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史_卷十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卷十八 (第3/3页)

决断,诸部敬畏爱戴,百姓因此而富足,时论赞许他。七年(1018),再次讨伐高丽,到开京,敌人奔逃溃散,排押放纵士兵俘掳抢掠而回。渡茶、陀二河,敌人夹岸射击,排押抛弃甲仗逃跑,因此而被免官。太平三年(1023),复位为豳王,逝世。弟萧恒德。

    萧恒德,字逊宁。富于胆略而善于谋划。

    统和元年(983),娶越国公主,拜为驸马都尉,迁南面林牙。随从宣徽使耶律阿没里征讨高丽回国,改任北面林牙。适逢宋将曹彬、米信侵犯燕地,耶律休哥与恒德商议军事,他的许多建议均被采纳,任东京留守。

    六年(988),皇上进攻宋,包围沙堆,恒德独挡一面。城上箭矢飞石如雨,恒德神色自若,督促将士们夺占城墙。城被攻陷,恒德身中流矢,太后亲自前往探视,赐给医药。进攻长城口时,恒德又率先登城,太后更加嘉赏其功绩。当时高丽未曾归附,恒德接受诏令,率兵攻下其边城。高丽王治恐惧,上表请降。

    十二年(994)八月,赐号为启圣竭力功臣。随从都部署和朔奴讨伐兀惹,还未接战,兀惹请求投降。恒德贪图通过作战来缴获财物擒获俘虏,不接受投降。兀惹拼死作战,城池无法伐下。和朔奴商议想要撤退,恒德说:“正因为敌方倔强不屈,我们奉诏令前来讨伐,如果无功而回,诸部怎么看我们呢?如果再进军深入多缴获些,还强似空手而回。”和朔奴不得已,进军攻击东南诸部,到达高丽北部边境。待到回国时,路远粮尽,人员马匹死伤惨重,因此恒德被削去功臣名号。

    十四年(996),任行军都部署,讨伐蒲卢毛朵部,公主生了病,太后派宫人贤释侍奉她,恒德偷偷与贤释私通。公主愤恨而逝,太后发怒,将他赐死。后来追封为兰陵郡王。子萧匹敌。

    萧匹敌,字苏隐,又名昌裔。出生未满月,父母双亡,养于禁宫之中。

    成年之后,娶秦晋王公主,拜为驸马都尉,任殿前副点检。统和八年(990),改任北面林牙。太平四年(1024),迁任殿前都点检,出京任为国舅详稳。九年(1029),渤海大延琳反叛,抢劫掳掠邻近部族,萧匹敌与南京留守萧孝穆前往讨伐。孝穆想要令全城投降,于是修筑重城包围之,几个月后,城中人暗里前来归顺,于是活捉了延琳,东京平定,匹敌因功封为兰陵郡王。

    十一年(1031),圣宗病重。在此之前,钦哀与仁德皇后不和,因为匹敌曾经为仁德皇后所喜爱,钦哀后十分忌恨他。当时护卫冯家奴向朝廷告发谋反,诬陷皇后弟弟浞卜与萧匹敌谋反,请皇后摄理国政,慢慢再商议该立之人。公主暗中探知其谋划,对匹敌说:“你将要无罪被杀。与其死,何如逃奔女真国以保全性命!”匹敌说“:朝廷怎会因为诽谤的话就杀害忠良呢,我宁死也不愿逃奔到外国。”及至钦哀摄政,杀了他。

    耶律资忠,字沃衍,乳名札剌,出自仲父房一系。

    兄长国留因擅长写文章,深得圣宗看重。当时国留妻弟的妻子阿古与奴仆私通,将要逃奔女真国,国留追及奴仆,杀掉了他,阿古自缢而死。阿古的母亲受太后宠爱,将事情告诉太后,太后发怒,将要杀国留。皇上自忖不能相救,派人诀别,问他后事。国留致谢说:“陛下怜悯我无罪,恩泽渗入九泉,我虽死也可以不朽了!”死之后,人们多替他感到冤屈。国留在狱中写有《冤赋》、《寤寐歌》,为世人所称道。

    资忠博学,擅长文辞,四十岁尚未出来做官。圣宗得知他贤能,征召补为宿卫。多次向他咨询古今治乱之事,资忠应对之间,毫无隐讳规避之处。开泰年间,授为中丞,优待日益隆盛。

    当初,高丽内附,取女真六部之地赐之。到这时,高丽进贡不再按时送到,皇上诏令资忠回来。前往责问其缘故。高丽没有归还土地之意。从此权贵多次在皇上面前说他坏话,出贬为上京副留守。三年(1014),再次出使高丽,被扣留没有放回。资忠每当怀念君王双亲之时,便将心情记述下来,号为《西亭集》。皇上与群臣宴饮,时不时会记起他来,说“:资忠也有这种快乐吗?”九年(1020),高丽上表谢罪,方才送资忠回来。皇上到郊外迎接,与他同车回京,命令大臣宴饮劳问,留于禁中数日。对他说:“我将委屈你担任枢密,如何?”资忠回答说:“我没有此才,不敢奉诏。”于是皇上任他为林牙,知惕隐事。当初,资忠在高丽时,其弟耶律昭为著帐郎君,因犯罪被抄没家产。到这时,便恢复其隶籍横帐的身份,并且归还旧产,诏令将外戚女嫁给他。

    这时,枢密使萧合卓、少师萧把哥受宠,资忠不能屈身阿附,二人诋毁他。皇上发怒,夺去其官职。几年后,出贬为知来远城事,历任保安、昭德二军节度使。

    圣宗崩逝,资忠上表请求会葬,到京之后,伏于棺木上大声痛哭说:“臣有幸遭遇圣明之主,无端遭到谗言陷害,没有能尽犬马之报效。”言及此,死而复苏,兴宗命医者为他治病。过了很久,资忠又说国舅侍中没有忧国之心,陛下不该用唐景福旧号,于是当政者厌恶他,打发他回到镇所,不久去世。弟耶律昭,有传。

    耶律瑶质,字拔里堇,积庆宫人。父侯古,室韦部节度使。

    瑶质笃好读书,清廉耿介,有整顿乾坤之志向。统和十年(992),累迁至积庆宫使。圣宗曾经晓谕瑶质说“:我听说你为人正直,所以选拔和任用你。什么事于国家有利或有害,你尽管直言,不要有所隐讳。”因此所陈奏之事大多受到嘉许和采纳。

    皇上征讨高丽,攻破康肇军于铜州时,得力于瑶质之功甚多。王询请降,群臣商议都认为应该受降。瑶质说“:王询刚刚交战一次失败,便赶紧请求降服,此乃是诈降;纳降,恐怕正堕入其jianian计之中。待等他势穷力屈,再纳降也不为晚。”不久王询果然逃走,临走时坚壁清野,我军无所获。其众依仗险阻修筑工事,攻之不下,瑶质用计让他们投降。提升拜为四蕃部详稳。

    当时招讨使耶律颇的任总管,瑶质耻于官位居其下,上表说:“臣乃先朝旧臣,现在既已年老,请求让我归还新被任命之职,所望只是能够常时陪侍于皇上左右。”皇上说“:朕必定不会让你长期呆在这个位子上。”并且下令瑶质不再隶属于招讨,得以自行上奏折到部省。瑶质制止残暴,心怀仁善,政绩显著,卒于任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