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章巧计退敌 (第6/7页)
原来当年太宗在位时,赵王为了谋夺皇位,勾结了几名宦官在太宗面前进谗!太宗是个脾气暴躁的人,一听谗言,竟然不察真伪,就要废掉太子,同时还将几名东宫官,如杨溥、黄淮等人监禁起来,一直到太子即位后才放出来! 幸好有几位大臣联合起来,查明真相,太子才没有被废!然而太宗不肯公开认错,放出被冤枉囚禁的人,反而更加生气,要杀赵王!当时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仁宗,听说太宗要杀赵王,一直在太宗面前苦苦求情,赵王才得以逃过死劫!至此,赵王才真真正正对这位肥胖的大哥心服口服! 不过当时的皇太孙,也就是现在的皇帝宣宗,却因此而恨上赵王,一直鼓动他爹乘机杀了赵王!这个想法到了现在恐怕仍未改变!南宫少秋知道当年赵王兄弟间的那笔帐,听了赵王的话,南宫少秋不禁细细思考,想替赵王找出一个化解之道! 于是南宫少秋说道:“当今朝中三位阁老以及六部尚书都十分贤明,小侄认为,他们绝对不会轻易鼓动皇上,做出逆伦之事!”赵王苦笑了一下,说道:“贤侄!你不是生在帝王家,这真是你的幸福!否则以你之能,早已成为别人的眼中钉了!在帝王家,人伦之常早已断绝!你看,普天下的家族,有哪一家是亲叔叔去见侄儿,还得三跪九叩首的呢?再说,朝中大臣大多十分贤能,这句话是没错!只是我那侄儿,现在最宠信的,就是他的启蒙恩师杨荣!别的人我不知道,但若是杨荣的话,要是有人建议皇上杀我,杨荣必定第一个赞成!贤侄,你说我还能怎么办?” 南宫少秋又说道:“大叔,侄儿相信,只要大叔不跟着汉王行动,若真有此事,杨士奇和杨溥两位大人,一定会坚决反对此事!”赵王又苦笑道:“只可惜,这两杨的反对,比不上那一杨的赞成!”南宫少秋沉思良久,像是毅然下了决定,然后说道:“大叔,小侄以南宫世家的身份,给大叔一个保证!只是大叔您也必须给小侄一个明确的交代!”赵王说道:“贤侄,你实在太看得起大叔了!说真话,大叔手上原来有的那一点力量,早就被二哥抢光了!大叔现在手上唯一的力量,就只有我这仙儿了!这孩子是我手上最珍贵的明珠,我却亏欠她许多,现在想来真是后悔!大叔这一生,不但曾经靖难造反,也享尽了富贵,早已过得够了,并不在乎杀头抄家!只是对仙儿放心不下!原先我想将仙儿嫁给边地重将,就是希望他能保住仙儿!若是仙儿能跟着你,我自然更加高兴!” 说完,赵王将朱月仙的手放在南宫少秋手上,然后说道:“少秋,大叔这样叫你应该没关系吧?大叔现在把仙儿交到你手上,这就是大叔的保证!仙儿是大叔心头上的一块rou,你一定要善待她!”南宫少秋站起身来,正色说道:“大叔放心,小侄一定会好好对待月仙!”赵王点点头,又对朱月仙说道:“仙儿,你去整理东西,等一下就跟少秋回去!爹明天就要回彰德,你也不要来送我!将来,你若是愿意嫁给少秋,捎封信给爹,只要爹还活着,必然会在家中为你庆贺!”朱月仙立刻跪倒,哭道:“爹!孩儿舍不得离开您!” 赵王抱住朱月仙,慈爱地笑道:“傻孩子,又不是永远不见面了!你们若有空,可以一起来彰德见我!”朱月仙又哭了许久,这才在赵王的催促下回到自己房内整理东西,然后两人一同离开赵王别馆!朱月仙一走到门外,立刻回过身来跪下磕了四个响头,答谢父亲养育之恩,这才跟着南宫少秋一同来到布衣校书府! 众女对于朱月仙跟着南宫少秋一起回来,莫不大感惊奇,但却也都大表欢迎!众女和朱月仙有的拉手,有的招呼,有的谈笑,这些举动倒也将朱月仙心中,那股离别的哀愁冲淡不少!至此,天地四灵六位女将总算全都聚在一起! 从此刻起,终她们一生,这六人再也不曾分开过!六人联手,不知替天下万民做过多少轰轰烈烈的大事!这时,南宫少秋将赵王所说的话转告众人,众人对于赵王的情形全都十分同情,但又对南宫少秋此去能化解了朱月仙的心结,感到十分高兴!此时众人还不知道,就因为有了南宫少秋这次晤谈,赵王府才得以富贵绵延,直到明朝被灭亡为止! 隔天,南宫少秋正式接任北镇抚司,同时兼任东厂骑都统!原来的南镇抚司王仲,因为并无什么过恶,所以南宫少秋予以留任!南宫少秋上任之后,立即下令,将侦察重点放在和汉王有来往的将领身上!这时,朱月仙的价值就显露出来!朱月仙知道许多汉、赵两王的秘密往来,在她的主持下,南宫少秋找出了六百多位可能和汉王有密约的将领! 众人又分头追查下去,从这六百多人当中,找出了四百多人和汉王约定一齐起事的证据!在朱月仙的帮忙下,这件工作只花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南宫少秋总共腾抄了三份名册,其中,一份交给吏部,一份交给兵部,另一份则直接面呈宣宗!宣宗看着这份名册和所附的证据,不禁惊讶于南宫少秋办事能力之强!南宫少秋却笑着说这不是他的功劳,全都是朱月仙帮的忙!于是南宫少秋将赵王已经脱离汉王,并且将朱月仙留下来帮忙的事告诉宣宗! 宣宗高兴地说道:“难得三叔如此深明大义,少秋,朕答应你,只要三叔没有重大过恶,朕一定不会对三叔不利!”南宫少秋先感谢宣宗的好意,接着又将常继祖奉先帝之命入京待诏,这期间,常继祖主动帮了南宫少秋许多忙之事道出,请宣宗考虑复爵,或者另外任用!宣宗却说道:“这件事朕知道,明日就交给吏部研议!”南宫少秋不知道,徐家之所以能复爵,徐皇后的因素占了大半;而常家现在正是倒楣的时候,不管南宫少秋说什么也没有用! 南宫少秋离去后,一边走,心中一边暗自想道:“这位皇帝还真是小气!什么没有重大过恶?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的重大过恶,是为了争权夺利而伪造出来的!什么交吏部研议?作皇帝的,只要肯开口,下面的人自然会把事情办好!”回去布衣校书府后,南宫少秋将宣宗的话告诉常继祖和朱月仙两人,并且也将自己心中的不满说出!朱月仙只是淡然笑道:“少秋,大堂哥这个人,能说出这一番话已经十分难得了,你不必太过强求!”常继祖更是正色说道:“老弟,我常继祖愿意跟着你、听你驱策,把命交到你手上,是因为你比我有能力,又肯为百姓办事!我们常家的人做事,图的不是功名富贵,否则当初我们家跟着太宗靖难,岂不是常保富贵!下次你要是再为了我的事,在皇帝面前乱开口,我就不再认你这个朋友!”南宫少秋听了他们两人的话,也只是喟然叹了口气,不再多言! 日子就在暴风雨前的宁静度过,当年的十一月,徐承祖的父亲徐钦,因病去世!徐承祖正式袭了公爵之位,还将他的小名承祖,改成了官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