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讲两宋风云相辅政 (第1/3页)
第二讲 jianian相辅政 宋徽宗继位初期,本来使朝政气象为之一新,但是什么原因令他后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他在位的这25年,成为北宋历史上最黑暗的25年呢?这除了他本人性格轻佻之外,还跟一个人有关。这个人就是宋朝的宰相,宋徽宗艺术上的“知音”政治上的“导师”生活上的“良伴”北宋第一大jianian臣蔡京。 蔡京是个非常有本事的人,很早就得中进士,跟他的弟弟蔡卞一起做朝廷的中书舍人,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办公厅副主任,所以他的才能很早就得以显露。另外,前面提到的北宋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中,蔡就是这位蔡京,只是他的名声太臭了,以致“骨朽人间骂未销”所以后人就用蔡襄替代了他,实际上蔡京的书法是非常有名的。 当年蔡京在京城做官的时候,每次进到衙署,都有两个衙役手持白绢团扇给他扇风消暑,口里还念念有词“老爷,看您满头大汗的,我们给您扇扇”对他特别恭敬。时间一长,蔡京也觉得挺感动,有一天一时兴起,就把这俩衙役手里的白绢团扇要了过来,在上面各题了一首杜甫的诗。第二天,蔡京再来上班时,一看这俩衙役靴帽鞋袜穿戴一新,从上到下整个换了一身行头,而且是一脸的高兴。蔡京问:“你们怎么回事?发财了?”二人回答说:“确实是发财了。我们把您题字的那两把扇子卖了,足足卖了两万钱!”蔡京又问是谁买的,他们说是某位亲王给买走了。那位亲王就是端王,也就是后来的宋徽宗。端王肯出两万钱买蔡京这两把题了字的扇子,可见蔡京书法艺术的造诣之深。后来宋徽宗做了皇帝,蔡京做了宰相之后,君臣谈到这件事,宋徽宗还非常感慨地说,你当年题诗的那两把扇子至今藏于内府,可见宋徽宗对这两把扇子的珍爱。 蔡京的书法造诣确实很深,所以被称为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但是蔡京为什么被史书写入《jianian臣传》?他又是怎么当上宰相的呢? 蔡京中进士,是在宋神宗在位的时候。当时王安石实行变法,蔡京力主新法,非常得王安石的赏识。后来王安石###失势,司马光旧党当政,蔡京马上见风使舵,五天之内就把王安石的新法全部废除。司马光非常感动,说“使人人奉法如君,何不可行之有”意思是说,假如天下人都像你这样奉法,那我什么干不成啊?哲宗皇帝继位以后,比较倾向于新法,所以又用章惇一党行新法,蔡京马上又把旧法废掉了。十年之间,蔡京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个人的政治cao守由此可见一斑。 徽宗皇帝登基之初,进贤退不肖,蔡京也被贬出京,到杭州去做一个虚职的官员。蔡京很不甘心,经常是西望长安泪不干。怎么办呢?他抓住了一个机会。徽宗皇帝喜欢字画古玩、奇珍异宝,就在杭州设立供应局,由宦官童贯主持,为他搜罗这些东西。当时蔡京正好贬居杭州,就去拜见童贯,并送上很多金银珠宝贿赂童贯。宦官就更谈不上什么政治cao守了,黑眼珠子盯着白银子,当然非常开心。蔡京又把自己的一些字画交给童贯,童贯当然知道蔡京的书法水平之高,所以就收了他的贿赂。这两个人臭味相投,意气相吸,很快就沆瀣一气了。童贯就指导蔡京,告诉他皇上喜欢什么内容的字,哪些题材的画。因为如果皇上喜欢李白的诗,你总给他写杜甫的怎么能行?他们连骗带抢搞到一幅徽宗特别想要的古画,献给徽宗以投其所好。蔡京还通过童贯的牵线搭桥,贿赂徽宗宠信的宦官和道士,让这些人在皇上面前替他说好话。因此,蔡京不久就被召回了京城,半年之内连跳三级,官居宰相。 蔡京靠贿赂宦官童贯而讨得了宋徽宗的欢心,最后终于如愿以偿,不仅回到了京城,而且半年之内连升三级,一下子坐上了宰相的位置。那么蔡京当上宰相之后,都做了些什么事情呢? 蔡京一当上宰相,大jianian大恶的本相就暴露出来了。他排斥忠良,铲除异己,将他们撤职罢官,流放外地,然后将其家产据为己有。蔡京不仅是一个大jianian,而且还是一个大贪,跟乾隆时期的和珅堪有一比,都是累资巨万,生活奢侈。蔡京爱吃两样东西,一样是鹌鹑羹,另外一样就是蟹黄包子。他吃一顿鹌鹑羹要杀掉三百只鹌鹑,可以说是野生动物的超级杀手。他用蟹黄包子待客,一顿饭仅包子一项就要花掉一千三百贯钱,相当于当时五十户中产阶级一年的生活费总和。宋朝有一本《鹤林玉露》的书记载说,东京汴梁有一个读书人买了一个小妾,这个小妾原来在蔡府厨房包子组工作,就是负责给蔡京做包子的。有一天,这个读书人可能心血来潮,就跟这个小妾说,你给我露一手,我也想尝尝太师府的包子是什么味道。小妾说她不会,读书人非常震惊,说你怎么会不会呢?你原来不是在太师府专门负责包包子的吗?小妾说,太师府厨房包子组有好几十人,我当初只是在那里专门负责切葱丝的。我们可想而知,蔡京多有钱——专门雇一美女切葱丝! 蔡京把中国历史上所有主张节俭的皇帝,一概斥之为“陋”翻译成现在的话就是土老帽,土得掉渣。中国古代有很多皇帝是非常注重节俭的,比如开创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有一次他想造一座露台,一算所需经费,相当于一百户人家一年的收入,当即决定不造了。所以,在这位吃顿包子都要花五十户中产阶级一年收入的巨贪眼里,连一座露台都舍不得造的皇帝,当然是土老帽了。 北宋的皇帝都是比较节俭的,宋徽宗刚登基的时候,也比较注意节俭,但是蔡京喜欢追求奢华的生活,皇帝的节俭当然对他不利。那么蔡京采用了一些什么样的手段,使宋徽宗也变得奢侈起来了呢? 北宋的皇帝应该说是比较崇尚节俭的,因为宋太祖是马上天子。另外,宋朝的皇帝也很有意思,奉行厚养士人的传统。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最幸福的朝代,就是宋朝。在两宋这320年里,武人最郁闷,文人最幸福。 宋朝宰相一年的总收入,大概折合为今天的三百万人民币,相当于当时两万四千亩土地的总收入。宋朝养兵养官的钱,占到国家财政总收入的百分之七八十。国家的钱可能都给官员发工资或者养兵了,所以皇帝很节俭。节俭到什么程度呢?我们知道,历史上的皇帝一般很早就开始给自己修墓,比如秦始皇十三岁登基,当时还是秦王,就开始给自己修坟康熙也是,八岁继位,继位不久也开始给自己建陵。皇帝不死,皇陵不能完工,因为一旦完工了,这话就不好说了,就是该入住了。你想,秦始皇十三岁登基就开始修坟,到他死还没完工,这规模得有多大,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而北宋的规定是,皇帝活着的时候不许修皇陵,皇上晏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