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战风云_第二十一章东京炼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东京炼狱 (第2/3页)

无所不劫。钢铁、粮食、库存油料、金银货币、机械材料,乃至于历史文物,凡是他们看得上眼的,一律是洗劫一空,然后装船北运,送回国内。

    现而今,他们抢先一步打到了东京,很显然,日本帝国长期以来囤积下来的大量钢铁、飞机部件、储备油料、机械设备,甚至是科研资料等等等等,马上就要被贪婪无忌的俄国人捋夺一空了。这意味着什么?这就意味着赤色的俄国人,将会从东京战役中得到莫大的好处,而他们所掠夺到的物资,将来极有可能就会用在自己的身上。

    尽管在长达数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同苏俄是并肩作战,共同对抗德日意法西斯集团的战友,但是这种友好的关系只是暂时地。没有人会相信,当世界性的大战结束之后,**的苏俄,会同信奉自由民主的美英资本主义国家和睦相处。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者们看来,**是可怕的,而且还是相当可怕的,这种意识形态的最可怕之处,就在于它很具有煽动性,而这种煽动性所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这种意识形态能够以极高的速度自我蔓延。

    看看吧。随着欧洲战事地演进,整个欧洲的各个国家。都开始出现了**思潮蔓延地迹象,不仅东欧。就连西欧的丹麦、挪威、芬兰,甚至是法国、意大利,以及西亚地土耳其,南亚的印度、越南等国,都出现了左翼政党迅猛发展的态势。

    在这种情况下,美英等国的领导层认为,一旦战争结束。那么东西方之间由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势必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化。也许到那时,一场新的战争即将会爆发,那将是一场由不同意识形态占主导地位地国家之间的战争。

    经过数年的残酷战争,苏俄的经济实力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但是与此同时。他们的军事实力,却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地高度。不得不承认,在整个欧洲大陆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俄国人的对手,即便是把整个西欧所有的国家捆绑在一起,恐怕也不够苏俄红军一顿打地。这绝不是夸张,如今法国虽然已经解放,但是其国内总兵力不过三十余万,而俄国人在一场不算大规模的战役中,就一次性摧毁强悍的德军四五十万,换句话说,那就是整个法国所有的军队全都组织起来,都挨不过那么区区的一场战役。有人要说此刻在欧洲还有大批的美英盟军呢,可是那又如何呢?进入西线战场的美英盟军总数不到二百万,除了空军占据优势之外,他们在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俄国人的对手,俄军西线总兵力超过五百万,火炮总数近五万门,坦克、自行火炮近两万余辆,双方力量对比将近四比一。毫无疑问,这场战争一旦打起来,盟军的胜算连三成都不到,更何况刚刚获得解放的法国,态度相当暧昧。刚刚成立的以戴高乐为首的法国临时政府,在对待盟军与苏俄的态度上相当暧昧,他在国内政坛上,一方面拉拢中坚力量,扶植左派力量,同时却大肆打击亲向美英的右派力量。在施政方面,他上台后的第一项措施,就是将矿山以及战争时期被德国人占据的企业收归国有,这一政策显然具备了某种程度上的**性质。在这种情况下,美英方面又怎么能对他放心?

    总其种种原因,如今的美英,对苏联已经充满了顾虑,他们对待苏联的态度,也从战时的援助转到了战争即将结束时期的限制。

    “俄国人可以最先拿到东京,但是绝不能让他们从东京得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这就是美英在对待苏军即将发起的东京进攻战役的态度。

    本着这一既定方针,十一月中旬,主导日本本土作战的美英盟军司令部下达了一系列的调整命令,原本滞留在菲律宾的美军陆航总司令阿诺德将军,紧急赶赴台湾,随即,以李梅少将为指挥官的第二十航空军也开始接受紧急动员。

    “要抢在俄国人进入东京之前,毁掉日军设在那里的所有军工场,所有物资储备仓库,我们要把一个废墟留给野心勃勃的俄国人。”针对一场历史上前所未有,也是空前惨烈的大战,美军陆航总司令阿诺德将军下达了命令。

    十一月十八日夜,距离苏军东京进攻战役的最后发起时间还有整整五十个小时,六个轰炸机编队,共计四百二十架B-29重型轰炸机,从台湾的六个空军基地升空,背着nongnong的夜色,如同贪婪的蝗虫的一般,气势汹汹的直扑东京上空。

    将近三个小时后,隆隆的轰鸣声,从南郊缓缓的滚入沉睡的东京市区,须臾,点点的火光开始在东京的沉夜中升起,几乎只是短短的一瞬间,这星星之火便开始走向泛滥,顷刻间,灼目的火光开始蔓延整个市区。

    整场轰炸从东京北郊最先发起。是夜东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