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节 (第3/5页)
,拉着高玉沿着原路退了一段。 再折回来时,蛇已经走了。高玉依然拉着杜光辉的手,杜光辉感到她的手冰凉的,像个孩子的手一样,紧紧地抓着他。 回到茶场门前的山坡,月光洒了一地。高玉放了手,说:“真不好意思,我从小就怕蛇。特别怕。” “很多人都怕蛇。”杜光辉说。 “我下去了,你也早点休息。一个人行吗?不行,我让黄支书过来。”高玉问道。 “行,没关系的。让他也好好休息吧。” 高玉说那我走了,就沿着坡下去了。杜光辉说我送送你,夜黑。不等高玉回答,他已经跟了过去。两个人下了坡,走了一段路,一直到黄支书的家门口。杜光辉说你进去吧,我回去了。高玉站着,突然走了过来。她走到杜光辉的面前,却停住了。然后,朝杜光辉看了看,没说话又回到了门边,开门进去了。 杜光辉正愣着,黄支书出来了,说晚上睡不着,干脆我到茶场陪杜书记睡吧。 杜光辉笑笑,说一个大活人,还怕被狼叨了不成?黄支书开玩笑道:“不是怕狼,怕的是山鬼。那都是些美丽的女人,杜书记这样,难免…” “尽胡说。” 黄支书哈哈一笑,到了茶场屋子里,两个人躺在床上。黄支书说:“高乡长一个人也够…唉!一个女人家,也是啊!”杜光辉没有说话,黄支书就转了话头,谈到下一批茶草。现在,窝儿山茶场的茶叶销路一好,四周乡村的茶叶鲜草都送来了,远的连邻县的也赶了过来。从今年的经营看,还是要培育基地,没有基地,茶叶的产量上不去。乡里已经在层层发动,以窝儿山为中心,兴建兰花香茶叶基地。 “这都得谢谢杜书记啊,没有杜书记,就没有项目,也就没有钱。我们想干也干不了。还有高乡长,要是没有她,这个也…” “现在不是讲谢的时候,关键是下一步怎么搞?这次项目的资金,只能搞五百亩,我看先搞起来。如果下一批项目还能争取到,更好。如果争取不到,我们现在就要有一个打算:滚动式发展。” “对,我也是这么想。还有就是实行股份制开发,鼓励有钱的人都来投资。” 两个人越谈越兴奋,月亮早已经悄悄地转到山后去了,窝儿山的夜晚,地气之中,正nongnong地弥漫着兰花的清香… 第二天一大早,杜光辉就出山了。司机到玉树乡政府来接他,高玉也跟了一块,她要到县里参加计划生育生育工作会议。路上,司机小姚说:“前两天县政府可热闹了。” “怎么回事?”杜光辉问。 “还不是老百姓上访?不过这次不少,有好几百。听说是蓝天木业那边的,都是附近的村民,主要是污染。” “污染?”小姚说着蓝天木业,倒让杜光辉想起了吉副厅长对他说过的话。吉副厅长说有不少人在告蓝天木业,原因是破坏资源,滥砍滥伐。本来,杜光辉准备从省里回来过问一下这事的,可是,忙着窝儿山的茶叶,就把这事给忘了。 小姚说:“木材加工想起来似乎没有污染,其实污染大着。听说是什么…什么化学物质污染,致癌的。” “叫甲醛。是生产纤维板的辅剂。”高玉道。 杜光辉知道甲醛是什么,据说确实能致癌。现在的老百姓什么都不怕,就怕这癌。一听说这东西致癌,他能不闹? 回到县委,杜光辉把小王叫过来,详细地问了些蓝天木业的情况。小王前几天也跟杜光辉一道进了山,可是,年轻人在山里根本呆不习惯,住了一夜就回来了。 小王说:“其实蓝天蓝天木业从一开始进入桐山,就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一些领导之间,也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最后,还是林书记拍板,作为招商引资的成果而肯定的。这个项目最初的引荐人,听说是…” “是谁?” “听说是李书记。不过,我不能肯定,只是听说。” “啊!”杜光辉想起上次李长拉着他一道,到孙林那喝酒的情形了。原来有这样的一层关系,难怪呢?他继而又想起蓝天木业开工那天,在外围好像就有不少的群众。也许那就是些上访的老百姓吧?只可惜,他当时没有在意这点。 叶主任进来,说:“光辉书记辛苦了,听说窝儿山的茶叶今年销得特别好。” “还不错。”杜光辉笑道。 叶主任递过来一支烟,杜光辉接了,点上火。叶主任道:“杜书记回来得正好。林书记正准备下午开个小会。” “啊,是吧?什么内容?” “可能是矿山和蓝天木业吧。”叶主任说:“林书记没说,只让我通知。” 杜光辉正要说话,听见有人喊叶主任电话,叶主任笑笑,出去了。杜光辉看着这个县委大管家,心里说不出的感觉。他想起去年看过的一本畅销书,就叫《秘书长》,写的就是一个市委的秘书长,也就是市委大管家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这个角色,同办公室主任是一样的。只是叶主任多了个常委的头衔。这让他想起简又然。 简又然作为省委宣传部的办公室主任,人们看见的,是他一天到晚不停的忙碌。而且,他的忙碌又大都与部长们有关。对于一般的处室,简又然又似乎要高出半截。因此,这个位置,总是十分微妙。《秘书长》书上给这个角色定位叫:对下是领导,对上是管家。杜光辉觉得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杜光辉起身倒了杯水,茶叶是他早晨刚从窝儿山带出来的。下午林书记安排开会,这正是一个机会。他可以将窝儿山的茶叶,请各位参会的喝一点试试口味。这些领导的口味能决定一个县的口味。有一次同学聚会时,吴厅长就说到一件事,说有一个贫困县,经济比较落后。县委书记又是杆烟枪,可是,他一般抽的也就是十七、八块钱一包的红皖。书记抽红皖,一般干部就限定在这个层次上了。可是,等换了个新书记,情况就变了。这新书记来自一个经济发达的县,他同样是烟枪。但是,抽的烟大不一样了。非“中华”不抽,中华中又以软中华为主。这一下子,把这个县烟的消费层次抬高了。以前,这个县烟草公司基本不进中华烟,现在要想着法子,多进烟了。请客送礼,也同样。所以说:领导的口味,决定着一个地方的口味,就是这个道理。 吴厅长说的是烟,杜光辉现在要做的是茶。杜光辉希望这茶能让领导们喜欢上,能成就中华烟那样的好事。 正想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