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章 (第11/52页)
后大道东、中与西! 可是年纪轻轻成为大机构的董事成员能有几人? 王锦基随即露了一手,即抓起电话接回永盛集团的公司秘书部,单刀直入,问那头头李家雄: “怎样?刚才嘱你跟拍卖行的冼道仁联络,取到资料没有?” 对方不住地讲,只见王锦基立即写在记事簿内。 挂断了电话,王锦基便如数家珍地向杨慕天报导: “是菲律宾的一个华裔家族财团。” “她叫什么名字?”杨慕天迫不及待地问,对其他资料似乎完全不在意。 “庄竞之。” 杨慕天的脸色就在那一秒钟煞白。 简直自得像一张纸。 全身的血液,好像被吸血僵尸一下子抽离似的。杨慕天咬牙切齿,冷冷地在心里说:“好!不愧是巾帼须眉,行不改名,坐不改姓,那一定是她无疑。” 王锦基知道老板今日心情奇劣,故而动静怪异。没有他的指示,就再不敢把查到的资料讲下去。 事实上,资料也极有限。 拍卖行的冼道仁先生当然有十足证据,知道这位庄竞之小姐有充裕的资金竞投,才会让她参与,更特地陪在她身旁。 根据冼先生办公室透露的资料,菲律宾国家银行以及中东的国际银行同时向拍卖行提出了担保,可知这位庄竞之完全是实力派的大富豪。 杨慕天经历了这个巨变,有一丁点的晕眩,定过神后,他嘱咐司机, “回深水湾去!” 这就表示要倒家了。 沿途车厢内的气氛死寂。两位助手当然不敢发一言半语。 直看着杨慕天走进他的寓所,车子才再驶回永盛楼去。 杨慕天返寓所之后,把自己关在书房内,一直没有走出来。 家里的人知晓他的脾气,连妻子卢凯淑在内,都不敢去惊扰他。 杨慕天的书房前有一系列的落地玻璃窗,他坐在那张十九世纪法式古董皮椅上,仍能居高临下,看到蓝天碧海。 深水湾的海港景致,尽入眼帘。 杨慕天无力地把自己抛在皮椅上,完完全全地不知所措。 庄竞之! 二十多年前,杨慕天也是在一个晴天,认识了庄竞之! 地点却是中国广东之北,曲江县韶关的一个叫马霸的地方。 杨慕天的父亲世代都是这马霸的地主。 说起马霸,面积虽不太大,却是举国闻名的出产丝苗米最盛最靓的一处地方。 历代帝皇的一口饭,这马霸是必然供应地之一。 杨慕天虽在战时出生,小时候时逢烽烟,但还算大幸,并没有太受饥寒交迫的苦。 杨慕天的父亲叫杨君佐,是个喜欢读书的人,继承父业,当上地主,也无非把土地租给一些贫农耕种丝苗米,自己总是一天到晚地躲在书斋里,埋首在诗词歌赋之中。 还记得大约十一岁那年,有一个早上,杨慕天探头到书房去看望他父亲,被杨君佐慈爱地一把抱在怀里,说: “慕天,你长大后,要不就钻研中国古典文学,要不就出洋去念番书,千万别学这等新文学,我实在受不了。看,打从晚清开始,我们国家内的杂志,刊登的所谓文章小说,都不伦不类,看得人不是味道。” 才过了一年,生活就完全不是从前的那回事了。 国家厉行土地改革,地主都被拉到街上去,把罪名写在一个木牌上,悬挂胸前,当街示众。 杨君佐自不能幸免。 杨慕天那年十二岁,正值升上初中。 他一向敦品勤学,成绩斐然。 谁知就在那一天,竟然出了事! 杨慕天在学校,被老师无端端地揪出来,宣布革除学籍,地主的后一代不准再接受教育了。 杨慕天哭着,走回家去。 家中空洞洞,竟无一人,杨慕天吓得不敢流眼泪。走遍了大屋的每一个角落,只是不见人影。从前闹哄哄的一家人,有父有母,有婢有仆,如今只剩他一个! 杨慕天重新跑上街,找到个街坊婶娘,正要开口追问,那婶娘只低着头,急急走过,也没有理会他。 如是者,一连几个相熟的,对他的态度,都如出一辙。 杨慕天彷徨得眼泪又忍不住挂下来。 忽然街角转弯处有个小声音在叫他:“喂!慕天,慕天!”他循着声音看去,竟是他的一个同学小牛。 “来!来!”小牛示意他走近街角,刚好有棵大树,两个小人儿就躲在大树干后,街上走过的人,不易看到。 “慕天,出事了,你父亲出事了!”小牛煞有介事地说:“别告诉任何人我给你通风报讯,否则,连我、我的家人都要受牵连。我也是看在那天,你把亲戚送来的干果让我分尝,很想报答你,我才这么冒险!” 小牛说着这话时的表情,完全不像个十一二岁的小孩。 他还紧张地加一句,“不过,以后千万别再捉起我跟你分吃干果一事了,不得了。” 小牛说着,就想走。 慕天紧紧地拉住他的手臂问: “小牛,你知道我父母亲在哪儿?” 小牛抿着嘴,示意他别声张,先探头偷看树干后的街角一眼,才压低声狼说:“你父亲被拉到大街,站到你们永盛隆米铺的门前去。你母亲,我不知道她往哪儿跑了!” 杨慕天一个箭步正想闯出去,直走上大街找寻父亲。 小牛忙拉住他的衣袖,警告他说:“你这就去找你父亲吗?” “当然!” 小牛沉吟半晌,一有大事发生,孩子们都好似能于顷夕之间成长似的。 小牛说; “慕天,你小心!等下父子相见,你也得忍住,不可扑上去相认。”小牛咬咬牙,一派英雄本色:“自己事小,连累你父亲受更重的罪事大。记住了!” 小牛说完这番话,才撒手让杨慕天直奔到大街上去。 他们杨家另外开了一间米铺在大街上,叫永盛隆的。 杨慕天以后在香港创办永盛集团,多少有点纪念杨家祖业的意思。 当他飞奔到大街上去时,果然看见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