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紧急召见 (第2/4页)
惯,比如:泼水、穿线。积沙堆,这都带有宗教色彩。还有拾花、共喝一缸酒、结婚等等。”段苏权对这些风俗做了一些解释后。 感慨道:“老挝自然条件很好,真是鱼米之乡。可是群众又异常穷困,粮食普遍不够吃。一年只干三个半月的活,耕作粗糙。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条是群众没有彻底翻身,封建剥削制度严重地束缚着生产力,造成群众缺乏生产积极性。” 周恩来迅速记录,频顾点头,这使将军受到很大鼓舞,放开来继续讲:。 “老挝同志,包括在老挝的越南同志,有的说老挝没有阶级,只有不同民族;有的说存在阶级,但阶级分化不明显;还有的同志没有深入农村工作,所以说具体情况下了解。我们到农村中做了广泛调查,从许多现象看来,存在阶级是没问题的。从调查后的分析看来,更能肯定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尽管情况不全一样:有的地方阶级分化比较明显,有的地方不那么明显,也有的地方非常明显,情况十分复杂。但本质上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老挝现存的‘贡滥制’。” 周恩来掀起眼皮,目光闪烁:“听大使讲过这个名词,具体内容他讲不清。” “这是一种典型的封建剥削制度。贡滥主就相当于我们的地主,甚至可以叫封建领主。他们占有土地和各种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分配权。靠此来剥削统治广大农民,构成了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矗在贡滥制度下。土地分两大部分:一部分好地由贡滥主分配其直系属耕种:另一部分差地分配给其他农民耕种。一般情况下,隔三五年就再分配一次。贡滥主剥削农民的方式有四种:一是地租剥削。这一部分占总产量的25%以上。二是无偿劳役。其中有临时性差派,如修桥、补路、盖房等等,呼之即来,无异于奴隶。还有固定性轮流差派。比如我们在调查中,遇到不少极贫困的农民,为贡滥主守坟、抱娃、洗衣服,三是苛捐杂税。这一条也很厉害。贡滥主家里有了婚丧嫁娶、怀孕生育、祝寿读书等等事情,农民都要尽其所有交上钱财。四是殷勤接待。贡滥主及其属官到达村寨,村寨农民都要杀鸡、杀鸭,摆设宴席,并且要挑选最漂亮的姑娘来斟酒作陪,任其调戏玩乐。”段苏权接着举了许多耳闻目睹的实际例子。 “你的调查工作搞得很细致么,”周恩来满意地点头:“很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问题是要有一个正确的阶级分析,你们抓住了这个首要问题,也是根本问题。” 段苏权又进一步分析道:“在老挝,有些人是大买办资本家,同时也是大封建主。这一条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很相似。例如文翁,1945年以前,曾经是下奈地区农民的剥削者,目前已变成买办资本家,依靠美国发家致富,同时也是下寮的封建大地主。又比如萨纳尼空,在万象省有几百公顷土地,是个大封建主:同时在老挝23家买办公司里拥有最多的股份,是‘老万’银行的董事长,又是右派军人的总头子。他们利用掌握在于中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 残酷地剥削和压榨广大人民,首先是农民,同时也包括民族资本家、小业主、小商贩,使越来越多的人遭到破产、沦为贫民和奴隶、因此,老挝的阶级分化和阶级斗争不但存在。而且越演越烈…” “你们抓住了阶级分析、阶级斗争,就抓住了革命的根本问题。”周恩来放下笔。他的工作作风是“先当学生,后当老师”他对段苏权的汇报是满意的。根据这个汇报,周恩来在第二天召开的三党会议上,重点讲述了阶级分析的问迈。他讲话的大意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问题是要有一个正确的阶级分析。民主改革是进行革命战争的基矗民主改革的工作要分俩步走。开始时,政治上的打击面不宜太广,政策要宽一些,实施步骤也不宜大急。要深入一两个村子进行充分调查,研究和制定依靠谁、团结谁和打击谁的阶级政策。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找几个村子进行民主改革的试点。在试点中可以进一步修改我们的政策,使它更加适合实际情况,并逐步推广。首先应在巩固的根据地进行,然后,随着军事形势的发展,在今后的三五年中进行这一工作,这样才能掌握基本群众,孤立少数坏分子。到那个时候,打歼灭战就容易了。 老挝在抗美救国的斗争中,进行了一些民主改革的工作,后来实际是实践了周恩来的想法和意见。 段苏权就老挝抗美救国战争的作战问题又回答周恩来提出的一些疑问后,周恩来立起了身。 总理有这样的习惯:听汇报时坐着,坐多久都稳稳不动,或记录,或注视对方,表示出尊重和重视。一旦立起身。那就是要谈意见了。 “苏权同志作了一个很好的汇报,我现在心里清楚多了。”他在屋中轻踱几步,左手解开衣襟扣,说:“老挝是一个南北狭长的战场,分上、中、下寮,地形不同。敌人兵力不足,在这种地形分割下战线不可能是绵亘正面的。各个作战方向将独立形成一个局面;各个方向上的敌军,将形成一个个孤立的集团。这极有利于我们各个歼灭敌人。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自己…”这位领导过”八·一”南昌起义,从红军时期便担任军事部长,协助毛泽东制定过千百次战役计划的被举世公认的优秀军事家,在分析过各种何况后,极富战略眼光地指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