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第一盗_第三章和亲求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和亲求援 (第2/3页)

的战争必不可免。就算是我们做好了准备,八成也是要和党项人大战一场的。夏、绥、银、宥、静五州里,夏州城池坚固,位于陕北,几百年前曾是赫连勃勃的根据地。要是我们以夏州为据点,与党项人争斗,到时候一旦失手,就会沦陷在党项人的手中,那时候再想反攻回来就难了。”

    “这一点我也考虑过,夏州城,大家都别要,毁了得了!”谢慕华冷冷的说道,**战马犹自缓缓朝前行去。

    杨延彬暗暗点头,壮士断腕,对于大宋来说,只不过是毁个城市,但是对于党项人来说,却是毁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据地。夏州…还是毁了安生。杨延彬接着说道:“还有灵州,灵州水草肥美,位于河套平原,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因距陕西环州等地大约七百里远,军需补给、军队救援较夏州更为艰难。要是我们据守灵州的话,进退失据,首尾不能呼应。也是凶险万分。”

    “灵州城却是毁不得的。”杨刚正插口道:“我已经翻阅了党项人的卷宗,看得清楚,灵州一旦弃之,整个西北便是党项人的天下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很难再将他们制住。灵州要守,但是耗费七百多里运输补给,同时驻扎大军在灵州坐镇,以大宋目前的实力,难!”

    谢慕华微微一笑:“先生为何言难?”

    “七百多里粮道,党项人的骑兵来去如风,随时可以袭扰。相公,党项人缺粮,他们用青白盐向大宋的百姓换取米粮。青白盐也比官盐便宜,一旦我们封锁了官盐,不允许民间私下和党项人交易,一时间党项人缺粮,我们是有利的。但是长远看起来,党项人必定铤而走险,劫掠粮道。七百里粮道…光是护送的军队都不能少于五千人。至少要走十日路程。实在是太危险了!而粮一旦失去,军心浮动。党项人得了粮食,又可以缓解压力!”杨刚正眉头深锁,眼看是心中踌躇。

    “先生说得是!”谢慕华叹息道:“所以说,西北这个地方,其实是个陷阱。谁来了都不好办。那些老狐狸一个个可狡猾的很呢,没有一个出头的,反而个个力荐我来这里。好像我谢慕华有天大的本事似的,来到西北。我也觉得难啊!”“不如…”杨延彬想了想接着说道:“索性跟那什么李继迁硬碰硬,不管怎么说,大宋的军队是占有绝对优势的。围剿李继迁可能会造成一部分损失,但是比较起来。李继迁若是活着,党项人的反叛之意就会越来越重。这点损失是值得的!”

    谢慕华如何能不知道?李继迁就是党项人的民族独立之父,他的儿子李明波,孙子李元昊,历经三代人完成了党项人独立建国的大业,并且李元昊还一手缔造了西夏文字。将西夏彻底作为一个文明而不仅仅是一个种族写进史册。可是明知道李继迁必须要杀,暂时还不能动他,这可真是为难了谢慕华。一路上,谢慕华不知道想了多少主意,可是一个个被自己否决掉。

    杨刚正却是摇了摇头:“李继迁这个人敢于在夏州作乱,杀死尹宪。他是很有胆色的,也正因为他这一杀,现在他就是党项人心目中的大英雄。可是我们来这里是要安抚住党项人,潜移默化之中将他们封锁。一旦杀死了李继迁,反而会将矛盾激化,显得朝廷没有诚意。两难…真是两难!”

    谢慕华冷笑一声:“两难就两难吧,我也想去看看,这个李继迁到底有多大的本事!”

    说话间,人马已经到了夏州城下。谢慕华忽然想起非常滑稽的一幕,这个西北重镇,很快就要被自己亲手在这儿写上一个斗大的“拆”字。偌大的城池将会废弃。没想到啊,自己穿越了一千年,居然要在大宋干一次拆迁办的勾当。实在是有些滑稽可笑!

    暂且按下谢慕华等人来到夏州,安抚百姓,筹谋拆迁不提。这厢李继迁已经带着自己的亲信逃到了黄羊平。这黄羊平乃是党项人野利氏的地盘,野利氏和李家一向交好。看到李继迁逃到自己的地盘,野利氏的族长野利求义亲自带着族人将李继迁迎接了进去,并非下令封锁消息,任何人也不得透露李继迁就在黄羊平的事情。

    “那些宋人实在是太霸道了,他们想占有夏、绥、银、宥、静五州之心,昭然若揭。将来我们的黄羊平也难以逃出宋人的手掌啊!贤侄,这儿并非你的久留之地,以我看来,不如去大辽颇好。”野利求义带着李继迁走进一间大帐,里边的陈设也算是颇为华丽,各种瓷器,羊毛地毯,七彩织锦都布得琳琅满目,野利氏在党项人之中也算得上是大族,族长布置的奢华一些,不足为奇。

    李继迁今年只不过是十七八岁的年纪而已,但是他孔武有力,年少英俊,在党项人之中颇受爱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