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故事和讲故事 (第7/7页)
于玉音的人生理想和外界的政治气氛格格不入的条件之下。 二、桂桂的婚姻。这一段婚姻与上一段爱情的关系在于:首先是由于满哥放弃了玉音,然后才可能有桂桂的婚姻。满哥背弃爱情,玉音既然不准备终身不嫁,那么必须还会有一段爱情,但是是否一定要与桂桂,却是不确定的。但是桂桂具备了条件,就是本人品貌,入赘的可能性,附合玉音人生理想的种种条件,他的地位确定了。然后,短暂的欢喜之后悲剧发生。悲剧发生的大原因是政治运动,小的直接原因是满哥将旧日情人信托于他的一包钱交了出去,使他交出去的原因,一是“党性”,二是软弱性,三是老婆的醋意。满哥和玉音的爱情悲剧与桂桂和玉音的爱情悲剧之间的形成关系的理由,归纳起来有那么几条: 1。由于满哥放弃玉音,玉音才与桂桂结合。 2。由于满哥妻子的醋意,才致玉音夫妇于死地。 3。由于满哥的“党性”,才致玉音夫妇于死地。 4。由于满哥的软弱性,才致玉音夫妇于死地。 第一条理由,方才已经说过,是不确定的,满哥不要玉音,玉音可以嫁任何人。 第二条理由,确是玉音与满哥的旧情造成,是有力的因果关系,然而事实上,这一条理由没有被重视,最终还是服从于满哥自己的理由,也就是第三、第四理由了。 第三、第四条理由,也是满哥与玉音的爱情故事造成悲剧的理由,这理由并没有在第一个故事结束时获得进展,而是完全保持了停滞的原状,一直继续到第二个故事里来起决定作用。 最终我们发现,在桂桂和玉音的故事中,桂桂并没有起作用,起作用的还是第一个故事里同样的角色和同样的原因。那么这第二故事,除了将第一个故事在时间的水平线上拉长以外,还有什么其它的意义?当然在这个故事里,玉音的理想实现了一次,新楼起来了,而桂桂毕竟是与玉音一同起了楼。可是,实质上,第二个故事是重演了一遍第一个故事,角色换了换位置而已。 三、玉音和秦书田的爱情。其主要内容是关于两个沦落为堕民的男人和女人,爱与性的权利。致富的故事到此已经结束。第三个故事与第二个故事的联系在于: 1。桂桂的死,使玉音重又单身一人,有了再婚的可能。 2。玉音被打成牛鬼蛇神,与秦书田在一起扫街,有了恋爱的条件。 令我们遗憾是,这两点联系都十分薄弱而不牢固,我们完全可以设想第三个故事独立地开始与结束,因为第二个故事并没有为此供献发生与发展的强有力的条件。 在这三个故事的发展关系中,最可靠的发展理由,是玉音一次又一次的单身,使得再婚成为可能,使得下一个故事有条件发生。因此,这三个故事的最主要联系便是丧夫与再婚。由一个简单的联系来发展故事,这可说是我们的章回小说结构的特征与要点。就是人们称之为“扣子”或者“关子”或者“悬念”的那一种东西。 扣子,表面上看起来是推动事情发展下去的原因。它只要求是事件中的任何一个细微的小节发展下去的原因,成为一个承上启下的环节,而上下的的事件的整体却并不因此就有了因果关系。比如《水浒传》,从高俅开始:高俅迫害王进,王进如何活命呢?这是一个扣子;然后王进投奔史进,史进与朱武、杨春、陈达三个盗人发生了联系,官兵来史家庄上拿贼,又是一个扣子;史大郎只得夜走华阳县,结识了鲁智深…史进与朱武、杨春、陈达的纠葛,与王进的投奔并没有关系,这一个扣子的系与解只负责将史进推上舞台;鲁智深的故事与史进夜走华阴县也无关系,史进到华阴县也只负责将鲁智深推出场。自然,最后终了,所有的人物都将在梁山泊会师,梁山泊是所有人的归宿,所有人殊途同归,都从各自的遭遇走向梁山泊。可是,从小说的构成形式上,人物与人物之间,事件与事件之间,除了因时间和地点形成的契机联系外,并没有更为强有力的因果联系。这是一大组并列的故事,许多故事并没有造成一个递进的形势,而只是在一条水平线上并排着。由此可见“扣子”是使故事讲下去,也使听众听下去的推动原因,而不是故事本身发展下去的推动原因。章回小说就是这样一环扣一环地连成洋洋数十万言,充分展示了说书艺人叙事的才华,这大约就是中国小说传统的所在。 靠了这些承接的环节,我们可以叙述一个要怎么长就怎么长的故事。 然而,由于它们的漫长和曲折,我们常常忽略了它们实质上是在做简单的重复,缺乏强有力的因果推进与反推进,无法牢固地构筑关系,突破空间,而只是在时间上作一些单调的迂回。由于它们表面上变化多端,我们没有意识到它们其实只在反复地说着同一件事情,或者说着几件完全没有关系的事情──只因为它们由于时间,地点,人物的关系,才放在了一起,它们之间并无构筑思想也无构筑故事的可能。 现在,我想我可以回到文章的开头,我写了这样一句话“经验性传说性故事和小说构成性故事是两个范畴。”这句话也可简括为,情节与故事是两个范畴。 我受这个问题困扰,是因为在我们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且又拥有那么多叙述高手的国度里,却没有出现相应多又相应好的小说,那么,我们是不是应当怀疑一下,我们构筑小说的手段出了什么问题? 说到现在,我只说了什么不是“故事”,却没有说什么是“故事”后者是更难回答的问题,我将努力在下一篇中作出回答。 最后,我再重复一遍一个“格林童话”: 一个聪明的姑娘在她的订婚酒宴上到地窖去拿酒,久久不回,母亲下去找,却见她坐在酒窖里哭,问她哭什么,她指着酒窖壁上的一个桶说:假如我结了婚,生下了孩子,假如孩子到酒窖来拿酒,假如这个桶掉下来,砸在他头上,他就要死了!母亲便也一同哭了起来,然后,父亲也来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