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罪恶-1 (第4/5页)
真正意图我们从来就不十分清楚。它们明显对人类活动抱有兴趣,也明显被能量转换吸引住了。比如尼克的飞行板就能把能量转换成动作。它们开始跳出太空为我们的飞船护航,像海豚护卫轮船一般。 无论动机怎样,结果都是不幸的,耗尽能量的被护航飞船往往坠毁。 “异端”一词那年开始盛行,它代表了另一种宇宙生物、月球孩子、太空蛇及有文化的次等生物或想像中的入侵者,等等等等,盖是个“异端”我们关注着他的生活。 他失踪两个月了。对他的失踪,只有局部报道,以防引起恐慌。 天门保安处蛆织了一次秘密搜查——根据我们的线索与凯莉的猜想。马可和我若干次的搜索都徒劳无果,盖是不容易被找到的。 对他那七周“自由生活”的了解几乎都由我们猜测得出,维朗妮卡成了“我爱上了一个怪物”的讲述者,她那恐怖的故事至少一半是真实的。后来,我看见盖自己也在看那节目,静静地,还轻声笑着。尽管他决不会对保安说,但向我证实了少数细节。 他和维朗妮卡的事传遍了北美大多数地方。他俩开着租来的也许是偷来的大篷车生活、旅游。 用虎皮短上衣和画在他自己皮毛上的条纹作伪装,他像个职业摔跤手那样参加比赛,称职地按照维朗妮卡及她朋友的意愿输赢。他不经意地就打垮了好多的对手。 通过永不会暴露给税务局的办法,他俩挣到了一笔可观的钱财。税务官在维朗妮卡次年企图离境时截取了她近650万美元无法解释的世界银行存款。 突然有一天,在曼哈顿·哈德森的大楼里的停车场那怪诞闹剧变成了灾难。维朗妮卡一定是越了过多的珠宝而引起了他人的注意,两个乞丐闯进了大篷车。盖逮住其中一人,可另一个逃脱了,他看见了盖赤身裸体的样子,于是月球孩子在城里的消息下子就传开了。 因为求生的本能,维朗妮卡逃离了。她留下盖独自一人,赤身裸体面对大众。那个被逮住的乞丐好像一直跟着她,就像在代替盖做她的保镖。盖孤立无援、赤手空拳地打斗,他把4个人扔出了停车场还伤了十几个人,可终究还是被征服了。 要不是盖太难被肢解的话,他绝对是死路一条。防暴警察逮住了他,后来乘船送他回到天门并将其关在一个有守卫的房间里。我们打开那房门时,他的体味刺鼻,卡罗琳娜判定他还活着。太空医生们不同意她的判断,他们允许她把盖留在医院的病房里。经过好几周在死亡与沉睡之间的徘徊之后,盖又能坐起来了,还嚷着要吃牛排。 次年秋。卡罗琳娜接受了一次保密任务,离开天门达三个月之久。 她返回那天,马可与保安人员都很忙,马可叫我去机场接她。她看起来疲惫不堪、心事重重。我问她出什么事了,在我俩单独坐进车里以前,她保持缄默。 “有关雾的事。”后来她告诉我。 对打听机密事件怯生生的我开着车,没妄加评论,尽管最想知道更多。但她犹疑不决地皱着眉头。 “别提它了。”她最后说“政府对此很焦急,我被叫去领导一个秘密研究小组。我们受命弄清楚那雾是什么及怎样对付它,”她困倦地吸了口气“但恐怕我们的报告不会治愈任何焦虑。” 我再次等待着。她情绪不稳地凝视着沙漠,好像每一棵扭曲的杜松都是有着伪装的异端。当我不得不刹车转向以避开疾驶的保安车时,她的目光回到了我身上,整个人心不在焉的。 “我们尽力了。”降调的声音进一步说明他们的失败“军队要求全力以赴,他们不遗余力地给了我们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及所有资料,我们都试过了。我们绘出了报道中雾的出现地点:给我们发现的一切都拍了照;用各种放射性仪器检测它们;用火箭和降落伞向它们投放了遥测仪器;飞船拖着的工具收集了标本;询问过每个幸存的观察员及那些胡思乱想的人。” “那么——?”当她又暂停时,我无法抑制那个问题“那雾到底是什么?” “我们还不知道。照片大多是无图样的,只有白色斑点,无线仪器没发现任何异常情况,遥测技术从未起过作用。表层生物样本在我们送回实验室时有股恶臭味,我们没有深层地表的标本,但发现了干扰线路的物体。” “别问我是什么,”她悲哀无神的目光扫过我,游移回沙漠“军方对此不太高兴,那些负面的结果成了我们报告的主要内容。我们被要求作出结论,可没人喜欢我们的意见。 如果你想听听…” 我说我想听。 “我认为那雾是生命的标志,另一生物宇宙的生命。是哪一个,我说不清。表层生物标本死亡、腐烂得太快而无法告知我们很多,但有证据表明表层生物是由微小泡形组织构成,很可能充满了氢气。它们易脆,会因干燥致死。” 我问及更深层面的事。 “没人知道下面是什么,”她不安的声音降低到只是能听得见的地步“但它一定不只是够小,它还够硬以致能把我们的工具从线路上拆去,它充满敌意能够包围每艘遭遇它的船,它是某种比我们更机敏、更狡猾的东西。” “你的意思是,它是智能的?” “随你怎么叫它,”我把目光从路上转回来,看见她在发抖“在黑暗里扩散的这种雾使我们失去了勇气。报道说它看似有敌意地侵袭到船上及无人的沙滩上。它从有光处退去。我认为是阳光和干燥使那些极小的球状细胞死去。雾散去时,留在原地的东西无一存活,成了些红色、恶臭的黏液。” 她有着某种不祥的预感,静坐了—会儿。 “另一件事,”她忽然朴充道“那雾不喜欢被探窥。白天,它从我们带降落伞的倥器或表层实验船所在的位置散去,那艘实验船曾在黑暗里遭遇过它。每团我们试图研究的雾都迅速溶化进海里了。“当我们看到托儿所大楼时,她心情急切,神采奕奕。 “就是这样了。”她说“如果你想知道那雾究竟是什么,我所知道的就是这些,从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