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二章 (第2/3页)
这支雄兵,以前完全在丹西和贝叶的视线范围之外。一般情况下,斥候骑兵最多跑出预定行军线外二十公里处,谁都不可能进行多达十馀天路程的长途侦察,因而若是没有猛禽队的天眼相助,丹西至今仍会被蒙在鼓里! 情况非常的不对劲。 似乎有一个神秘的圈套,开始往贝叶骑队和蒂奇斯盟友的脖子上套去。虽然圈套现在尚未收紧,南北夹击的两支部队也未曾察觉什么危险,可一旦敌人开始揪绳,这两支部队就有可能被一起勒死! 丹西原本认洛u灾v的计划天衣无缝。贝叶骑队与南下的蒂奇斯民族合击戈勃特,彻底扫平沃萨一族,按道理是绝不可能出什么差错的,就算戈勃特再厉害,也一样会被五六倍的兵力所击败,没有丝毫胜机可言。 可现在却好,贝叶和摩卢的大军反而将遭受更多敌骑的围攻,陷入一个巨大的包围圈,以整个冻土高原南部山区为战场的战略包围圈! 战略包围不同于战役包围或战术包围,不仅构造包围圈的兵力规模和战场范围要大得多,在很多情况下,甚至不需要双方军队接触,形势的优劣就已经笃定。 就如这一次,敌人的网撒得很开,各支部队至今未进行接触,贝叶等人尽管把斥候队撒出十几二十公里远,还是没能发觉敌人的动向,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这张大网中的肥鱼。 若没有出奇制胜的手段来撕裂这张大网,就难逃活动空间一点一点地被优势对手挤压,最终被一网打尽的厄运。由于蒂奇斯人是离开生存基地整族南迁,全族男女老幼带著全副家当在骑兵的护卫下行军,速度快不起来,更增添了作战和脱险的难度。 草原蛮族也许会再度联合起来与猛虎军团为敌,这一点丹西和贝叶是考虑过的,但他们却没有想到,事情会来得这么迅速,对方的联络组织会进行如此高效率! 草原一盘散沙,各族英雄豪杰谁也不服谁,各有各的算盘和野心┅┅ 新败之后,各族分道扬镳,各怀异心,自行其路┅┅ 戈勃特实力大损,威信尽失,不可能在大败不到一个月的工夫,就有能力号召起整个草原联合作战┅┅ 其他的人,尚未有谁具有号令群雄的实力和声望,无论如何,至少先要经过一番混战,杀出一个令人心悦诚服的老大后,他们才有重新联合的可能┅┅ 近半数的草原战斗力量在大荒原和南部草原追逐战中遭到覆灭。各族考虑最多的应该是如何自保而不是复仇,不至于能立刻将残部聚集起来,跟因胜利而士气高涨的猛虎军团再打一场大战┅┅ 即便他们真的能够团结起来,也不可能组织得这么迅速。更不可能当南边的追逐战刚刚结束,冻土高原的反击围攻却已经开始布置┅┅ 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令丹西和贝叶认定,草原即使联合起来,也至少要等本次大战结束,尘埃落定之后方有可能出现。而那时,戈勃特连同沃萨全族早已被碾作了泥尘┅┅ 然而,一向自私自利的鸠蛮人突然变成了无私奉献的天使,不仅倾尽全族之兵来援助戈勃特,还利用其秃鹫的快捷联络能力,把西格尔的胡狼族卷入复仇之战,把讯息飞速传递到草原各处! 沃萨、鸠蛮、胡狼三个大族转眼之间由分转合,实力翻著番儿往上冲,号召力陡然大增。草原本就是一个恃强凌弱、附强攻弱的世界,三大族再次携手,各小族难免会跟风而动,如果这场大战拖得时间长了,连远在草原东部的古雷托、格立西会否被席卷进来,亦未可知┅┅ 反猛虎军团的力量如滚雪球般壮大,散落草原各处的敌对势力,放下纷争,停止内斗,一下子被捏合成一个配合默契的有机整体! 形势怎么会有这种戏剧性的变化,丹西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若不是巴尔博的猛禽队及时赶到,因斥候侦骑的搜索范围有限,贝叶和摩卢到现在还会蒙在鼓里,被鹰巢峡谷的诱饵所迷惑,傻呵呵地朝网中心钻去┅┅ 怎么办?! 严峻的问题摆在了丹西面前。 大荒原之战和南部草原追逐战,猛虎军团消灭了半数的草原战斗部队,捕获的俘虏数以十万计,舍弃贝叶骑队和自己的草原代理人蒂奇斯族,让他们自生自灭,保住已有的胜果,也是一种选择。不过这样一来,所有精心设计的战略目标尽皆半途而废,用于谋划的全部心血也付之东流。 第一,贝叶骑队和蒂奇斯族战士总计八万骑兵全部被歼,蒂奇斯十馀万族众和大量财货也尽数被俘获,损失之大,素来吝啬的丹西心痛不已。 第二,草原各族虽然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但其残部却依然团结起来,构成一股巨大的反猛虎军团力量,北方的威胁无法消除,驱蛮内斗的计划完全失算。 丹西此刻尚不知道敌军的真正总指挥官已经换人易主,还在为宿敌戈勃特的狠辣、狡诈与极好的运气而苦恼。戈勃特不仅没有被消灭,反而继续充当草原领袖,率各个蛮族与己为敌,这一点让丹西尤为不能忍受!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对蒂奇斯这草原上的唯一盟友,猛虎自治领必须做足姿态,表达诚意。 草原追逐战后,除了蒂奇斯,猛虎军团与任何有实力的草原民族都结下了血海深仇。保住这群战力强劲的狩猎生番,宣示猛虎军团既对敌残忍,又对友忠诚,能树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