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六章初识 (第2/2页)
到此俯首称臣 下:世间贞烈女子进来宽衣解裙 横批:天地正气 李:上:小坐片刻,便会放松意念 下:清闲一会,即成造化神仙 横批:世外桃源 一名秀才摇头晃脑品味良久,蓦然掩鼻大笑道: “这,这不是写的五谷轮回之所吗?” 被他这么一点醒,围观众人轰然开怀狂笑,那员外的脸色涨得如猪肝一般,情知这一次的脸可丢大了。 这两名翩翩公子均一身素衫,把臂而行。风采袭人,旁观者莫不侧目,比起宝玉身上那种清冷的傲气来,李洪温和的神情里还流露出宁静柔美的高贵感觉,使人深刻的体悟到这个男子似乎天生就是应当高高在上一般。 两人上了一家酒楼,检了个临街的桌子坐了,眼望璀璨的街景,熙攘的人群,李洪由衷的叹道: “当今繁华盛世。实乃百姓之福。” 宝玉沉默了半晌,淡淡道: “说句不当说的话,李兄当明白繁华易逝,红颜易老的道理。” 李洪一窒,正色道: “此话必出有因,望贤弟教我?” 宝玉哑然失笑道: “你我二人一见投契,说得上什么教不教的?李兄必然是同我一般的世家子弟。难道不知蜀刘割据于川,以诸葛孔明为军师,修养生息,虎视耽耽?塞外元蒙之势力,更是庞大至你我不可想象之地步,连大海那边的英吉利,法兰西等国家,都深受威胁。我国虽仗长城之险峻尚可抗拒,但是…” 李洪正自听得入神,忽然宝玉就此打住,扬眉道: “贤弟的见解大有新意,实在为我平生所仅闻,怎的就不说了。” 宝玉一笑道: “需知祸从口出,我下面的话若说将出来,未免有些大逆不道了。几句废话,反得李兄大有新意四字考语,却实在令小弟汗颜。” 李洪笑道: “非也,南方叛乱,糜烂已久,人人均以为心腹重患乃是盘踞云贵的吴逆,尚可喜,耿精忠次之。蜀中虽自古富饶,但近百年来屡遭劫掠,元气大伤,十室九空。何况道路险峻,背有蛮荒,刘玄德诸葛亮两名小儿,不过是疖癞之癣,根本不足惧也。偏偏贤弟却对二人如此看中,吴三桂三藩反而不提,这等论调,小兄自然闻所未闻。” 宝玉眼中忽然闪过一丝凌厉的光芒,他望着澄澈的夜空深深吸气,沉默了半晌道: “自从我得知刘备诸葛亮起事之后,三藩根本就没有被我放在心上。” 李洪闻言拿杯的手一颤,大半酒水都洒在了身上,但他似无所觉,双眼望着宝玉急切道: “贤弟何出此言?” 宝玉顿时为之语塞,在他的印象里,不要说三藩,就是六藩也不是刘备加上诸葛亮的对手,可是总不能说自己能未卜先知把。当下只得故作神秘,微微一笑,举杯邀酒。 李洪却不肯这般轻易放过他,勒逼着追问道: “刘逆之事我们尚可抛开不谈,但是贤弟之前未尽之言却令我吊在半空中,还望告知。” 宝玉看了他半晌,叹道: “李兄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 李洪正色道: “在下真心求教。” 诚挚之色,呼之欲出。 宝玉微微一笑道: “也罢,便说予你听也无妨,你我皆为世家子弟,若李兄传扬出去,连累的也有自家家人。” 说到这里,他压低了声音: “我所说的隐忧,便是年龄。” “年龄?” 李洪有些大惑不解了。 “不错,正是年龄,方今元帝铁木真年方三十上下,正当盛年,而当朝皇上固是明君,却已近六十!雍正帝育一十六子,龙生九子性情尚且各异,何况这一十六人中岂无残暴昏庸之人,一旦新皇身登大宝。祸福难测啊!”“住口!” 李洪蓦然用力拍击了一下桌子站了起来,气得满面通红,宝玉却不以为意,悠然看着窗外华美的景色。淡然处之。 “生气了吗?李兄?或者我应该称呼你为大贝勒弘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