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集英殿风波中01 (第1/3页)
第四章 集英殿风波(中)01 茶博士勾起他们兴趣来了,却故作为难之状,吱吱唔唔不肯就说。那几个读书人出外游历久了,自然知道套路,便有人拿了几文钱塞到他手里。 那茶博士把钱捏了一捏,方继续说道:“小的有一个表亲正巧也在那白水潭学院读书的,故于他们的山规也略知一二。听说那个学院先生不称先生,而称教授。每学年结束,由教授出问答题二十道,答对十五道方能通过。” “这也平常。”一个书生不以为然的笑道。 “这还没完呢,这二十道只是普通的问答,通过之后,教授便会出五道更难的题目,当面对答,答对三道,称为‘及格’。这算是第二关过了。第三关则是由同窗出题,考试之前,每个学生都必须出三道题,由教授核准,如果某人出的题目太容易,则罚他劳作一周,责令重出——几位想想,都是心高气傲的读书公子,哪个能丢得起这个脸,因此出的题目必是难的。而后便于这些题目中,每个人随便挑出二十道作答,答对十五道,便算通过第三关。”那茶博士口沫横飞,引得一众客人都倾耳相听,石越见他说得如此明白,心里也觉得挺有意思。 旁边早有人搭话了:“那茶博士,你说得也太繁琐了吧?听说过四道考试三道考试,无非是诗赋文章,哪有这样的?” 茶博士不屑的看了那人一眼,说道:“这不难能显出白水潭的水平来?这并非小的胡吹,他们山规上写得明白的。若是不信,可自己去看。” 又有人说道:“依我的看法,这是石山长故意如此,众位想想,他说得他学院考试方法如此困难,那些能够卒业的学生,只要说出去,能有多大的声誉呀?便是比国子监,也要强许多。” 有人却不答应了:“那不能比,国子监的那是老师,直接可以做官的。” “你知道个屁,国子监做官还是考进士做官好?这白水潭学院出来的学生,考个进士还不容易?” “非也…” “…”众人竟是喧宾夺主,自顾自争得不可开交了。侍剑是小孩脾气,几乎想去搭话,都让石越给挡住了。桑五只是一边听着一边憨笑。 三个人正埋头喝酒吃饭,忽听有人在旁边说道:“这位公子请了。” 石越愕然抬头,却见一个人正抱着拳朝自己说话,此人三十来岁,中等身材,白衣长袍,面容清矍,只是眼帘低垂,好似没有睡醒的样子。“这位兄台是叫我吗?” “正是。”那人嘴角带笑的回答,不知道怎的,石越一看这笑容,心里就下意识的想一个词——“jianian笑”手不自觉的摸了摸钱包。 “不知有何赐教?” “在下李丁文,草字潜光,真定府人。因见公子气度不凡,故此冒昧打扰。”说着抱拳揖了一礼。 “原来是李兄,在下便是开封府人,石越,草字子明。”石越连忙起身抱拳还礼。 李丁文似乎并不太意外,眼角无意识的瞟了石越的金鱼袋一眼,笑道:“原来是名动天下的石公子,在下真是失礼了,我从杭州游历至此,本想明日去白水潭拜会,不料今晚在此相见了。” “不敢。”石越一边说,那边侍剑早叫人给李丁文置了座,请他坐下。因为听到李丁文刚从杭州那边来,石越便笑道:“李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风物想是极好的。” “二十四桥明月,美人柔夷,才士风流,如此而已。”李丁文似乎永远是没有睡醒的模样。 “哦,如此而已?那么不知天下何处可当李兄一赞呢?这汴京城如何?”石越一边给他满了一杯酒,一边笑道。 “汴京城外表繁华似锦,却是一只大蛀虫,举国税入,全聚于此,就为了繁华似锦四字。燕云已为敌有,所幸者,契丹无雄主,大宋无大灾,一朝有变,此地为他人所有。”李丁文漫不经心的说出这番话来,长叹一声,把杯子里的酒一饮而尽。 石越听得暗暗惊心,却不知这个人是何来历,有何用意。便试探着问道:“闻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若真如此,李兄可有何良策?” “自古书生空议论,食rou良臣少奇谋。便有御敌之策,又能如何?” “当今明主在上,布衣上书,一朝便可为天子近臣,何忧报国无门?”石越越发不知道他的来意了,二人相交未深,此人说话却句句带着禁忌,让石越摸不着头脑。“庆州大败,数名大将以身死国,韩大人亲赴陕西,皇上亦亲自主持武举,此国家用人之际,足下大有为之时也。” “李某非有韩信之材,在下所学,是张良、陈平一路,不遇其人,终是无用。”李丁文听石越劝他赴军前效力,不由哑然失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