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与狼共舞 (第2/4页)
是非非。刘忆如实在不想让何涣牵扯进来,因为她不想让所爱的人遭受无妄之灾。 3庄家故事 为了完成薛凌交代的事,何涣周末没有休息,他要抓紧时间着手安排。 将中河煤业股价再拉高两成,这个任务难度不小,薛凌的乐观是因为她没看到两个问题:一、眼下海泰基金持有中河煤业份额已经很大,要再大幅加仓将会很快逼近“双十协定”规定上限,如果到那时股价上涨幅度仍无法达到预期的百分之二十,海泰基金必将后继无力,恐怕双方都难完成出货;二、如今很多机构都在边拉边撤“避险”逐渐成为了众多机构的主流cao作思路,如果在中河煤业上遭到其他机构阻击,那就糟了。 在此艰难抉择之际,何涣首先想到他的哥哥何蒙。 当年没能念大学的何蒙经何归妹多次委托熟人,方才找到一份火车押运员的工作。上了岗后,何蒙很快体验到了谋生的艰辛和人世间的不平。他周围的工友们总抱怨:“现在两条腿的人满街跑,四条腿的驴还比两条腿的更难找。”当时像他们这样的押运员从浙南银厂押解银锭到江苏全部费用包干仅60元,扣除单趟的火车票30元左右和路途的吃住费用,省吃俭用自带干粮才能余下20元左右,而这一个来回需十多天,路途还转两三次车。一个大老爷们这么辛苦才赚这么点钱,还要贴补家用供弟弟何涣念大学。那实在太没意思了! 居然就这样的工作还有不少的人争着抢着要做,而且还要动点关系才能顺利上岗。看到有一些人请客吃饭一餐花费一千多元,卡拉ok一场就好几千元,这让还在艰苦谋生的何蒙的心态很难平衡。他暗自在心里写下了“出师表”此生定要飞黄腾达,永远挥别这种用血汗和臂膀熬生活的日子。 决心已下,何蒙连个招呼都不打就提上蛇皮袋去搞“孔雀东南飞”当时什么人生规划,什么生存法则,何蒙通通没工夫想,他只考虑那个最朴素的问题:什么最能赚钱,什么赚钱最快。 那时候穷人实在太多了,你想早点发财,你想脱颖而出,你想快速改变命运,就得“肯下本钱”还得“别具一格”四处多次碰壁之后,为了尽快摆脱困局,改变现状,何蒙竟想到了卖肾。听说少掉一个肾对性与生育并没多大伤害,还能筹措一笔巨款,这对已南下闯荡多时毫无所成的何蒙吸引力太大了。可是哪里可以卖肾?卖给谁?什么价?这些技术问题困扰了他。每次回想那段辛酸经历,何蒙都会神色悲哀地自我调侃说:“那段时日,我竟整天窝在火车站的墙角旮旯琢磨怎么卖肾。” 天无绝人之路。也许这话是真的,转机终究还是来临了。那天何蒙歪在大通铺的床头翻看一份垫盒饭的报纸,无意间他看到报纸上铺天盖地连中缝都布满了土地转让信息,他把犄角嘎拉的所有报纸按时间顺序排列之后,他发现了土地正一天一个价疯涨。何蒙猛然意识到了,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可以赚大钱的机会。 何蒙立即跑去找他打工的那家建筑公司的老板,要向他借几万块钱去做生意,至于什么生意他也不说。老板瞅着眼前这个满身汗酸味的家伙,快笑岔气,他揶揄说:“借钱?这年头最难办的事就是借钱。我凭什么借钱给你?我能得到什么好处?我怎么能相信你到时候能还我钱?” 面对这一连串质问,何蒙果断地说:“事成之后我会给你五分的利,我可以用我两个肾担保,不论最终生意成败如何,你应得的利润不会受到丝毫损害。” 老板吃了一惊:“小子,你玩命呀?” 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一个可以以小搏大、从无到有的年代。 过了不到一周,何蒙拿用命担保来的钱去买一座小岛,因为这个时候,城里的地他已买不起了。 日上三竿卖家还没有到,渔村里稀稀落落的几乎看不到人,只因为画地为牢的财富太唾手可得了,这儿的渔民似乎连赚钱都觉得倦怠了。 卖家的脚上松松系拉起鞋带终于来了,他双眼惺忪地一边拿着地图一边向海中指给何蒙看,那是一个隐约的远远的岛尖。卖家在图上画了一个象征意义的红圈,然后什么也不说了,他只关注何蒙夹在腋下的包。其实即便他再多说,何蒙也听不懂,因为他讲的是客家语言。不过何蒙根本不需要懂,他现在只需要倾囊而出,若不当机立断,十分钟后,这个岛就必定会换一个价码,甚至再换一个买家。 又过了一个月,何蒙带着他的下家在海边相同的那个位置站着,却怎么也看不见图上的那块属地。何蒙急了,他带上卖家上了船,按图索骥,可曾经那么大一个岛屿,人间蒸发似的真的失去踪影。 何蒙现在想起这件事还觉得在他的商业生涯里就糊涂了买岛那么一次,他甚至连附近的潮汛都没有调查清楚就付了可能一辈子都还不清的钱。可他又聪明了卖岛那么一回,眼见下家就要离开,何蒙忽然一拍脑门恍然大悟:“对了,今天涨潮。” 事情就这么解决了,下家想了想还是交了钱,何蒙知道他一定会将那个看不见的岛买下来的,那个买家和自己在卖岛上的唯一区别,无非就是前者下次再带买主来时,一定会选在退潮的时段而已。 何蒙把赚来的第一个一百万,铺到自己面前,反复来回数了一个晚上。次日清晨,何蒙觉得右手食指无故疼痛,到了中午更是肿胀,几乎无法弯曲。 是的,这是数钱数到了手抽筋。 手上有了大笔现金,何蒙开始做起外贸生意。一次何蒙在广交会上看上了一款日本产的音响设备,三下两下就把价谈拢了,很快就和那家日本公司签了购销协议,为了做成这笔生意,他向银行贷了好几百万的款。签完协议何蒙每天都到港口去看到货情况,无意之间他发现了一个很不好的情况,几乎和他那批货同一时期到货的还有好几万台同类设备。这意味着什么?何蒙判断这类产品很快就会出现滞销,价格也会直线下降。退货已经不可能了。该怎么办? 忽悠,这是唯一可行办法。因为何蒙不想这么快就把刚赚的百万身家赔掉。那个时代,政策压力很大,市场风云变幻,你蒙我,我蒙你,白条满天飞,遍地空手道,今儿和你称兄道弟、把酒谈心,钱一到手,明儿连人影都见不到了。公司资质,法人责任,商业信用,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