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3第四十二章去世 (第1/5页)
43第四十二章 去世 刘彻再也来不及去管匈奴事,大步出了椒房殿,上了车驾,命人往东宫去。 嬴政听到这个消息,也有一些震惊,太皇太后虽然已经不掌握兵权,但是这个朝廷里,老太太咳嗽一声分量还是很重。 况且窦家势力那么大,都全是仰仗老太太撑起来,如果太皇太后她老人家挺不过这关,窦家可就大不如以前了。 而且王太后这么针对自己,也全赖太皇太后还尚,王太后才得以收敛一点儿,若太皇太后一去世,嬴政知道,自己日子恐怕比之前要难过多。 嬴政看着躺床上,还什么也听不懂小皇子,想了一会儿,才对楚服道:“去备车,我要去东宫一趟,小皇子交给乳母带着。” “诺。” 楚服应了一声赶紧去叫人备车。 刘彻到了东宫时候,殿门外已经跪了好多人,大多数是宫里头女眷,要不然就是窦家人,或者是太皇太后同乡人,就连自己母亲王太后也跪门口。 刘彻因为刚刚听嬴政和自己提起王太后事情,一下子不知道该如何正视王太后,就有意避着她,干脆当做没看见。 王太后看刘彻也来了,她没想到自己儿子开始怀疑自己了,站起身来拦住他道:“老太太找你来?” 刘彻有些迟疑,还是点了点头。 王太后将刘彻拉到一边,远离了人群,压低了声音道:“御医说了,老太太也就这一两天了…你啊,进去多顺着太皇太后一点儿,知道么?别惹她不高兴,就这后一哆嗦了!” 刘彻没有立刻回话,只是看着王太后,随即开口道:“娘,那是朕亲奶奶,什么叫后一哆嗦?就算朕和奶奶政见不合,但终归是一脉相传。” 王太后有些吃惊,等着刘彻道:“娘是为你好,你怎么能用这么口气跟娘说话,娘这么些年来,该忍都忍了,不该忍也忍了,不就是为了皇上你么,现你反倒这样跟我说话了?” 刘彻心里不太好受,也不知道如何面对王太后,听对方这样说,心里就不好受,谁都有自己苦衷,刘彻也知道母亲不容易,若不是母亲争取,窦太主也不会把女儿嫁给自己,也没有自己今天地位。 刘彻心里很矛盾,但又觉得这个节骨眼儿上不适合想这些,就道:“儿子自然知道母亲不容易,儿子方才心里有事,娘莫怪才是…儿子先进去了。” 他说罢,不再等王太后说话,径自往里走去。 刘彻走进去,老太太躺榻上,旁边有侍女端着药碗,似乎是刚喝过药,已经睡下了。 刘彻看了一眼,侍女也不敢出声行礼,刘彻摇了摇头,示意先让太皇太后休息,自己一会儿再进去,哪知道他还没转头出去,老人家已经睁开了眼睛。 太皇太后看不见东西,睁开了眼睛也无济于事,只是混沌向上看着,颤巍巍开口道:“是…皇上来了?” 刘彻立刻停住了脚步,隔着珠帘看着太皇太后一脸沧桑样子,禁不住心下一酸,就像他刚才说一样,虽然刘彻和太皇太后政见不合,但是不管是刘彻还是太皇太后,都没有想要置对方于死地,他们中间终究有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血缘。 “来…” 太皇太后抬了抬手,刘彻应声步走了进去,坐榻边上,老太太伸着手,刘彻就也伸手过去,双手握住太皇太后手。 太皇太后笑了一下,忽然没头没脑说道:“彻儿啊…奶奶从没见过你模样,打你没出生那会儿,奶奶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这一辈子都没法见到你样子,奶奶很遗憾…” 她说着,眼睛直直转向刘彻,道:“奶奶猜…你眼睛一定非常亮,有这样一双眼睛人,心志坚定,不为小事而左右心神,你嘴唇不薄也不厚,说出来话一定一言九鼎…彻儿,你长大了,你该是放开手脚去做时候了。” “奶奶…” 刘彻喉头滚动了一下,似乎心情有些不能平复,看着太皇太后说话都不断倒气儿样子,道:“奶奶您躺下来,刚喝了药,先睡一会儿,孙儿不走,就坐这里等您醒来再说。” 太皇太后微微摇了摇手,道:“我这心里头…有话要和你说,说了才好踏实睡,不然奶奶做噩梦啊。” 刘彻点点头,又怕太皇太后看不见,道:“您说罢,孙儿听着呢。” 太皇太后拍了拍刘彻手,道:“皇上也是知道,这朝廷里,有一百来号姓窦人…别人都说这汉家天下,根本不姓刘,而是姓窦…可你知道么,奶奶从没想过要让这个天下姓窦,奶奶把持着朝政,是因为不放心你,皇上你还年轻,你一帆风顺从太子登上宝座,什么苦头也没吃过,你心地太善了,又被左右大臣们高高上捧着,根本不知道人心叵测…” 太皇太后顿了顿,似乎是喘气,道:“皇上,你要记住,这个天下,不是姓窦,也不是行王,不是姓田,或者不是姓刘…而是你刘彻天下。” 刘彻静静听着太皇太后说话,心里一阵翻滚,嗓子眼忽然被哽住了,眼角有些酸,变得干涩,刘彻吸了口气,才道:“孙儿记住了,奶奶放心,放心…” 太皇太后点头,道:“奶奶还有一件事…一直琢磨着是不是要和你说,说出来恐怕皇上会觉得老身不安好心,不说出来,又恐怕往后是个皇上埋下了一个祸根。” 刘彻心里一紧,不知为何突然想到了嬴政对自己说话,又想到了门口碰见王太后情景,果然就听老太太继续道:“你母亲,她不是一个简单人,你面前,她永远贤良淑德,恐怕这天底下再没有一个母亲,比她要温柔,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