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 (第2/3页)
谁来了!” 华德兰顺着他的手看去,看见在人潮后方,一辆马车上走下一个身影。 虽然那个人行动不便,由旁人搀扶下车,但她仍能一眼认出他是谁。 “是他…他真的来了!” 华德兰用力挥着手,让他在拥挤的旅客中,辨认出自己。 拖着病体前来的法伊德,找到她的身影,却无力挥动手臂。 他看到她脸上的笑容,伸手到衣袋里拿出两块红玛瑙;华德兰在离开医院前把另一块玛瑙也给他做纪念。 他挥着手,不知道她能不能看得到。 “拿去,他手上的东西好像要给你看。”华征递给她望远镜。 华德兰用望远镜看到他手上的玛瑙,心头一怔,他的佩刀此刻还在她的行李里呢! 她急得想告诉他,但两人一在船上一在岸上,距离遥远,他压根听不到她的声音。 这时,阵阵的汽笛声掩住喧哗的人声,船要开了。 她这才意识到,真的要离开了,离开这充满奇妙的国度。 华德兰再次拿起望远镜搜寻他的身影,见他仍然站在马车边。 她再也忍不住,转身把脸埋在哥哥的肩上抽泣起来。 “我们还有机会来吗?”她哭问。 “也许吧。”华征沉吟了下,拍着她的肩说:“如果你够勇敢的话,现在你还有下船的机会。” “哥哥?”华德兰对他的提议愣了下,随即摇摇头“不…” “为什么?你不想跟他有结果?” 她垂下头,讷讷的说:“他…没有向我求过婚,一次也没有。” 这时传来悠长深沉的汽笛声,船渐渐的驶离港口。 华德兰屏着气,两手紧抓着栏杆,怔怔地望着底下的海水。最后,她叹了一口气,好像放弃了什么,只是望着岸上,那个仍站在马车边的人影,直到再也看不见为止。 经过一年的调养,凭着过人的意志力,法伊德原本沉重的伤势已经痊愈了。 这天,沙国国王举办国宴,邀请各国外交使节参加,受邀的还有国内的重要人物,法伊德便是其中之一。 法伊德一身白袍头巾的传统服饰,走在王宫的走道上,走道尽头敞开的大门里,便是国宴的大厅。 不知为何,他总感觉到有双眼睛跟随着他,整个宴会中,他一直有被人盯视的感觉。 他环顾整个大厅,试图找出那双眼睛的主人,却怎么也找不到。 国宴结束后,法伊德和几名酋长以及别族长老,边朝宫门走去边谈笑。 来到一处中庭,他忽地停住脚步,其他人也跟着停下。 “怎么了?” “哦,没什么,刚才我眼花了,以为看到了一位熟人。” “我们也认识吗?” “不,你们不会认识的,那人…不会出现在这里。” 走出中庭之际,法伊德转头看向那道人影消失的转角瞧了最后一眼,心中仍在怀疑,刚才真的是眼花了吗? 回到郊外扎营的营帐,他脱下靴子,解下头巾,背靠着一堆软垫,他伸展四肢,舒缓一天下来的疲惫。 一会儿后,他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在手中把玩着。 那是火红色的玛瑙佩环,本来被他一刀砍成两块,经过法国工匠巧手修复,几乎看不出裂痕。 他轻抚着修复过的玛瑙佩环,如果不是用放大镜看,很难发现它曾经断成两截。 “伊丝丽…”他想像着华德兰戴上这个修好的佩环后的丰采。 他叹了一口气,这一年来,全无她的消息。 这时,一名随从走进来。 “族长,门外来了一名中国人求见。” “中国人?请他进来。” 一名中国男子走了进来,手上拿着一个长方形木盒,来到法伊德面前,双手奉上。 “在下是中国驻沙国新任外交官的侍从,受人之托送来这样东西,那人还特地交代,这是物归原主。” 法伊德接过木盒,质疑地问:“托付之人是谁?” 来人一笑“那人说,你打开来看就知道了。” 法伊德依言打开盒盖,木盒里躺着一把刀,正是他给华德兰做为信物的佩刀。 “这…她人呢?”他一把抓住那人的手臂,急切地问。 那人没料到他看到盒里的东西后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这样东西是她在中国时托付给我,要我送还给你的。” 他呆住了“这么说,她还在中国了?” 那人颇同情地看着法伊德失魂落魄的表情,有股冲动想告诉他,但还是忍住了。 “你还不知道吧?” “什么?” “新任的中国外交官。” “哦,是了。你们初到这里还习惯吧?改天让我摆宴欢迎你们到来。” “能受到你的邀请,在下深感荣幸,相信华先生听了也是和我一样的感受。” 话里一个熟悉的姓氏让法伊德浑身一震。 “你说…你们的外交官姓华?” “是的,我的上司姓华,因为他有一半的阿拉伯血统,所以被派驻来此服务。” “哪么——”他慢慢地睁大眼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