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王爷_第312章杨氏青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2章杨氏青天 (第3/6页)

辣的,自然不愿再提。

    她今天穿着一袭鹅黄色香罗衫子,窄袖短褥、前胸对襟,下身着鹅黄色罗裙,脚下是一双粉色绣花的靴子。鹅黄色本来就衬着脸嫩。她那双薄唇更剔透如新剥的荔rou一般,只浅浅地带着红润,整个人娇俏涓净,那种味道儿叫人见了恨不得一口吞下去。

    杨凌不敢再去看脚。又不敢和她对视,两眼就只看着她的嘴唇一开一合,时而隐现贝齿微弧。倒让朱湘儿更加的窘迫。可她今日要说地事情对她来说太过重大,也不愿节外生枝,只好默许了杨凌的‘放肆无礼’。

    “我听父王说,二哥这案子要委托杨大人来查办?”

    “是。下官也刚刚听说,王爷和按察使司还没送来消息,等有了准信儿下官就要去按察司接收人犯、案卷。介入调查。”

    “哼!刚才靖清郡王来干嘛了?”

    “这个…下官似乎没有向郡主殿下交待的必要。”

    “你!”朱湘儿气往上冲,刚想发火忽想起自己是有求而来。便压住了火气,小嘴一撇道:“你不说,我也知道。”

    “哦?”杨凌眉尖一挑,问道:“郡主知道什么?”

    “我知道靖清郡王为何而来。”

    “那么郡主殿下又为何而来?”

    “当然是为了我二哥的事儿,”朱湘儿理直气壮地道:“我二哥不可能杀人,他和梦璃jiejie一向要好,彼此无仇无怨,怎么会动手杀人?根本毫无理由,就因为梦璃jiejie手中握着二哥地一块玉佩?我二哥的玉佩多了,足有二三十块佩玉,要被人摸走一块还不容易?”

    杨凌摊摊手道:“就这样?下官拿这条理由就能放了二殿下吗?”

    “不能!”

    朱湘儿反诘道:“那你拿这条理由就能治我二哥的罪吗?”

    “不能!”

    朱湘儿得意地一笑,杨凌又道:“可要是一直找不出其他地人作为疑犯,那么这唯一的一条证据,便会称为铁证,那时谁也救不了二殿下了。”

    “那…那怎么办?”小郡主可怜兮兮地问道。

    杨凌缓缓道:“要么,找出第二个凶手,要么,找出二殿下不是凶手的证据。”

    杨凌一边敷衍着,一边寻思道:“朱梦璃怀孕的事,看来蜀王果然封锁了消息,就连小郡主也不知情。朱梦璃一个深闺弱女,不可能牵涉到什么其他地事件里去,这件案子十有**不过是男女私通、杀人灭口罢了。男女交往不会没有一点踪迹可寻,由此入手,总可找出一些蛛丝马迹,蜀王消息一道,我得马上赶去先查查死者和疑凶的住处和伺候的仆人,假设朱让槿不是凶手,那么朱让栩和唐家山也有重大嫌疑,可是说起来这三个人中,论名声,却是以这位风流之名在外地二王子最为可疑…

    朱湘儿不相信二哥会杀人,一听说父王把案子交给杨凌来审,就迫不及待地跑来,其实不过是小孩子脾气,跑来向他保证二哥不可能做这种事罢了,真要她说,她也拿不出什么证据。

    她见杨凌说着话就走了神,对她一副带搭不理的模样,压了半天地火再也忍不住了,猛地一拍桌子道:“你想什么呢?我告诉你,大扫把,我今天来,就是告诉你,我二哥清白的很,你要是审个糊涂案,害了我二哥,就别以为郡王府能给你撑腰,我们蜀王府是不会放过你的,就是你回了京,本郡主…”

    她眉毛一扬,道:“不对,到时就是本公主,也会跟着进京去,阴魂不散地缠着你,整得你大扫把不得安宁!”

    进门本想装淑女的小郡主终于大发雌威了。对杨凌恐吓威逼了半晌。只见杨凌只是听着,也不做反驳,还当是吓住了他,这才满意地离去。

    杨凌送走了小煞星,回头想想自觉好笑,忍不住哼起了顺口改的《徐九经升官记》的戏词儿:原以为,坐了钦差我就是个管官的官,又谁知这大官头上还压着官。郡王蜀王他们官告官,偏要我这小官审大官,他们本事管官地官,我成了夹在石头缝里一瘪官…

    大棒槌远远地一撇嘴。对旁边一个侍卫道:“不就是一个脾气挺臭地黄毛丫头吗?再俊也比不上三位夫人、成大人和阿德妮姑娘,你看把大人乐的,这都唱上了。

    蜀王的人来的挺快。蜀王府掌印大太监和按察使陆大人联袂造访,带来了蜀王的旨意。杨凌早有准备,慨然应允,一答应下来。便立即命人跟着陆大人去按察使司接收卷宗、证物,自己则带人随掌印太监回宫现场勘察,让陆政等人再次领略了这位钦差大人雷厉风行的行事作风。

    “一共多少块玉佩?”

    “回大人,玉佩二十三枚,还有一些其他质料的腰饰。正在登记造册,和王府的册子一一对照,除了杀人现场遗落地那一块,其他的都在。”旁边的番子答道,桌上琳琅满目,摆满了各种佩玉,龟形、玉形、佛形等等。

    “我说过了,二哥的佩饰很多,有父王赠地、刘夫人送的,还有大哥和我的。”

    小郡主也站在朱让槿地房中,拿起一块道:“这是牛骨的,小金川拓跋jiejie送给二哥的,这些式样古怪的饰物大多是二哥在各部族地好朋友送给他的,二哥喜欢游山玩水,哪里风景优美、或有古迹名胜,都会去游赏一番,各位土司那里因为和汉家风格迥异,二哥尤其喜欢去玩,和各部土司关系极好。”

    她得意洋洋地炫耀道:“可惜二哥厌恶政事,父王也不愿意交给他办,要不然以二哥的人脉,如果由他去和都掌蛮谈判,说不定就不会出这么多乱子了。”

    杨凌正在看着壁上各种各样的诗词绘画,从题跋上看大多数是朱让槿自己所作,行书、草书、大篆小篆梅花篆、山水画等等,还有许多事朋友赠送的,杨慎和青城狂士作品也赫然在目。

    听到小郡主的话,杨凌心中忽地一动,不动声色地道:“原来二殿下不止有才学,在巴蜀之地各族之中也有这么高的人望?”

    “是呀,我大哥也是博学多才,不过为人处世一板一眼,比较木讷,更像父王多些,官员们都说大哥有乃父之风,可是二哥虽然不管事情,但是在民间和其他部族里却是极受欢迎的人物呢。”

    名士博学、多才、多善交际,像青城狂士卢士杰那样的异类毕竟是少数,但是蜀地有一个特点,就是这里杂居的民族太多,而且其中许多并不安分,要做这里的统治者,就要身孚人望,既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