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腥风血雨 (第7/7页)
发,大惊之下,慌忙凝住真元,停止弹琴,抬头望去。 此刻场中拼搏的双方均是神色一震,住手不动,迷于幻境的神志,似乎被这声佛门大吼喝醒。 只见白衣老者目光一扫,厉声道:“宏缘、宏法,这是怎么一会事,你们疯啦!” 宠法呆凝的目光并始转动,望了望鲜血淋漓的四周,及躺在地上的师弟及死了的“怒鹰”惶然落泪,唉地一声,跪倒地上,悲声道:“弟子该死,请掌门人慈悲…只因弟子受琴音所迷…” 白衣老僧脸色倏然一变,刚才他急急喝住那场自相残杀的混战,虽觉得琴音有异,却没有料到混战系因琴音而起,此刻闻言不由大惊,目光立刻移视向盘膝坐于十步外的灵音童子,精光如电,一瞬不瞬,手一挥,示意宏法退立,口中朗诵一声佛号,沉声道:“施主好生面熟…” “哈哈哈!”灵音童子一声震天狂笑,端坐不动:“慧生掌门人,相隔二年难道就忘记了在下灵音童子么?” “哦!”慧生掌门人更加震惊了:“原来是你灵音施主,难怪在此挑衅,敢情是想一洗当年被拒之恨?” “不错,在下此来,正想要掌门人项上一颗人头。” 少林掌门慧生大师神色又是一变,道:“这么说,施主膝上之琴,所弹之曲,就是震动天下,造成滔天血腥的‘西天佛吟’了?” 一旁骇惧交集的“黑鹰”连忙插口道:“掌门大师千万别放过他,刚才他已说过是那‘灵音老君’之徒…” “不错。”灵音童子冷冷接口道:“仙音神妙无方,俗人那有缘份消受,大师佛门高僧,在下要试试佛法是否有边!” “好孽障,四年前裘老施主传讯之言,果然不错,你如此毒辣,毫无人性,只怕天地难容,老纳今日容不得你生离少林。” 慧生大师的脸色,倏然变的难看已极,这是惊、怒、疑、惧的混合,然而他一提到那“掌震三岳”裘强,灵音童子心头的煞机更浓,他冷冷一哼,道:“掌门大师,只要你能抵抗得住在下所奏玄音,一切自皆如你所愿。” 抬手一指五鹰二僧道:“只是区区不想多毙无辜,大师还是先命他们进寺躲一躲吧!” 要知道灵音童子本性极为仁厚,刚才弹出四音之下,恨火已然大消,至于对少林掌门如此,只是为了师命,不得不尔。 慧生大师鼻中微微一哼,挥手喝道:“淮阳五位施主及缘、法二僧速速退人五层后院…” “淮阳六鹰”剩下的五鹰早已吃过苦头,一听又要弹琴,慌慌抱起地上“怒鹰”尸体与挟着宏弘的缘、法二僧退入寺中。 此刻的慧生大师,神色倏又变得沉静庄严无比,冷冷地道:“老衲现在洗耳恭听,施主施为吧,本寺上代掌门死于令师之手,今日老衲如归极乐,令师徒足可卑视天下,为所欲为了。” 灵音童子冷冷一笑,手指立刻在古琴上最细的一根弦上弹弄起来。 那仿佛来自天上,也好像来自地狱,虚无之音一起,慧生大师的白色僧衣倏然如气鼓涨,口中响起一声焚唱,目闪奇芒,缓缓向灵音童子欺近。 他那神威之态,犹如天神下降,奇亮的目光中蕴着一片祥和神光,似欲看穿人的心底。 灵音童子心头一震,跳跃在“角”、“羽”二弦上的手指,急忙滑向外缘,急速拨到“宫”、“商”二弦上。 宫商二弦,声如黄钟大吕,于是低吟的琴音,倏然高亢回旋,像汹涛那样的奔腾澎湃。 四周的松林,无风自动,尖号而颤抖的旋律像欲撕裂人的心牌。慧生大师刚刚升起的一片焚唱,本是借着佛门无上“贝叶神功”所发,决然低了下去。他那欺前的步伐,也立刻缓慢了下来。 接着老和尚的脸色渐渐赤红,虽仍艰困地举起脚步,交替着跨出,但看样子生像双足有千斤之重,感觉到十分吃力。 距离终于渐渐接近,灵音童子不禁大为震惊,他想不到这位少林掌门的慧心定力,这等高深,竟抵得住这“蚀心三曲”眼看慧生掌六艰困地走近,双掌缓地抬起,几乎伸手可及,灵音童子头上已急得汗下如雨,他知道自己二年功力,究竟浅薄,也知道只要老和尚的掌势一落,自己在猛烈的“先天罡气”震击下,势将成为一堆rou饼… “唉!假如我能弹出那根‘雷弦’第八音,岂不就好了?”他暗暗一阵悲叹,蓦地一咬牙,手指急速移到商宫二弦。高亢的琴韵立刻转为狂风骤雨的萧杀之声,突然间,他手指一划又落于“变宫”、“变商”二弦上,韵律也又一变而像怨妇的低吟。 蓦地,砰的一声,慧生大师抵敌不住,跃坐在地上,双目微阖,胸前剧烈的起伏着。 琴音骤止,灵音童子长长吁出一口气,倏然起立,飞快地抽出腰际长剑,振腕向对坐在面前的慧生大师颈间削去。 嚓!血光崩现,人头落地。 这位少林当今掌门终究支持不住“西天佛吟”的侵蚀,陷入幻境,遭到割首之惨,但在灵音童子来说,这也是惊险无比的一仗,差点赔上了自己一命。 他迅速包起地上人头,插剑还鞘,抹了抹额上的汗水,拣了一匹“淮阳六鹰”的坐骑,悄然下山。 任务是完成了,在报完父母大仇后,他便可以面师覆命了,但是此刻他的心境,丝毫不感到喜悦,反而像压上了一块千斤大石。 在他仁厚的心底,觉得因昔年拒绝收徒而如此报复,实在太过份了一点,可是,师命难违,他敢不如此? 灵音童子纵骑下山,少林古刹前恢复了静寂。 当少林寺僧发现那可怕的琴韵早已消失,而掌门人尚未入寺后,立刻惊惶的群拥而出。但是,他们看到的只是一具盘坐地上的无头尸体。第二十六代掌门死得比上代掌门天痴僧还惨。 整个少林寺立刻陷于悲动激怒之中,而“淮阳六鹰”也急急告辞,带着“怒鹰”的尸体,赶回准阳。 随着五鹰的离去,消息如天际的雷声,响遍了大江南北,整个武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