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初中 (第3/3页)
球破坏掉就是初一三班后卫群的拿手好戏。这就确保了城门不至于被对方轻易击破。 至于禁区里最后一道防线的门将位置就是由班上班上打篮球最好的杨天萧把守。 虽然杨天萧没踢过足球,但是当起守门员还是像模像样的。毕竟守门员跟篮球一样都是用手的。但是杨天萧抛起球大脚踢向前方的功夫大家就不敢恭维了。 杨天萧身材高大力量十足,开起大脚球气势十足。但是由于常年缺乏足球经验导致开出的球几乎都是力度十足地往天上直飞,半天后落下来大家才惊奇地发现这脚力大无比的球飞了半天都没飞出禁区。 杨天萧的这种发球让球队的后场屡遭险情。大家一致剥夺了他这种见高不见远的传球方式,强烈要求他把球改用手掷出禁区。 这就是林小语班足球队乱七八糟的防守体系。 林小语班上的足球队是以进攻见长的。准确的说是崇尚进攻的。 从球队防守核心的陈致新老呆在对方球门前就可以看得出。而球队打法是模仿经典的全攻全守式的四三三打法, 踢前锋的体育委员兼球队队长张志林可以说是球队的领袖了。 出色的身体和不错的技术使得他在一群孩子之中显得尤为突出。也正是由于他的存在让林小语所在的初一三班足球队由不像样的杂牌军变成了一支有点像样的杂牌军。 与张志林搭档的前锋是李峰。 李峰的特点就是速度快,跑起来跟一阵风一样让对方的防守球员防不慎防。 但是这个跟风一样的速度仅仅是体现在李峰的身上,而不体现在李峰脚下的球上。 每次一带起球的李峰就好像想把大山刮跑的台风一样。李峰人已经跑出十米开外了,球却停在半路这种情况屡见不鲜。 不过李峰门前捡漏的功夫不得不赞,每每在对方门前混战一片的时候往往总是这个李峰出其不意的一脚把球捣进球门的。 位置在三个前锋的箭头尖上的前锋叫李春青。这个名字看起来有点像女孩的男生长得浓眉大眼,一股男子汉气概。踢起球来也是虎虎生风。 明显比同龄孩子壮实很多的李春青经常把对手的后卫踢得人仰马翻。使得很多认识他的后卫都不敢近身防守他。所以大家一致把他提到最前的位置让李春青在精神上对对方后卫进行威吓。 林小语施职中场。 中场这个位置在足球场上是一个很重要位置,即是进攻的发动机又是防守的第一线。 但是在林小语这帮业余得不能在业余的孩子眼里中场球员的意思就是球在那里人就往哪里跑。 所以精力无限的林小语对于中场这个位置踢得也甚为欢快。整天追着足球满场飞奔,所以常常可以看到球场上‘秋水共长天一色,小语与足球齐飞’的比赛景象。 在林小语左右两侧的中场球员是四眼和陆平。 四眼的名字叫陈键锋,由于踢球带着眼镜,所以四眼这个称号取代了陈键锋这个名字。 四眼是属于那种典型的纸上谈兵的军师类型。 总是爱对每个队员不足指点一番,对于自己的三脚猫技术却视而不见。说起足球战术口若悬河,可是一打起比赛就手忙脚乱不知自己该站在什么位置去干些什么。 但是由于对足球了解还是比较丰富,足球的意识在这群初一的孩子中也算是拔尖的。四眼偶尔还是能传出一两个好球。所以右路中场位置由四眼负责也打得凑合。 左路的边锋是左撇子的陈永坤担任。 陈永坤对于自己自己左边边锋的位置可谓是尽忠尽责。甚至尽责得有点过火了。 仿佛左边的边线是他陈永坤这辆列车的铁轨一样不可脱离,无论在什么位置,甚至是在右路一拿球陈永坤都会把球运到左路沿着边线一路狂带。 那个足球老是在他的脚下挨着左边的边线险险地前进。看得大家眼珠都快突出来了,那个球居然很少被带出界,这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左路带球的超人技术。但是陈永坤一旦运球到了对方底线附近就像火车到了终点,整个人就停滞不前直至把球搞丢。这让林小语等人感到很是费解。 陈永坤还有一大特点就是传球跟射门连他自己都无法控制住自己的脚。 明明是要传出来的球往往是直直朝着对方只有守门员的球门飞去,出了机会的射门陈永坤却老把球踢到离球门十万八千里远的人堆当中。 就这样,林小语跟着这样一群热爱足球的孩子凑成了初一三班的足球队,热情高涨信心满满地参加了翡翠四中第一届“德智体全面发展杯”足球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