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奇遇记_第二十九章救济难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九章救济难民 (第4/5页)

 水灵儿接道:“也好。”然后就皱起眉头“好啊,郑三才,竟敢占老娘的便宜。”

    郑三才忙灰溜溜的向前就跑,水灵儿急步赶上,小脚看准他蹬地的后腿,稍一用力踢了一下。郑三才后腿没迈出来,前脚势尽,顿时像猛地刹了前轮的急速行驶的摩托一样,像前栽了下去。

    水灵儿得意的笑道“跟我玩,那还不是跟电斗啊。”

    “这里太好玩了,这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人家玩着玩着就忘了嘛。”水灵儿答道。

    “什么,你来了这么多天就是在逛来逛去啊。”郑三才急道。“老大可是安排你来先行探路,寻找合适的基地的。”

    迅雷道:“这有什么,你自己不会找啊,郑三才。要一个小姑娘做这做那的。”

    郑三才道:“晕,她是小姑娘!算了,还是我自己来找吧,你们有没有地图啊。”

    水灵儿马上拿出一张坦桑尼亚地图电子书“嘿嘿,出来玩怎么会不带地图呢。”

    郑三才接过一看“晕,可以随意放大缩小,还带卫星定位的坦桑尼亚交通、地形、行政、风俗、旅游图,你旅游的设备倒是很先进啊。”

    郑三才用手指点击着电子地图的触摸屏,找了一会,然后指着一处大喜道:“就是这个姆普伊呢。”

    水灵儿凑过来一看“这个地方可是一处高原地形啊,气候干燥,动植物都比较少,有什么好的。”

    郑三才笑道:“你看这里东非大裂谷横贯南北,可以说是一道天然的防线,可以轻易减少一面的压力,左面是世界第一深水湖坦噶尼喀湖,又为我们形成了很大的很大一片范围的缓冲地带,敌人要从湖上来攻的话,必然遭受惨重打击。非洲第一高山乞力马扎罗山正好可以让我们居高临下,占据高地优势,这一面的攻击也将失去优势。正是天然的军事堡垒啊。”

    迅雷点点头,看不出这小子还蛮会算计的。

    郑三才又继续说道:“我们将军工厂建在半山腰上,敌人要想攻击即使花十倍的代价,也很难成功。而在山下有一片很宽广的平坦高原地形,我们就将加工厂、服务业等建在这里。只要布置一定的人手防护,再加上军工厂的后援,定可保一方安宁。”

    水灵儿也不住的点头。

    “而我们的经济主要是销往国外的军工产品,和矿产加工产品。坦噶尼喀湖正是坦桑尼亚的第一大河鲁菲季河的源头,坦桑尼亚地势西高东低,我们只要沿着鲁菲季河顺流而下,很轻易的就能把货物运到海上,通过海路销往国外。”

    迅雷发现郑三才不简单啊,一下就找到这么好的地方,昨天自己被水灵儿哭得都烦死了,没一点办法,郑三才一来就在那种恶劣的情况下都想出了办法。这小子,还真有一套,看来得跟死他呢,一定要掌握住这小子的情况,他一定会对白头山的生意等各个方面产生不小的影响。

    水灵儿突然发现这郑三才还是比较招人喜欢的嘛。

    郑三才被水灵儿悠悠的看了一眼,心里直打鼓。

    选好地方后,他们就开始忙起来了。

    这么多人搬到一个地方一定会引起别人疑心的,为了掩人耳目,郑三才让水灵儿与联合国驻坦桑尼亚办事处联系,以中国复唐集团公司的名义申请成立慈善组织,建立五万人的坦桑尼亚复唐难民营。

    联合国办事处的人,一听还有这样的好事,马上就帮他们办好了手续,一路绿灯,还向政府和**势力等发出通告,申明这个难民营是由联合国组织的,如果对其搔扰等将受到国际维和部队的严厉打击。

    复唐在中国和国际的声望也由此提高不少,*更是对复唐颁发了信得过商家、免检产品等许多荣誉标志。

    郑三才亲自去挑选难民,特意选了些拖家带口的土著居民,单身壮汉却没要一个。别人本来对他帮助难民还要挑挑捡捡有些不满,但看他挑的竟然是些拖家带口,有老有小的也就认同了他。

    “好人啦,那些单身壮汉又能够干力气活,又没什么拖累,他反而不要,却去专挑些带着没有什么力气的老人和小孩的家庭。少见的大善人啊。”

    水灵儿问道:“郑三才,你为什么这样做啊。虽然这样做是件好事,但是不利于我们发展啊。”

    “嘿嘿,那些单身汉,没有什么羁绊,就很难保证他的忠心。这些有家室的人,全家都在我们难民营里,那我们让他们干军工厂这样机密的工作,他们就会因为感激我们,而为我们服务,保守秘密。他们的小孩在家庭的影响下,也会感激我们地,他们长大后会更加忠心。而且他们的家庭都住在我们这里,只要我们注意不让他们的家室离开,他们被抓住什么的,也很难背判我们的。我不去选那些比较开放的地方的居民,而是选土著居民,则是因为这些土著居民心灵未被现代思想污染,心地纯洁善良,是最知恩图报的种类啊。”

    水灵儿摸了摸郑三才的脑袋,点了点头。“没想到,这里面还是有内涵的嘛。”

    郑三才选好人后,就包了好几辆火车把难民们送到姆卡西,然后从姆卡西乘坐着复唐难民营专用车来到了姆普伊。同时还从姆卡西运了大量的民生物质到姆普伊。

    在姆普伊的那处傍山的平原地形上搭起了1万多个有复唐难民营标志的帐蓬后,难民们渐渐安定下来。吃着香喷喷的面包等食物,住着舒适的帐蓬,和他们原来的生活比起来,真是天壤之别,这些土著心中充满了对复唐慈善组织的感激之情。

    安顿好土著居民没多久,原来居住在姆普伊的土著酋长带着自己的战士,拿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