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鸿运连降美人归 (第3/6页)
瞧见老妪跪在另一客房中,在她身前则是一张神案,案上有牌位、水果及香炉,显然她正在跪求着。 妇人不由又想起秦广王殿那幕叩求情景。 “老爷…夫人…你们听清楚否?…公子已经成人,有钱,有房子啦!本城李员外欲嫁长女给公子,小婢觉得不配…” 小婢?公子?妇人听出兴趣啦! “老爷,夫人…小婢左思右想之后,小婢不敢做主,所以,小婢前来乞杯,你们看清楚些,你们若同意这门亲事,你们就赐三个允杯吧!” 说着,她将右侧地面之被单拉到身前。 只见她恭敬合什三拜,便取出乞杯供于掌心。 她向前一递,再一缩手,二杯一落被单上,立即一阴一阳,允杯也。 “老爷,夫人,你们若同意亲事,再赐三个允杯吧!” 说着,她拾起乞杯,再依仪送出。 轻响之后,赫然又是一个允杯。 老妪恭敬拾起乞杯,再度依仪送出。 轻响之后,果真又是允杯。 老妪叩头道:“小婢遵办。” 说着,她逐一收起乞杯及被单。 妇人见状,立即返房沉思。 这一夜便悄悄消逝,翌日上午,三人平静的漱洗及用膳之后,妇人一返房,老妪便低声道:“阿孝,你来!” 说着,她已带他进入那间客房。 她点燃牌位前白烛,立即道:“阿孝,你为此牌位问过多少次?” “三次,阿嬷每次皆掉泪,对不起。” “不错,我该哭,我该哭呀!” 说着,她便捂脸轻泣着。 “阿嬷别伤心,人死不能复生,你多保重呀!” 老妪拭泪道:“阿孝,你一直奇怪牌位祀立姓秦之人,你我皆姓谭,对不对?” “对,阿嬷娘家之人吗?” “不是,我在三岁之时,便因为全家之人死于瘟疫而跟着大人流落到长沙,三天之后,我在乞钱时,被一位秦员外收留。 “我便改姓秦及一直留在秦府为婢,老爷膝下有一子,他叫秦再兴,公子二十岁那年成亲,翌年秋天,少夫人在分娩公子之时,因胎儿过大,少夫人血崩而死。” “少爷遭此打击,终日喝酒,进而涉入风月场所,就在孙公子三岁那年,少爷带一位名叫如媚的欢场姑娘回来。” “如媚只知享乐,根本不理家务,常私下忤逆老爷及夫人,半年之内,老爷及夫人先后被气死,老爷临终之际,吩咐我私下带公子出去抚育。” “我带孙公子搭船南下,不幸在途中遇上劫匪,全船之人皆被杀死,只有我在苦求之后,劫匪留下我的财物,放我和孙公子上岸。” 说着,她又捂脸轻泣着。 谭孝问道:“你怎么生活呢?” “行乞,我一路行乞,一路找安身之地,我巧遇一名府中仆人,据他说如媚在老爷及夫人死后半年,便毒死公子。” “哇cao!好狠!” “她霸占产业,更带一位男人回来,老天有眼,不到三个月,那男人杀如媚及带走财物,她遭到报应啦!” “那男人呢?” “听说他一出城,便死于一帮吃吃喝喝朋友之手中,财物也丢了。” “很好,狗男女,该死!” “我和那仆人谈过之后,便继续南下,十六年前,我住进小木屋。” “呵…阿嬷,我该姓秦吗?” “是!参见孙公子。” 说着,她立即下跪。 谭孝扶她道:“阿嬷…” “不!孙公子别如此称呼小婢。” “不!你永远是我的阿嬷。” “我…好孩子!好孩子!” 两人立即抱头而泣。 妇人听至此,忖道:“我也该向他摊牌啦!” 说着,她立即由后门离去。 “孙公子,你自幼命苦,到处有人折磨你,如今,你站起来了,我很高兴。” “谢谢阿嬷养我,教我!” “我为了李家亲事,昨夜向老爷及夫人乞杯,他们同意啦!” “这…值得相信吗?” “值得,孙公子,你别忘了二年前,我带你去阎罗殿改运,你就顺利呀!” 他一想起被辱之事,立即低下头。 “孙公子,怎么啦?” “没什么,我该拜拜!” “对!对!” 不久,他已持香跪拜着。 良久之后,他一起身,便默默返房。 老嬷却欣喜的叩拜不已。 天一黑,妇人携返一壶酒及三道佳肴道:“秦公子,恭喜。” “我…谢谢你。” “我敬你。” “不,谢谢你的教导,我敬你。” 二人立即欣然干杯。 妇人夹一块笋入老妪碗中,道:“恭喜你熬出头,已入‘顺’境啦!” “呵呵!谢谢!谢谢你救老身。” “别客气,你的身子经过这些年的劳累,必须疗养,吾赠你一瓶药,每餐前服一粒,睡前再服一粒,一个月便可见效。” “谢谢,多少钱呀?” “提起钱,吾该付房租及膳费哩!” “呵呵!好,不提!不提!” “你可否告知你家公子只有一人吗?” “这…该有两位,不过,另位公子在六岁便失踪。” “他叫何名字?” “再旺,小名保仔。” 妇人忖道:“果真是他,看来他是阿孝之叔,我该再培植阿孝?” 她立即道:“我见过他,他和阿孝挺像的哩!” “真的呀?他在何处。” “他是一位好人,不过,七年前,他被一群歹徒围攻而死,吾虽然已经为他复仇,心中仍然觉得有些遗憾哩!” “可怜的二公子,唉!” 老妪立即低头拭泪。 “秦公子在长沙还有多少的产业?” “田地及地面皆已被如媚售光,那座庄院可能尚在。” “该回去瞧瞧,必要时买回当年的田地及店面,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