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天飞龙_第二章锋芒初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锋芒初露 (第7/9页)



    回头且说应清华的恩师慈善书生,自亲自下山,为清华反家省亲之后,第三天便会见了清华的父母,说明原委,宾主甚欢!

    尤以应员外夫妇,闻及华儿一切良好,进步神速之时,真是满怀欣畅,笑逐颜开,从清华出走后的忧郁不安,到此一扫而光。

    除了对慈善书生感激万分外,并坚留他多住些时。

    但慈善书生却以另有要事为由,飘然辞去。

    其实,慈善书生不愿多留的原因,是欲趁此机会,顺便往各地一转,籍以观察武林动静,及师门后辈之善恶。

    欲以两月时间,沿湘江,北渡洞庭,上武昌,西溯汉水,过襄阳,绕巫山,然后下东安,回衡阳。

    然而,他在山上授徒三年,倒无什么感觉,今日重人人间几天,即已发现惊人的事件。

    那是个漆黑的夜晚,他寄宿在武昌县属的五里界。

    子宋时分,他刚出定醒转,便隐约听到一阵惨烈的呼号声;虽知定是仇杀抢夺之事,依然本着仪义之心,穿窗而出,身似一缕轻烟,寻声驰向现场察看。

    终在梁子湖畔发现真象,但嫌来得太迟,恶徒刚已离去,只见一所宽广华丽的大舍,正毁灭在火海中。

    三十多具死尸,断手折腿,脑破肠流,平摆于门口广场上,惨不忍睹。

    他在现场察看一遍,并未得到其他踪迹,只猜出这种心狠手辣的作为,绝不是正派人士所有。

    最后,他正拟起身返店时,却瞥见一件圆形之物,丢在尸畔草丛中,捡起一看,原是一块赤铜腰牌,正面雕有五角星形,后面是“武分十二”字样。

    他一看形式,知是帮会使用之牌号,便沉思甚久,仍无法猜出是何种帮会所有,只得揣入怀中,准备沿途查探。

    直到快近襄阳的阳家集,才遇见五个灰色劲装大汉,酒后狂言,吐露“红星教”的名词,证实自己所得,正是该教的腰牌。

    同时,知是一种势力庞大,无恶不作的组织;由此想起一件武林旧事,使他心灵一震;因而放弃原来计划,速即赶往武当师门。

    待他会见掌门师侄一清道长之后,果然证实“红星教”的组织,真是“赤煞教”的复活,而且势力遍布江北各省,已使各门派忙着自保。

    尤以不知羞耻的门帮,已因畏服而归附该教,像云桂一带的“狐尾帮”东北的“长白派”以及崆峒崂山等,都正与该教倡谈联盟之事。

    这一来,使慈善书生真的感到武林局势严重,除了与一清密商对策外,并修书数通,派门下专送少林、昆仑、华山、峨嵋等派,匆匆一宿,即拟回转衡山。

    临行始告诉一清,他已收一幼徒,名应清华,下山行道之日,当令其返回师门参谒。

    要知慈善书生,何以对“红星教”之事,如此重视?

    原来九十年前,在江西出有一个“赤煞教”并是专用赤铜做牌记,势力发展很快,不久便震撼武林,烧杀抢掠,与今日“红星教”同出一辙,后因为恶过甚,引起武林众怒,才联合起来,决斗于武夷山巅。

    苦战三日夜,才击杀其教主余景天,及数十名得力高手,使“赤煞教”散于无形,中原武林安宁三四十年。

    当时,慈善书生因刚入师门,未曾参加该次盛举,但亦常听其师及长辈谈及;及至五十年前,正邪二次决斗于天目山时,他已身历其惨烈之事。

    现在的“红星教”既是“赤煞教”的复活,经过这近百年的潜修,定比当年更利害,更难斗;若今后无法制服该教时,后果便不堪设想!

    所以,他闻悉“红星教”的来历之后,内心顿感沉重。

    除了嘱咐一清道长,要约束门人,暂时少与该教发生争杀,并须联系各正派,以便互助合作外,随即回去衡山,意欲加紧授徒。

    但是,事又出他的意外,清华已失踪不见,只余蛛丝尘迹,寂寞草庐而已。

    但在惊异之余,觉得庐中一切如旧,毫无打斗现象,只有玄音玉箫不见,似因外出练功,即未返来。

    且以清华为人心性而断,绝不会私自出走,可能是外出遭害,或另有奇遇。

    他在心思纷乱之时,只有以六壬神课,卜以释疑,但亦只知行人在北,平安无恙,奇缘遇合,相会尚远而已;不过,即此已够他放心无疑了。

    同时,他反欲趁此无事之时,往云桂一带遨游,一面看看“狐尾帮”的情形,又可采集良药,炼制本门“百草还魂丹”以备将来救人济世之用,故即留书说明原因,飘然而去。

    再说在古洞中苦修的应清华,自服下两粒“九转回还丹”以后,又进入第三次“七七”苦禅,正合三元大周天之数。

    此时的功力,实已增至两甲子有余“法天大乘合运玄功”亦已顺利完成二段四诀的地步。

    这天,他从定中慢慢醒来,突然洞外的鸟唤虫鸣,声声清晰。

    这种从未有过的象征,使他倏然一震,即欲起身察看。

    但心神一分,耳中又归寂然,因再疑神注听,呜声又响彻耳际。

    此刻他才清到自己,可能已练成二段四诀的功夫,此即所谓耳近天通的现象。

    因而凝神注目,提气运功,意欲证实猜想。

    果然,他一提真气,便觉身躯飘飘欲起,丹田一股热流,泉涌而出,迅即随意游行,遍及全身脉xue。

    以前无法贯通之任督二脉,早已畅通无阻。

    此一奇迹发现,使他喜欢如狂,即刻走出室外,哈哈大笑,震得全洞“隆隆”作响,声若雷鸣。

    金毛闻声惊醒,飞扑前来。

    金毛已长成大猴子,一身毫毛,油亮发光,一双长臂,紧搂着清华的大腿,叫跳不已,其欢乐之态,使清华也蹲下身来,和它亲热一番。

    本来,他即欲出洞回山,禀告恩师,但又暗忖道:“玄功虽已练成,却未惯其他的师遗绝艺,壁间所有典籍,亦未细心研读,自己来此已久,何必急着回山呢?不如在此学完一切为妙。”

    因此,他又安心住下继续努力。

    白天,以前洞能见天光,定早晚,故在该处练习秘笈所载之剑掌指步法等绝学,晚上在室内研读壁间藏书。

    这些藏书中,包罗万象,举凡诸子百家,诗词歌赋,各派失传之秘,医卜、星相奇门阵法等,一应皆全。

    尤以诗词医相奇门,及各派失传之秘,最合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