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二十一 (第3/7页)
帝嗣位, 除给事黄门侍郎,进位银青光禄大夫,俄迁御史大夫,甚见亲重。大业三年,帝幸 榆林郡,还至太原,谓衡曰:“朕欲过公宅,可为朕作主人。”衡于是驰至河内, 与宗族具牛酒。帝上太行,开直道九十里,以抵其宅。帝悦其山泉,留宴三日,因 谓衡曰:“往从先皇拜太山之始,途经洛阳,瞻望于此,深恨不得相过,不谓今日 得谐宿愿。”衡俯伏辞谢,奉斛上寿。帝益欢,赐其宅傍田三十顷,良马一匹,金 带,缣彩六百段,衣一袭,御食器一具。衡固让,帝曰:“天子所至称幸者,盖为 此也,不足为辞。”衡复献食于帝,帝令颁赐公卿,下至卫士,无不沾洽。衡以籓 邸之旧,恩宠莫与为比,颇自骄贵。明年,帝幸汾阳宫,宴从官,特赐绢五百匹。 时帝欲大汾阳宫,令衡与纪弘整具图奏之。衡承间进谏曰:“比年劳役繁多,百姓 疲敝,伏愿留神,稍加折损。”帝意甚不平。后尝目衡谓侍臣曰:“张衡自谓由其 计画,令我有天下也。”时齐王暕失爱于上,帝密令人求暕罪失。有人谮暕违制, 将伊阙令皇甫诩从之汾阳宫。又录前幸涿郡及祠恆岳时,父老谒见者衣冠多不整。 帝谴衡以宪司皆不能举正,出为榆林太守。明年,帝复幸汾阳宫,衡督役筑楼烦城, 因而谒帝。帝恶衡不损瘦,以为不念咎,因谓衡曰:“公甚肥泽,宜且还郡。”衡 复之榆林。俄而敕衡督役江都宫。有人诣衡讼宫监者,衡不为理,还以讼书付监, 其人大为监所困。礼部尚书杨玄感使至江都,其人诣玄感称冤。玄感固以衡为不可。 及与衡相见,未有所言,又先谓玄感曰:“薛道衡真为枉死。”玄感具上其事,江 都丞王世充又奏衡频减顿具。帝于是发怒,锁衡诣江都市,将斩之,久而乃释,除 名为民,放还田里。帝每令亲人觇衡所为。八年,帝自辽东还都,衡妾言衡怨望, 谤讪朝政,竟赐尽于家。临死大言曰:“我为人作何物事,而望久活!”监刑者塞 耳,促令杀之。义宁中,以死非其罪,赠大将军、南阳郡公,谥曰忠。有子希玄。 ○杨汪 杨汪,字元度,本弘农华阴人也,曾祖顺,徙居河东。父琛,仪同三司,及汪 贵,追赠平乡县公。汪少凶疏,好与人群斗,拳所殴击,无不颠踣。长更折节勤学, 专精《左氏传》,通《三礼》。解褐周冀王侍读,王甚重之,每曰:“杨侍读德业 优深,孤之穆生也。”其后问《礼》于沈重,受《汉书》于刘臻,二人推许之曰: “吾弗如也。”由是知名,累迁夏官府都上士。及高祖居相,引知兵事,迁掌朝下 大夫。高祖受禅,赐爵平乡县伯,邑二百户。历尚书司勋兵部二曹侍郎、秦州总管 长史,名为明干。迁尚书左丞,坐事免。后历荆、洛二州长史,每听政之暇,必延 生徒讲授,时人称之。数年,高祖谓谏议大夫王达曰:“卿为我觅一好左丞。”达 遂私于汪曰:“我当荐君为左丞,若事果,当以良田相报也。”汪以达所言奏之, 达竟以获罪,卒拜汪为尚书左丞。汪明习法令,果于剖断,当时号为称职。炀帝即 位,守大理卿。汪视事二日,帝将亲省囚徒。其时系囚二百馀人,汪通宵究审,诘 朝而奏,曲尽事情,一无遗误,帝甚嘉之。岁馀,拜国子祭酒。帝令百僚就学,与 汪讲论,天下通儒硕学多萃焉,论难锋起,皆不能屈。帝令御史书其问答奏之,省 而大悦,赐良马一匹。大业中,为银青光禄大夫。及杨玄感反河南,赞治裴弘策出 师御之,战不利,弘策出还,遇汪而屏人交语。既而留守樊子盖斩弘策,以状奏汪, 帝疑之,出为梁郡通守。后李密已逼东都,其徒频寇梁郡,汪勒兵拒之,频挫其锐。 炀帝崩,王世充推越王侗为主,征拜吏部尚书,颇见亲委。及世充僭号,汪复用事, 世充平,以凶党诛死。 史臣曰:卢恺谏说可称,令狐熙所居而治,薛胄执宪平允,宇文弼声望攸归, 张衡以鲠正立名,杨汪以学业自许。然皆有善始,鲜克令终,九仞之基,俱倾于一 匮,惜哉!夫忠为令德,施非其人尚或不可,况托足邪径,而又不得其人者欤!语 曰:“无为权首,将受其咎。”又曰:“无始祸,无召乱。”张衡既召乱源,实为 权首,动不以顺,其能不及于此乎? 部分译文 ○卢恺 卢恺,字长仁,涿郡范阳人。 父亲卢柔,死在西魏中书监上。 卢恺生性孝顺友爱,神情聪悟,略涉文献,善于写文章。 北周齐王宇文宪,任他为记室。 这以后袭爵位,当容城伯,食邑一千一百户。 随宇文宪讨伐北齐,卢恺游说柏杜镇,让该镇投降。 卢恺升任小吏部大夫,增加食邑七百户。 染工上士王神欢,曾贿赂人,想升官,冢宰宇文护提拔他当计部下大夫。 卢恺劝谏宇文护说:“古时能登高赋诗的,可以当大夫。 求贤人委官职,理应审慎。 现在王神欢出身于染工,又无特殊之处,只因家中富有,自求当官,就与士大夫并列,恐怕讥讽之声要传到国外去。”宇文护终于让这事作罢。 建德年间(572~577),卢恺增加食邑二百户。 一年多后,转任内史下大夫。 周武帝在云阳宫,让各地挑选老牛,想用来烹给士人吃。 卢恺进谏说:“过去田子方买老马,君子以为美谈。 过去奉皇上明示,想以老牛之rou招待士人,恐怕有损仁政。”武帝称赞他的话,从而作罢。 卢恺转任礼部大夫,为出使陈国的副使。 此前,出使他国的,多按他国礼节行事。 到卢恺为使者,全按本国礼节行事,陈国人不能使他屈服。 建德四年(575)秋,李穆攻下轵关、柏崖二镇,命卢恺作公告,武帝读后很高兴,说:“卢恺的文章大有长进,荀景倩本是令君之子。”不久授卢恺襄州总管司录,转任治中。 大象元年(579),授他东京吏部大夫。 隋开皇初,加授他上仪同三司,授他尚书吏部侍郎,晋爵位为侯爵,仍兼任尚书左丞。 每每有奏折,他都侃然正色,虽然逢到喜怒之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