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云_第五讲靖康之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讲靖康之变 (第2/4页)

上奏宋徽宗,说金国人“人如龙,马如虎,上山如猿,入水如獭,其势如泰山”然后做了一个结论,说“中国如累卵”当时,开封军民听到李邺这些话,都气愤不已,心想这不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吗?于是给这位李给事起了个外号,叫“六如给事”

    徽宗皇帝听了李邺所奏,更加觉得金国强大,无法战胜,就跟宰相说,朕不想置身于战火中,宰相快想办法。当时的宰相是蔡京的儿子蔡攸,这人比他爸爸还坏,他虽然是大jianian之人,这时倒还有主张。蔡攸对徽宗说,皇上您不能跑,您一跑,宋朝人心就离散了。皇上都跑了,还想指望军民为他守住疆土吗?这肯定是不可能的。徽宗皇帝想了想说,要不由宰相领兵?蔡攸心想,这不就是让我去送死吗?这事儿我不干,我才不

    替你顶缸呢。于是说,宰相不足以号令天下。徽宗又说,要不让开封知府来组织开封保卫战?蔡攸说,知府官太小,指挥不了枢密使。徽宗又想了想,说那索性让太子做开封牧,监国摄政如何?蔡攸说,让太子监国还不如传位给太子。徽宗略有犹疑,说容朕三思吧。

    这时候,金国大军已经打到黄河边上,徽宗皇帝没有多想的时间了。最后一次朝臣###上,太常少卿李纲提议,与其让太子监国,名不正言不顺,不如干脆传位给太子。这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我们想,如果是太子监国,太子上面还有皇帝,太子的号令要经过皇帝批准才奏效。将士们会觉得,为太子卖命跟为皇帝卖命不一样,太子无权封官赏爵,因此,要想让将士们卖命打仗,就应传位给太子,让太子做皇帝,才可以号令三军,抵御外敌

    李纲的话刚说完,一个叫吴敏的大臣就问,难道非得传位?让太子监国为什么不行?李纲说,你们忘了唐肃宗的故事了吗?李纲所说的唐肃宗的故事,就是指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出逃四川,太子李亨走到半路不辞而别,到灵武继了皇帝位,就是唐肃宗。唐肃宗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然后让自己的儿子做天下兵马大元帅,召集四方志士起兵勤王,八年平定了安史之乱。但是,唐肃宗做皇帝不是唐玄宗传位,而是他自立的,玄宗无可奈何,只好默认。安史之乱平息后,李亨把玄宗迎回长安,父子失和,玄宗被软禁,最后凄凉死去。

    李纲说,你们不让皇帝传位,是不是也想让皇帝跟太子父子失和,也想让皇帝落得唐玄宗那样的下场?吴敏觉得李纲言之有理,就进宫去见徽宗皇帝,把这番话禀明圣上。徽宗于是把李纲召来,说爱卿所言极是,朕绝无留恋皇位之心。宋徽宗这句话说得有意思,的确,他不留恋皇位,他留恋的是书画、蹴鞠、名妓、好酒和美景。再说大敌当前,他逃跑还来不及,又怎么会留恋皇位呢?于是,徽宗皇帝就下诏,要传位给太子赵桓。可是,太子赵桓坚决不肯即位。太子心想,父皇把国家糟蹋成这样,朝政又被六贼把持,我在这种情况下即位,能有什么作为?所以,赵桓坚决不干,还因此哭昏过去好几回。徽宗无奈,只好派郑皇后去传旨。郑皇后对太子说,你爸爸说了,你必须当皇上,你不当就是不孝。太子这时也豁出去了,不孝就不孝,反正我不干。最后,蔡攸、王黼等大臣一起拥进来,把黄袍强行披在太子身上,抬着就往大殿里走。抬到宫殿西廊下时,赵桓又昏过去了。所以,这位钦宗皇帝可以说是在昏迷的状态下被扶上宝座的,这在中国历史上大概也仅此一例。

    赵桓在无奈中被迫做了皇帝,他就是宋钦宗,年号为靖康。那么,宋徽宗把这个烂摊子推给儿子之后,自己去了哪里?而这对父子皇帝最后的下场,又是怎样的呢?

    赵桓被迫登上了皇位,这样一来,徽宗就变成了太上皇。抵御外敌、治理国家的担子卸下来了,徽宗决定到镇江去烧香祈福。实际上,徽宗不过是怕金军攻到汴梁,以烧香的名义逃跑而已。跟随徽宗去镇江的,都是蔡京、朱勔、童贯等一帮大jianian臣。童贯不顾前线战事紧张,竟从西军中调来两万精锐部队,充当徽宗的保镖。据记载,徽宗一行人的车驾过黄河的时候,一些禁军将士跪伏于地,大呼圣驾请回。童贯竟命令自己的胜捷军,将这些阻拦圣驾的将士全部射死。

    宋徽宗到达镇江之后,并不专心烧香祈福,却不识时务地关心起朝政来,整天左一道右一道地往京城发令旨,这引起了宋钦宗的不满和疑虑。一则大敌当前,最忌政令不统一,徽宗的令旨在此时无异于给钦宗添乱;再则,徽宗南行,身边不但不乏臣子,而且还有军队,所居之处又是江南富庶之地、宋朝的经济中心,完全可以自成一国。这不能不引起刚刚即位的钦宗皇帝的警觉。所以,只要徽宗发一道令旨,钦宗紧跟着也发一道圣旨,以此抵消徽宗的令旨。这等于在告诉大臣们,太上皇说了不算,你们文臣武将都要听朕的。地方官员也都明白,太上皇没权力了,所以开始怠慢这位“退休皇帝”这使徽宗怏怏不乐。另外,童贯带领的两万胜捷军多为西北人,这些将士来到江南,离家万里,难免思乡心切,不愿久待,如果徽宗长期不北还,他们就有哗变的可能。再加上当时东南各省因为运送花石纲的事儿,搞得民怨沸腾,宋徽宗自然也担心久居此地,容易激起民变。因此,宋徽宗在江南就有些待不住了。

    与此同时,金国大军已挥师南下,包围了汴梁城。太常少卿李纲虽是一介文人,却不畏强敌,带领守城将士进行了第一次东京保卫战,打退了金军。金军见东京久攻不下,决定议和,于是向宋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