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战风云_第七章东方的珍珠港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东方的珍珠港1 (第2/3页)

 听了楚思南的话,在座的众将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知道楚思南这样安排的目的在于什么,他是要截断日本从中国获得战略物资的海上补给线,与此同时,也将截断在驻留中国境内的日军回国之路。

    从座位上站起身来,楚思南来到距离他不远处的远东战区地图前,他先是在地图上仔仔细细的端详了一番,然后转身问道:“库兹涅佐夫同志,如果我要求你在开战后的三天时间内,实现对对马海峡海域的全面封锁,你有没有把握做到?”

    对马海峡,随着楚思南这个问题的提出。库兹涅佐夫地脑子里出现了对马海峡一带的海域图,作为太平洋舰队的司令官,他不可能对如此重要的一个海峡一无所获。

    长期以来,对马海峡作为对马岛至日本本土之间最狭窄的一处海峡,历来都是日本通往朝鲜地区的最佳海路所在,自从占领朝鲜以来,大批掠夺自朝鲜以及中国东北的物资,大都是经由这道海峡进入日本本土的。为了能够保障这一条海上通道的安全,日本海军在对马岛上设立了一个海军基地,同时。设立在北方齿舞诸岛上的海军基地,也能在很短地时间内派出军舰直抵这道海峡。

    老实说。如果要想对这条海峡实施封锁,库兹涅佐夫很有把握。毕竟他所掌握的部队中,有这数目庞大地潜艇,毫无疑问,这种东西是实施海上封锁的最有力武器。不过,如果仅仅是使用潜艇部队进行封锁,就很难达到全面封锁地目的,除非进行一场无限制的潜艇战。否则,日本人就可以利用一些民船、客轮继续运送物资。

    众所周知,潜艇的最大威力来源于水下,它可以利用下潜在水下对敌人的水面舰只进行鱼雷打击,从而将对方击沉。从这方面看,潜艇就如同时海上的刺客。神出鬼没才是它们最大的优点,而一旦浮上水面,他们就什么都不是了。一艘轻型巡洋舰,就能轻而易举地将它们彻底送入海底。

    正是出于这一点考虑,库兹涅佐夫认为,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对对马海峡的全面封锁,那就必须首先歼灭日军设在对马岛以及齿舞诸岛上的海军基地,从而使日军无法在有效时间内,对活动在对马海峡内的苏军潜艇构成威胁。当然,除此之外也有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命令潜出作战的苏军潜艇,在对马海峡及其附近海域实施无差别地潜艇战,任何一支进入该海域的船只,无论是商船、民船、军舰,统统给予打击,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封锁。

    无差别地潜艇战,这在第一世界大战中已经被德军采用过,毫无疑问,这种战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非常不人道的,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它违反了国际公约中对平民的保护规定,与此同时,它还会将原本与战争无关的部分国家牵扯进来。

    对于库兹涅佐夫所提出来的问题,楚思南并没有用多少时间去思考,目前的局势已经给出了他一个最佳的选择。

    显而易见的是,如果苏军想对对马岛、齿舞诸岛上的日本海军基地实行彻底、摧毁性的打击,那么就必须要出动大批的空中力量,其最佳的方案,就是调动海参威、南萨哈林斯克空军基地的航空队,分别对这两个岛上的日本海军基地实施大规模空袭,与此同时,太平洋舰队兵分两路,在海上对这两个海军基地实施突击。

    不过从目前的情况看,楚思南根本不可能将这两处的空军力量全部投入到海战上去。无论从那方面看,苏军的对日作战一经打响,那就意味着苏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因此,海上、陆上的进攻,必须同时发起,不给日本人任何喘息的机会。而在这种情况下,空军在夺取制空权,配合陆上部队进攻中的作用就不容忽视了,楚思南决不认为抽调大量的空军去配合海上作战的做法是明智的。尤为重要的是,在进攻的第一阶段,楚思南早就下定了一举歼灭日军空中力量的计划,他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将有限的空中力量用到别的地方。

    “库兹涅佐夫同志,”稍稍的考虑了片刻,楚思南摇头说道“我想你所需要的空军支持,我没有办法给你,我们的步兵更需要他们的配合。至于你所说的无差别潜艇战,这倒是可以考虑,众所周知,在对马海峡一带所活动的,大多数都是日本船只,那里是日本人的海域,是他们的天下,因此,无差别潜艇战并不会牵涉到其他国家的利益。至于说给日本平民造成的伤亡,这并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如今是战争时期,既然日本政府持续的推行着对外扩张的政策,而且显而易见地得到了人民的支持。那么,它以及支持它的日本民众,就要为这场战争付出代价。更何况,在对马海峡的另一侧,是遭受日本侵略的朝鲜与中国,我绝不认为那些乘船前往那里的日本平民会是和平的使者,在更多情况下,他们是没有携带武器的侵略者,像这样的人,不受国际公约的保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