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番外十一长相思 (第1/6页)
番外十一 长相思 我叫阿暖,出自怀安欧阳氏。 但我却不是那位大名鼎鼎,历经四朝的元老,欧阳大丞相的直系亲属,我只是他的堂侄孙女,还是庶出的那一支。 简单一点来说吧,我们欧阳家共分三房。 长房在前朝的时候,已经在京城做官了。不过那位大老爷可不怎么样,至今还是我们后辈子孙的反面教材。幸好他中年生了一场奇怪的病,再也没好过,否则还不知得给家里闯多少的祸。 我听到娘偷偷的跟婶娘八卦,说他应该是得了失心疯。否则,他怎么会把自己最有前途的大儿子,过继给了二伯这一房? 过继的那位曾伯祖听说当年可是大梁的第一美男子,后来尚了公主,做了驸马,还有自己的封地。 不过他也很有本事,立了很多大功,死后皇上还亲自追封过。不过,这些都比不上他的大儿子。 他的大儿子,我应该叫堂祖父的,单名讳一个山字,被誉为五百年才出一个的大人物。 他有多厉害我也说不清,只知道他是皇帝之下最厉害最厉害的大官。才十六岁就考中了文武双状元,三十九岁就当了丞相,死后的谥号还得了“文贞”二字。 据说,这是一个臣子,毕生能够得到的最高荣誉了。 而我的曾祖父,只是三房一个小小的庶子,母亲不过是老爷房中的一个侍婢。因为那一年二房的这位驸马公上京后,还提携了我们这一支的长房进京。我那天资有限的曾高祖,这一生就留在家乡,侍奉老人,看守祖产,只做了个田舍翁,连个官儿的边都没摸过。 接下来,我的祖父、爹爹他们虽然也都有读书,可顶破天也就考个秀才。在大房二房那么多大大小小的官员面前,简直是小芝麻和大西瓜,太不值得一提了。 不过我们三房也有争气的,就是大伯那一支。早年间曾出了几个武进士,还有将军。可近年来,他们家也没落了。不过好歹还有曾经做过官的底子在,比起我们家这永远垫底的一支,还是强了好些。 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这一房在乡间快乐的生活,从我生下来记事起,就觉得自家特别好。 人少,单纯。 大家从不吵架,人人都很有礼貌。 打小就听爷爷说“咱们欧阳家其他几房都这么有出息。我们这一房读书做官什么都比不了旁人,就只好家庭和睦,省得给其他几房丢脸。” 所以从我曾祖父那辈起,家里的男人就没有纳妾的,嫁出去的姑娘也是贤惠明理。门风清正,人人称赞。 以至于到了我,只要好好的长大,再嫁个好人家的厚道儿郎,生儿育女,这辈子就很圆满了。 我一直这么想的,我娘也是这么教我的。 我五岁开始习字。但不用太多,只要能写会读,会数数,知道算账就好了。 六岁开始学针线家务,对我的要求也不高。 但从七岁开始,有一样我不十分喜欢。但欧阳家的女孩子人人都必须去学的事开始了。 我得学做饭。 因为二房的驸马公娶了一个大大有名,超级会做饭的公主,而那个公主听说从前还来我们家做过丫头。我很怀疑,他们是不是那时候就“私相手手”了? 可这事现在的人都不会说,反而赞扬那位公主和二房那位曾祖父的感情。说他们是“换烂鱼共”我估计大概就是一条烂鱼也共着一起吃的意思吧,所以感情很好。 很多人愿意娶我们欧阳家的女孩子,有一点,就是看上了我们会做饭。 确实,我们家是有很多那位公主留下的菜谱,可光有菜谱,也是做不好饭的! 起码,我就做不好。 别提鱼了,就是拳头大的rou,我也能煮得烂成一锅,完全不象样子。 娘很发愁“你这样子,将来可怎么嫁人?” 我懂事的宽慰着她“不怕的,最多我到时买个好厨子嫁过去。” 欧阳家没有克扣闺女的,我的嫁妆除了自家备的一份,还有族产。 这也是那位公主曾祖母留下的,她一辈子就俩儿子,没有女儿,在身故时,特意留下一大笔钱置了族产,指定说要留给族中的女孩子出嫁。 所以我一点都不怕,可娘看着我的目光,更加忧伤了。 好在我的小丫鬟春泥机灵,突然跑进厨房,小脸涨得通红,很是激动的道“太太太太,丞相府上来人了,老太爷叫您带着五小姐快过去!” 啊?我和我娘全都吓了一跳,丞相府上会来人?还要见我们? 这是怎么一回事? 全家的小姐妹横排竖排,我也不是个出挑的呀? 可娘还是立即带着我去了,来的是丞相府的一位管事mama,不过她却是伺候丞相夫人的。 “…老夫人回乡省亲,未料偶感风寒。本是小恙,奈何苏家的亲家老爷不放心,一定要表少爷一家陪着回京。因怕吵着老夫人,少夫人只带了一位七八岁的小小姐同行。这走了一路,老夫人瞧那小小姐一人在旅途中甚是寂寞,想着离怀安不远,便使奴婢来问一声,家中有没有想上京的小小姐,就跟去玩玩,回头想要留京,还是打发人送回来,都使得。” 还有这种好事? 我的眼睛立时就瞪圆了,我要去,要去,要去! 那管事mama看着我,抿嘴笑了“这位小小姐天真烂漫,老夫人一定会喜欢的。” 爷爷横我一眼,尴尬的赔笑“乡下女孩没规矩,大嫂子不嫌弃就好。按说大嫂子过来,该我们亲去请安才是,可又怕扰了她的清静。” 管事mama忙道“千万不可!老夫人就是怕惊动家里,才没回来,要是老太爷客气,倒是让我们老夫人过意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