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里的陌生人_第三部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部分 (第5/6页)

惑不解了。“怎么?你们真那么——”

    “你知道你的问题是什么吗?托比?你还不老练。别着急。可以肯定地说,好多东西你都需要学呢。当然了,从另一方面说,如果你是鲍伯-霍普,你也就不必到这儿来啦。”奥哈伦接着说“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今天鲍伯到卡麦尔去了。”

    “去打高尔夫球。你会打高尔夫球吗?”莱因格尔问。

    “不会。”

    这两个作家沮丧地互相看了一眼。“现在有好多关于高尔夫球的笑话呢。真见鬼!”奥哈伦拿起电话耳机。“来一些咖啡吧,萨萨。”他把电话耳机放下,转向托比说。“你知道,在我们所从事的这个奇妙的小行业中,有多少人想当喜剧演员吗?”托比摇了摇头。

    “我跟你说个准确的数字吧。昨天晚上六点,就有三十七亿两千八百万。其中还不包括米尔顿-伯尔利的兄弟。在月亮圆了的时候,他们全都会从木头架子里钻出来。只有半打确实是一流的。

    其余都不行。喜剧是世界上最严肃的艺术。要想使人感到滑稽,那是十分困难的事,不论是滑稽演员还是喜剧演员。”

    “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吗?”“区别很大。滑稽演员打开滑稽之门。而喜剧演员滑稽地把门打开。”

    莱因格尔问道:“什么可以使一个喜剧演员非常成功;什么可以使一个喜剧演员惨遭失败?你从来就没想过这些吗?”

    “素材,”托比回答,他想讨好他们俩。

    “狗屁。最后一个新的笑话,是希腊喜剧大师阿里斯多芬发明的。笑话基本上都一样。乔治-伯恩斯一连能讲六个笑话,尽管在他以前上场的那些同行都已经说过了,但伯恩斯赢得了更多的笑声。你知道这是因为什么吗?特征。”这正是克里夫敦,劳伦斯告诉过他的。“一个表演的人如果缺乏自已的特征,那你就什么也不是。你从个人的特点开始,逐渐把它变成为一种独特的东西。拿霍普来说吧。如果他从后台走出来,念的是杰克-本内的独白,那么,他就不会受到观众的欢迎。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在观众心目中形成了自已的特征,而观众所期望于他的,正是看到他自已的东西。当霍普走出来的时候,观众就想听他那连珠炮似的笑话。他是讨人喜欢的一个聪明的笨蛋,是活该挨骂的一个大城市人。杰克-本内正好与鲍伯相反。他对于念那些独白一点儿不感兴趣,但他却可以在合上呆呆地站上两分钟,结果使观众惊叫起来。马克斯兄弟俩也都各有绝招儿。弗利德-阿伦也有他的绝招儿。现在谈到你。他知道你的问题在哪儿吗,托比?你对各家的特点都学了点,你模仿所有这些大家。好吧,如果你今后一生愿意学艾尔克斯的那种形象,那也不错。但是如果你打算在这个可以从中获取高额薪水的行业里出人头地,那你就必须创造出你自已的特征来。当你从后台走到前台,甚至当你还没有张开嘴,观众就己经知道了:托比-坦波尔表演的肯定是没治了。你理解我的意思了吗?”

    “理解。”

    奥哈伦接着说:“你知道你的长处是什么吗?托比?-

    张可爱的脸。如果我不是和克拉克-盖博已经签了合同,我一定来找你。你长得很天真可爱,招人喜欢。如果你能够处理得更好一点,那你真能赚大钱。”

    “更不用说外加用点睡觉的办法勾引人了。”莱因格尔附和着。

    “有些事情让别人干了,是逃不脱的;而你干了,却能溜掉。就象唱诗班的一个男童在说脏字时,人们会认为很有意思的,因为人家根本就不相信他懂得那个字的含意,知道他自己说了什么话。

    你刚到这里的时候,就问我们是不是给你写笑话的人。我们的回答是:不对。这里不是笑话商店。我们要做的,是告诉你,你具备什么条件,而且应该怎样去运用它。我们要把你裁剪成为-个人物。

    好吧——你认为怎么样?”

    托比看了看这个,又看了看那个,高兴地笑了笑,说道:“那我们就闷着头儿干吧!”

    从此,托比每天都和奥哈伦和莱因格尔一起,在电影制片厂吃饭。二十世纪影片公司的内部食堂,是了个很大的大厅,里面全是明星。在任何一天,托出都可以见到泰隆-鲍华和洛丽泰-扬,也可以见到蓓蒂-嘉宝、唐-阿米奇、艾丽丝-费伊、理查德,维德马克、维克多-马图尔、利兹兄弟以及其他几十位明星。其中有些人坐在大厅的桌子上吃饭;另一些人则在大食堂附近的小灶餐厅里用餐。托比很喜欢观看这些人。要不了多长时间,他也将会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人们也会要求他签名留念。如今他正在奋斗,但他的名声将超过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

    阿丽思-坦纳对于托比所发生的一切,十分激动。

    “我知道你会成功的,亲爱的,我为你感到自豪。”

    托比只对她笑了笑,什么也没有说。

    关于托出将要扮演的新角色,托比与奥哈伦和莱因格尔讨论了很久。

    “他自认为,他是当今世界上的一位老于世故的诡辩家,”奥哈伦说道。“但是,每一次他去喝闹酒,都闹不过人家。”“他干什么的?”莱因格尔问道。“要加进点隐喻吗?”

    “这个人物应该和他母亲住在一起,他正和一个姑娘谈恋爱。但他不敢离开家去和她结婚,他和她订婚已经五年了。”

    “‘十’这个数字是个最妙的数字了。”

    “对!就说十年吧。他的母亲还无意成为无用的人。

    每当他想结婚时,他的母亲就会生一种新的病。《时代》杂志每周访问她一次,力求了解医药方面有什么新发明。”

    托比坐在那里听着,被他们那浩滔不绝的对话所吸引了。他以前从来没有和真正的专业人员在一起工作过。这次一起工作,他很欣赏。尤其因为他成了注意力的中心。奥哈伦和莱因格尔用了三个礼拜的时间,给托比写成了这出戏。他们最后把戏给托比看,托比十分激动。戏写得很好。他又提出了一点建议,他们增补了一些,又删减了一些。托出-坦波尔已准备成熟,克里夫敦-劳伦斯把他找了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