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凤楼_第十九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九章 (第1/5页)

    第十九章

    69

    百盛购物中心比起赛特、燕莎、国贸、城乡、双安…等豪华型购物中心来说,地铁出口与其相连是一大优势。

    他如今在地面上不大坐公共汽电车了,打“的”已成家常便饭。可是他常常利用地铁。乘坐地铁虽然拥挤一点,可是十分快捷。百盛既然与地铁相连,也便成了他购买生活用品的常往之处。

    这些天他深居简出。他基本上是坐在那城内平房院的书房里,心里漾涌着写作的冲动,可是一旦坐到书桌前,他却又不能顺利地写下去…结果往往是又从书桌前移到书柜前,凭着一时的直觉抽出某本书来,坐到摇椅上,翻看起来…但最最后竟然多半是仰靠在床上,书掉到了地上,痴望着天花板…那脸盆里的水影折映到天花板上,幻化成许多的象征性符号,牵动着他许多或忧郁或狂放,或混沌或清澈的思绪…在那不觉时间推移的冥想中,他便睡着了…从一个或险恶至极或欢愉无度的梦中惊醒过来时,他便不仅感到身上寒冷,而且腹中饥肠辘辘…

    他懒得做饭,也不甘心总是吃方便面,于是他就往往走向街头觅食。这天因为还想买点东西,便乘地铁来到西长安街复兴门路口的百盛购物中心。

    他先乘电梯直奔顶层。那里有面积很大的“美食天地”并且还有一隅卖现出炉的热面包,兼卖热饮。他便去自选了两个咖喱面包,要了一客热咖啡,找了个靠大玻璃窗的空桌,坐下来先解决肚皮的问题。

    他边吃边想:我的写作为什么总不顺利?是因为我没了生活积累?是由于我失却灵感?抑或是我总找不到一种最顺手的叙述方式?…都不是,的确都不是!…那是怎么回事?…

    他朝玻璃窗外望去。外面是复兴门立交桥。车水马龙,显示出社会生活急促的脉搏。对面不远处,几座新封顶的高层建筑进一步改变着这个都会的天际轮廓线。他贴紧玻璃窗俯望,则看到一个个具体而微的人,正进进出出于这栋购物中小…有两个人,一男一女,可能是两口子,不知为什么竟在这购物中心门口反目,揪揪打打,将手中的东西亦掼到了地上;然而从他们身边擦肩而过的人们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之劝解…也未必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些人更可能是根本就并没意识到正在发生一场小小的冲突…人们虽然离得这样的近,却各自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近了,又远了,远了,也许就再不会相遇了…这似乎极其无聊,也并非多么古怪的小小一幕,却忽然使他有一种憬悟!…

    是的,我明白了——他对自己说——我写不下去,是因为,我不能确定:究竟是“向内写”还是“向外写”?…

    “向内写”就是基本上只面对自己的心灵,或从个体生命的体验中,提炼记忆存储的精华…比如,砰砰砰,霍木匠挥锤钉窗,短胳膊上肌rou的律动,上下唇挤得紧紧的,前伸为一种怪异的神情…由此生发出种种情愫,可能包括沉痛的控诉,更应当饱含真挚的忏悔…或者连个人记忆也不必挖掘,而是任凭个人艺术趣味的游弋,营造出一个自我圆满的想象空间,比如祝羽亮正在做后期的那个《栖凤楼》…是的“向内”也许确是一种现时代的莫可抵御的创作潮流,具有某种无庸质疑的合理性,并且对创作者来说更具有妖娆的魅惑力…

    “向外写”却是为自己设定了一种不仅要诠释自我,更要诠释自我所置身的环境,包括他人,包括种种目睹身受的社会群,包括与个体生命共时空的种种生态风情与相激相荡…这样,就或者要努力为一个时代的瞬间留下一份生动的记录,或者以变形的寓言手法为后人留下解读这个时代的一把钥匙…

    无论“向内”还是“向外”他以为终极的追求应是探索人性…

    然而,究竟是“向内”还是“向外”?既“向内”又“向外”?这实在太难了!这恐怕是弃巧求拙的笨伯才会选择的荆棘之路…

    不知不觉地,他已经吞下了那两个面包。咖啡有点凉了,他小口地呷着。

    忽然有个人,端着托盘,坐到了他对面,招呼着他,对他露出整齐的白牙,笑着。

    他定神一看,是纪保安。

    “…您在这儿,出什么神啦?”

    “咳…我么…还不是在琢磨,我那小说,怎么个写法…”

    “您现在写的这本,什么题材?”

    “怎么说呢…不好说…个人记忆,加上某些他人记忆…当代众生相…总想探索:人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众生相?那一定好看!…里头有没有英雄?…我说的可不是‘高大全’那样的人物…我总希望在当代作家的书里,看到些激动人心的东西…”

    “现在人们的心,是很难让它激动的了…你在电视台的那个言论节目,有激动人心的效果吗?你跟我说老实话!…”

    “…那是,我虽然收到一些观众来信,可没谁说听了很激动,除了提意见的,多半是提问题希望下回给予解答的…我那毕竟不是文艺节目…小说什么的就不一样了,当然,我懂,小说也可以是各式各样的,有的小说它并不指望读者激动,作者冷静,他要读者也跟着他冷静…有的小说甚至是非理性非情感也非逻辑的,只是叙述方式上新颖奇特,游戏文字,引人惊奇而已…可我总觉得最该有的一种小说,还是能让人读了怦然心动的,不激动也感动,不感动也多少引出来一些个思索…”

    “有人会认为你是在坚持一种过了时的,古典的小说观…当然我是理解你的想法的…古典,也往往就是经典…用这样的标尺衡量…你的期望值够高的!…”

    “…也许,我这种期望不仅是太高,也太不合你们文坛的时宜…我总希望在小说里看到承载着崇高理想的英雄形象…”

    “…你要什么样的英雄?你奶奶那样的?…”

    “我要现时代的!”

    “如果写小说的他一时还没遇到那样的人物…”

    “那就想象一个出来!”

    “…啊,其实不必想象,有了…林奇!我们文坛上本来就有英雄啊!…”

    “谁?…哪个林奇?…”

    他便加以说明。纪保安没等他说完便说:“啊,他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