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九十五章谈下去 (第4/5页)
面9人,**方面9人:民盟9人:无党派社会贤达9人。 然而,到了政协开幕前夕,蒋介石却又出尔反尔,在代表名额问题上掀起一场不小的风波。 原来,到了政协开幕前夕,蒋介石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民盟与**的关系特别好,在政协会议上可能完全倒向**一边。此外,无党派的社会贤达,蒋介石虽然可以拉过去一些代表,但不可能完全控制。 这样一来”**不可能被孤立,国民党倒有被孤立起来的可能。 于是,蒋介石及其谋士们决定在民盟的代表名额上打主意。 民盟”即〖中〗国〖民〗主同盟,其前身为统一建国同志会。1941年3 月由反抗国民党压迫,谋求共同生存的各中间党派在统一建国同志会的基础上秘密成立,当时定名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参加该同盟的主要有三党三派,即青年党、国社党、第三党和救国会、职教派、乡建派。 然而,由于三党三派并非以党派名义集体加入〖民〗主政团同盟,其领袖和成员都是以个人名义自愿履行人盟手续才成为盟员的,因此,原来的各党各派仍是独立的,同盟的决议和行动在法律上和实际上对各党派并无约束力。另外,〖民〗主政团同盟成立时,推选黄炎培、张君励、粱漱演、章伯钧、左舜生为同盟常委,黄炎培为常委主任,左舜生为秘书长”章伯钧为组织部长,罗隆基为宣传部长。民盟一开始就是一个代表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爱国的〖民〗主党派。尽管民盟中不少领导成员主张走中间道路,发展资本主义,与**政见有分歧,但民盟坚持抗日,要求〖民〗主,反对一党专政,则与**完全一致。因此,民盟与**建立起了较好的关系。 蒋介石忧虑的正是这一情况。因此,要想方设法分裂民盟,要在民盟的政协代表名额上做文章。 1945年12月的一天,张群、吴铁城邀请民盟部分常委开了一次座谈,被国民党唆使的青年党领袖左舜生狂妄地提出要占政协代表5席,使座谈会不欢而散。 蒋介石下决心要把青年党作为独立的单位拉进政协”并占据5席。 **起初支持民盟,反对蒋介石承认青年党以独立的单位参加政协。 后来经征得**〖中〗央同意,周恩来取灵活政策,提出民盟继续保持口个名额,青年党可另成单位,保有5个名额。代表总人数则由36人增加到38人。以上问题解决了。这场风波的发生和解决说明了国民党用心险恶,而**则顾全大局。从表面上看,似乎国民党为青年党争得了5个席位,但是他们企图分化**与民盟关系、最终达到孤立**的诡计却被击破了。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一风波是后来才发生的。 在10月20日的会谈中,有关政协的问题比较顺利。21日,双方继续商谈。除继续讨论政协问题外,双方还谈到了军队停止前进、恢复交通,召开国民大会以及承认解放区等问题。对于这些棘手的问题,双方代表你讲你的,我讲我的。结果一天下来,什么问题也未解决。谈判可能再度陷于僵局。 周恩来、王若飞立即将情况电告延安。10月22日,**〖中〗央和**就回电了。**指示说:在谈判中,必须首先解决伪军、 重划受降区和承认解放区三大问题。否则,其他问题的解决均谈不到。 如商谈军队缩编,必须先谈国民党军如何缩编,至少也应是两党军队同时缩编。 这个电报表明,延安方面对谈判一开始就是表里如一,是有基本的原则的”“要价”并不高,但是不能再“杀价”了。但是对于**〖中〗央提出的三大问题都是蒋介石难以接受的,或表面上接受,实际上是绝对不肯兑现的。蒋介石关心的问题,说穿了就是两条,一是所谓恢复交通:二是缩编**领导的军队。第一条的实现,有利于蒋军运兵和抢占战略要地,分割解放区:第二条的实现有利于使**不战而被削弱,乃至消灭。由此可见,国共两党各有各的考虑。双方谈到一起去的可能xing有,但不夹。 而此时延安的态度强硬,是有原因的。由于全国形势正在恶化,《双十协定》虽已签订,但蒋介石并无履行协定的诚意,而是倚仗武力玩弄边谈边打,谈归谈,打归打,这样一套把戏。因此,**方面除了坚决自卫,打退蒋军的进攻之外,还必须在谈判桌上予以揭lu和斗争,不能让蒋介石欺骗全国人民和国际舆论,为此,**决定对蒋谈判如军事斗争一样一定要强硬,不能过分谦让。 **头号谈判大师周恩来和极具有雄辩才干的王若飞根据**〖中〗央的指示原则,巧妙地同国民党代表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10月22日、23日、26日”国共双方代表又进行了三次商谈,会谈内容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还是关于停止军事进攻,运兵和恢复交通。 周恩来指出,双方军队应立即停止进攻,各就原地不动,然后再谈其他军事问题的解决。王若飞则ji烈地批评国民党和美国人的所作所为。他指出”我方最不满意者为:(一)美军不断在沿海登陆,美国帮助蒋介石运部队,开人解放区的兵力已达70余万:(二)利用敌伪军队作前锋进占城镇和交通线,以便〖中〗央军之前进。 国民党方面的代表仍然坚持蒋介石的那套歪理,说什么只要**军队全部撤离交通线,恢复交通,让政府运兵”不予袭击冲突就会停止。这实际上的意思就是,只要**让蒋军将自己置于死地后,蒋军才会停止进攻。对此,周恩来和王若飞立“即予以驳斥:现在国民党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