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_第八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第6/8页)

也是白费时间。不错,我先

    前是开过饭馆,但是,现在我也是个穷光蛋了。佩特留拉的大兵把我家抢得精光,差一

    点没把我打死。我非常喜欢苏维埃政权,我就有这么点东西,你们都看见了。”说话的

    时候,他老是摊开两只又短又肥的胳臂。布满血丝的眼睛一会儿从肃反委员会主席的脸

    上溜到谢廖沙身上,一会儿又从谢廖沙身上溜到墙角或者天花板上。

    季莫申科急得直咬嘴唇。

    “这么说,你是想瞒着不讲啦?我最后一次劝告你,赶紧把地窖交代出来。”

    “哎哟,你怎么啦,军官同志,”老板娘插嘴了“我们自己都饿着肚子呢!我们

    家的东西全给抢光了。”她很想放声哭一场,但是却挤不出一滴眼泪来。

    “饿肚子,还能雇佣人?”谢廖沙插了一句。

    “哎哟,她哪儿算得上佣人哪!她是穷人家的孩子,没地方投靠,我们才把她收留

    下来的。不信,您让赫里斯季娜自己说吧。”

    “算了,”季莫申科不耐烦地喊了一声。“再搜!”

    天已经大亮了,搜查还在饭馆老板的家里顽强地进行着。

    十三个小时过去了,还是什么也没有查出来,季莫申科十分恼火。他都打算下令停

    止搜查了。谢廖沙正打算走,忽然听到女仆在她的小房间里悄悄地说:“一定在厨房的

    炉子里。”

    十分钟以后,厨房里那个俄国式大火炉被拆开了,露出了地窖的铁门。过了一小时,

    一辆载重两吨的卡车满载着木桶和口袋,穿过看热闹的人群,从老板家开走了。

    一个炎热的白天,玛丽亚·雅科夫列夫娜挎着小包袱,从车站回到家里。阿尔焦姆

    把保尔的事跟她讲了一遍,她一边听,一边伤心地哭着。她的日子过得更加艰辛了。她

    一点收入也没有,只好给红军洗衣服;战士们设法给她弄到了一份口粮。

    有一天,临近黄昏的时候,阿尔焦姆迈着比平常更大的步子从窗前走过,没等推门

    进屋,就喊了起来:“保尔来信了!”

    他的信上写着:

    阿尔焦姆,亲爱的哥哥:

    告诉你,亲爱的哥哥,我还活着,虽然并不十分健康。我大腿上挨了一枪,不过快

    治好了。医生说,没有伤着骨头。不要为我担心,很快就会完全治好的。出院以后,也

    许会给我假,到时候我一定回家看看。妈那里我没有去成,结果却当上了红军。现在我

    是科托夫斯基骑兵旅的一名战士。我们旅长科托夫斯基的英雄事迹你们一定听到过。像

    他那样的人,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我对他是十分敬佩的。妈回来没有?要是她在家,就

    说她的小儿子向她老人家问好。请原谅我让你们cao心了。

    你的弟弟

    再者,阿尔焦姆,请你到林务官家去一趟,把这封信的意思说一说。

    玛丽亚·雅科夫列夫娜又流了许多眼泪。这个儿子真荒唐,竟连医院的地址都没有

    写。

    谢廖沙经常到停在车站上的那节绿色客车车厢去。车厢上挂着“师政治部宣传鼓动

    科”的牌子,丽达和梅德韦杰娃就在车上的一个包厢里办公。梅德韦杰娃总是叼着一支

    香烟,嘴角上不时露出调皮的微笑。

    这位共青团区委书记不知不觉地同丽达亲近起来。每次离开车站,除了一捆捆宣传

    品和报纸之外,他都带回一种由于短促的会面而产生的朦胧的欢乐感。

    师政治部露天剧场天天都挤满了工人和红军战士。铁道上停着第十二集团军的宣传

    列车,车身上贴满了色彩鲜艳的宣传画。宣传车上热火朝天,人们昼夜不停地工作着。

    车上有个印刷室,一张张报纸、传单、布告就从这里印制出来。有一天晚上,谢廖沙偶

    然来到剧场,他在红军战士中间看见了丽达。

    夜已经深了。谢廖沙送她回车站上的师政治部工作人员宿舍去。他连自己也莫名其

    妙地突然说:“丽达同志,我怎么总想看到你呢?”紧接着又说“跟你在一起真高兴!

    每次跟你见面之后,都觉得精神振奋,有使不完的劲,想不停地工作下去。”

    丽达站住了。

    “你听我说,勃鲁扎克同志,咱们一言为定,往后你就别再做这类抒情诗了。我不

    喜欢这样。”

    谢廖沙满脸通红,像一个受到斥责的小学生一样。他回答说:“我是把你当作知心

    朋友,才这样跟你说的,可是你却把我…难道我说的是反革命的话吗?丽达同志,往

    后我肯定不会再说了!”

    他匆匆地握了一下她的手,拔腿就朝城里跑去。

    此后一连几天,谢廖沙都没有在火车站上露面。伊格纳季耶娃每次叫他去,他都说

    工作忙,推托不去。事实上,他确实也很忙。

    一天夜里,革委会委员舒季克回家,路过糖厂波兰高级职员聚居的街道,有人向他

    打黑枪。于是在那一带进行了搜查。结果查到了毕苏斯基[毕苏斯基(1867—19

    35),反动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当时波兰的国家元首。…译者]分子的组织

    “狙击手”的武器和文件。

    丽达到革委会来参加会议。她把谢廖沙拉到一边,心平气和地问:“你怎么啦?是

    小市民的自尊心发作了吧?私人的事怎么能影响工作呢?同志,这可绝对不行!”

    在这之后,谢廖沙只要有机会,就又往绿色车厢跑了。

    接着,谢廖沙参加了县代表大会,会上进行了两天热烈的争论。第三天,谢廖沙同

    参加会议的全体代表一起,带着武器,到河对岸的森林里去追剿漏网的佩特留拉军官扎

    鲁德内率领的匪帮,追了整整一天一夜。回来之后,谢廖沙在伊格纳季耶娃那里碰见了

    丽达。他送她回车站去。临别的时候,他紧紧地握着她的手。

    丽达生气地把手抽了回去。谢廖沙又有很长时间不到宣传鼓动科的车厢上去。他故

    意避开丽达,甚至在需要面谈的时候,也有意不同她见面。后来丽达非要他解释回避她

    的原因,他气愤地说:“我跟你有什么好说的?你又该给我扣帽子了:什么小市民习气

    呀,什么背叛工人阶级呀。”

    车站上开来几列高加索红旗师的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