杨颉敏感地觉察到,作为常规战,一时半会儿还不会发生,但作为特战,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所以学习该国语言是必须的。 李影的枪声一响,后面的高峻平、南为仁两人就从两侧扑了过去,占据了大门的两侧,杨颉则向后观察,顺手把一个听到枪声,探头向这里观望的鬼子击毙在一百五十米外的胡同口,并顺手抄起门口的机枪,向那里警戒。 果然,从胡同里又冲出五六个鬼子,没等鬼子反映过来,杨颉手里的机枪连着几个点射,鬼子应声倒下。看的周德勤只常瞪眼,他打过猎,知道里面的学问。 李影在高峻平和南为仁的掩护下,冲进院内,院子里的鬼子听到枪声了,但从没受到抵抗的他们只认为是自己人屠杀村人,根本没考虑有人反抗。 李影是双抢,左手枪连杨颉都佩服的不得了。有高峻平和南为仁掩护,李影只管射杀看到的所有鬼子,隐藏在暗处的任何企图反抗的鬼子都逃不过“狙击王”南为仁的眼睛。 李富生还是低估了鬼子的残忍,儿子李红财将儿媳送回乡下时,对他说了城里鬼子的歹毒。李富生固执地将鬼子等同于土匪,认为不过破费几个钱,没什么大不了得。他并不知道今天到他家来的是有“支那屠夫”之称的小野龟太郎。 小野龟太郎虽只是少佐中队长,但因作战勇敢,尤其喜欢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百姓,在日本军中有人称他“支那屠夫”日军占领蔚县后,受日军驻蔚县大队长大佐渡边的派遣,带领四个小队的日军镇守康家镇。因为康家镇是蔚县通往涿鹿的重要陆路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