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风云_第二十五讲岳飞之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五讲岳飞之死 (第1/4页)

    第二十五讲 岳飞之死

    宋金两国战事稍稍停息,始终不信任武将的宋高宗,就开始密谋处置武将。宋高宗不仅夺了张俊、韩世忠和岳飞的兵权,而且还要杀害他们,但是,张俊、韩世忠深知上意、所以他们俩就巧妙脱身了,而岳飞却没能幸免。起初岳飞以为自己辞去官职、退出朝廷就会相安无事,但是没想到宋高宗怕岳飞谋反;秦桧嫌岳飞阻挠与金议和;而张俊嫉妒岳飞,二人早就结下私仇。此番张俊更是推波助澜、伺机报复,要置岳飞于死地。那么张俊依仗高宗皇帝和秦桧,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去实施杀害岳飞的阴谋呢?

    皇帝在三大将交权之后,屠刀所指,千军胆寒。张俊、韩世忠逃过了一劫,岳飞没有逃过。皇上要动岳飞,秦桧也要动岳飞,如果不动岳飞就没法跟金国谈和。岳飞的本事是在战场上体现出来的,秦桧的本事是在谈判桌上体现出来。有你使本事的空间,就没我使本事的空间。打仗自然是你扬名立万,自然是你立功露脸,谈和就是我立功露脸了。这个关系很容易想明白的吧。

    我(秦桧)作为宰相,我有什么功劳我能做宰相?大家怎么才能够服我?在社稷垂危的情况下,是我作为宰相挺身而出,跟金国人言和,保住半壁江山。这功劳在我,是我谈出来的,保住了半壁江山。如果是岳飞打出来的,那我就看不出来啦,我的本事就看不出来了。所以,咱们说啊,秦桧在小说演义中这个人是个卖国贼。我们不谈论他是不是卖国贼,秦桧卖国求荣。“卖国求荣”这个话啊,值得商榷。他卖国,他求什么荣啊?他在宋朝已经是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极人臣。他能到金国去做宰相吗?反正两边都给宰相,难道他能在宋朝做皇帝吗?或者他到金国去做皇帝吗?都不可能。他求的这个“荣”不是说他再高到哪儿去,而是什么呢?我的权位我一定要牢牢保住。在秦桧看来,我跟金国人谈和的方法是最好的保全宋室江山的方法。

    就是前面上一讲讲过,你打仗打到哪儿算一站,你的底线在哪儿?没有。我谈和这个是最好的,我认为一定能够使江山社稷得以保全,你必须听我的,你不听我的你误国啊。在秦桧看来,岳飞也误国。你非要打,不顾国力你非要打,最后咱们都拖死算。你误国啊。所以,你既然这么干,我就要把你扳掉。将相之间没法沟通,他俩和不了,没法沟通。岳飞什么脾气啊?皇上还没给两句太难听的,就撂脸子,就撂挑子,我不干了。你秦桧这样,岳飞能看在眼里吗?当然,秦桧他也是,这两个人等于针尖对麦芒,秦桧认为我必须这么干,谁要不这么干,谁就是我的绊脚石。谁要是不谈和,就就是绊脚石,我必须得搬开谁。岳飞是我必须得收复失地,必须主战,谁不这么干谁是汉jianian。俩人没法弄了。所以,现在君、相都要治岳飞。很快找到了盟友张俊,君、相、将仨人要弄岳飞,要置岳飞于死地。岳飞不死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宋高宗怕岳飞谋反,秦桧嫌岳飞阻挠与金议和,而张俊嫉妒岳飞,两人早就结下了私仇。此番张俊更是推波助澜伺机报复,要置岳飞于死地。那么,张俊倚仗高宗皇帝和秦桧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去实施杀害岳飞的阴谋呢?

    张俊就主动跟秦桧联系:“听说相国您要整岳飞是吧。我有招,我有招去整岳飞,您让我去整他成吗?”秦桧非常高兴:“那太成了。你怎么整他呢?”“我去说动岳飞的部将王贵。我让王贵出头去告岳飞,告岳飞谋反。”这个罪过太大了“谋反”这顶帽子是谁都承受不了的。怎么去告岳飞呢?怎么能让王贵去告岳飞呢?王贵是相当于岳飞的副将,他相当于岳家军的第二把手啊——御前司都统制——按现在的话讲,如果岳飞要是董事长的话,王贵相当于总经理啊。岳飞的兵权交出来,岳家军就由王贵来带。所以,张俊就找到了王贵。

    史家记载,说,张俊找王贵是因为,第一王贵挨过岳飞的打,还差一点被岳飞给杀了,所以怀恨在心。这一点其实并不成立。王贵多年追随岳飞,出生入死,情同兄弟,情同父子,岳飞是他的老长官、老上级、大哥,甚至父兄一样。这一点不可能。为什么不可能呢?王贵是因为部下犯了抢劫罪,所以受牵连,挨了一百军棍。然后呢,还有一次是因为大战在即的时候,王贵兵少,所以王贵面露怯意。岳飞当时就急了,当时就跟他翻脸,大战在即,你身为统帅说出这种话来,丧我军志。就要杀王贵。

    可是,这都是,你想岳飞他可能真杀王贵吗?左膀右臂。王贵、张宪,左膀右臂,他能真杀吗?不可能真杀啊。所以,王贵并不会因为这个事去记恨岳飞。岳飞因为一点儿小事就把岳云搁地上打了一百棍子,三天没起床。人家儿子都这样,你说你部将挨打不很正常吗?哪个部将没挨过统帅的打?打,那是疼你你才打你呢,对不对?所以他不会拿这个当事。然后,有的史家说,因为什么呢?因为张俊找到了一条足以置王贵于死地的,握住了王贵的这么一个把柄。后世史家就在研究,到底这个把柄是什么?到现在为止,没有研究出个结果来。反正王贵出头了,背叛了自己的老上级、老长官、老恩师,父兄一般的岳大帅。王贵一出头,岳飞可就真的是在劫难逃了。然后,另外还找了一个对岳飞怀恨在心的部将,叫王俊,找了这么一个人。王贵、王俊,二王联名告岳飞,他们俩告岳飞谋反。他们俩告岳飞谋反,问题是得有人弹劾岳飞啊。谁出头来弹劾岳飞呢?岳王坟前面那四尊铁像的又一尊,就是万俟卨。这个人是个文官,万俟卨他出头弹劾岳飞。

    万俟卨为什么要弹劾岳飞?这个“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万俟卨是个典型的小人。岳飞什么事得罪了他啊?太简单的一件事了。岳飞当年宣抚京湖的时候,在鄂州祝捷的时候,万俟卨是当地的提刑官。他是文官,管司法的提刑官。据说,他每次去见岳飞的时候,是赶上岳飞正忙啊,也不是岳飞心情不好啊,还是怎么着,反正每次他去见岳飞,说岳飞很看不起他,对他很轻蔑,他就怀恨在心。也许他自己这么感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