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最后一次机会 (第1/2页)
第一章 最后一次机会 甘凤麟垂首站着,脸上着火一样,瞄一眼寇主任,寇主任脸色铁青,再看身旁同样站着的崔月浦,汗从脸上滴下来,脸色苍白。 “最后一次机会,栗克良这件事再处理不好,我就处理你们。”寇主任已经训了他俩半个小时,眼里全是怒气。 甘凤麟不敢说话,用眼角瞟着崔月浦。老崔更是低了头,一言不发。 “市场上的假货,一定要打击。这件事办不好,我也饶不了你们。滚。”寇主任完全失了风度。 综合执法科科长崔月浦正巴不得听到这一句,马上带头往外走。副科长甘凤麟脚步迟疑了一下。 “甘凤麟,你等一下。”寇主任坐下,看一眼自己的手掌,手掌刚才拍在桌子上,有点儿疼。 甘凤麟退回来,隔桌站在寇主任对面,眼里满是愧疚。 通宜市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寇连喜,此时坐在自己宽大的椅子上,一时不知说什么好。良久,叹一口气,说,去吧。 甘凤麟脸上更红,他这人,脸皮薄,让人骂了,比让人打了还难受。何况是因为自己不争气。心里的火就全映到脸上来了。 “凤麟,又有个举报的。”刚进办公室,老崔迎上来,对案子,他不内行。不等甘凤麟回答,又提出了问题:“寇主任刚才对你说什么了?咱们的事?” “什么也没说,就叹了口气。”甘凤麟心里堵,看着老崔狐疑的眼光,更烦。 不管心里多憋闷,甘凤麟还是坐下来,耐心地听情况。 举报电话是花如玉接的。她一五一十地向甘凤麟转述。 有一车假酒,今天下午到通宜批发市场。举报人提供了送货车辆的车型颜色车牌号,花如玉问对方的电话,人家说不想留电话,就挂断了。 花如玉把记录的情况给甘凤麟看。甘凤麟让她补充一些具体情况。 来电话的是个男人,声音很陌生,似乎不是市场里的人,口音也不是本地的,来电也没有显示号码。 这些都好办,找个人打电话,用一个隐藏号码的机子,没什么大不了的。关键是,这次举报不知是真是假。 “这里是通宜市——市场管理办公室——综合执法科——稽查队吗?”花如玉学着来电人的语气。这人把单位名字说得这么详细,好像是个对本单位不熟悉的人,熟悉的人一般直接问,这是稽查队吗? 从这些情况,看不出来举报是真是假。已经好几次了,稽查队接了电话,守候半天,甚至是一夜,一无所获。 “这种举报,空xue来风,咱们完全可以不去。”崔月浦心里正不痛快,工作没动力。 “不去,就是不作为。何况,咱们干着这份工作,明知违法事件有可能发生,不制止,心里难安啊。”甘凤麟不同意崔月浦的意见。崔月浦没有再坚持。 下午三点半多,市场西边第二个门,花如玉发现了目标,市场外面的马路上,人车拥挤,目标行走缓慢。 一分钟后,守在另一个门口的甘凤麟赶到了,目标已经开出去几百米,甘凤麟骑摩托车追上去,命令货车停下,后边的执法队员也都到了。 车上只有两个人,一个司机,一个押车的。见七个大男人围上来,吓得脸都变了色。 车上的货物的确是酒。甘凤麟让押车的过来,当场搬下一箱酒来,打开。 是一箱五粮液。甘凤麟拿出一瓶,仔细观察,透明的包装盒上有明显的划痕,用手指敲了几下,声音脆性大,轻轻地把瓶子倒过来,酒水中有一些明显的杂质,不用再看别的,就凭这些,就能定性是假酒了。五粮液这种酒,真品没有明显的杂质。真酒的盒子,敲击声音柔和浑厚。有明显划痕,说明制作假酒用的是回收包装。 又检查茅台,一箱六瓶酒,五个批号,只凭这一条,就是假酒,真酒同一箱中不会超过两个批号。包装盒粗糙,瓶口漏酒,丝带质地稀松,颜色晦暗,标签字迹模糊,红色部分偏黄。甘凤麟一边看一边给他的队员讲解,识假技术是队员要掌握的基本知识,甘凤麟心胸豁达,从不吝啬。 两个送货人知道碰上内行,瞒不过,竹筒倒豆子,坦白不讳:他们是隔壁那个省临河县的,车上有三十箱假酒,货是送往通宜西边的富城市的,有发票为证。在通宜没有销售,只是路过。 做过现场笔录,把人和货带到单位,做了详细的询问笔录。甘凤麟难住了。 案子已经报到了主任那里,这样的大案子一定要报上去的。 可是不好立案。 人家是过路车,虽然是运送假货的,但没有在这里生产,也没有在这里销售,要处理这样的事件,无法可依。轻易放过,又心有不甘。 “移交给公安吧,也许他们有相关的法律。”甘凤麟无奈。 抓个大案不容易,拱手让人,崔月浦坚决不同意。外地人好欺负,又有车扣在这里,崔月浦力主:“让他们回去一个人,拿钱。刚才他们不是也说了吗,愿意交罚款,只要能放他们走。他们害怕了,这就好办了,让他们交钱,咱就放车。” 甘凤麟想了想,也许可行,没有说话。 两个队员去和临河人谈罚款。临河人说,他们身上只有三千,如果处罚多了,需要回去拿。 崔月浦和甘凤麟商量,需要大家研究一下。全科会议上,大家都觉得,有车在这里,价值也有几万,那两个人应该舍不得。 两个临河人又要求,让他们一块儿回去,反正路不远,他们明天早上就回来了。 “一块儿去也好。咱们没有拘留权,免得被他们告非法拘禁。”甘凤麟认为,扣留人质,还要看守,万一出了事,死亡逃走,都要担责任。 崔月浦点点头,觉得有道理。他对法律不太懂,只知道他们两个刚出过了事,肩膀柔弱,担不起什么了。 货车也要放个稳妥的地方。甘凤麟又提出了问题。 “车就放在咱单位院里。咱总不能出去租车库吧?咱也没法报销租金啊。再说了,这样的事,一般人都不愿意把仓库租给咱啊,万一出点事儿呢?而且,要是这两个人好多天不回来,这笔费用可也不少呢,谁给出啊?还有,咱的人也开不了这个车呀。封好了,我看没事。不就是一晚上吗?过去不都是在这里放着的?你也太小心了。”崔月浦摆出了一大堆困难,甘凤麟想想,确实是事实。 天早就黑了,崔月浦岔开话题,说饿了。甘凤麟知道,崔月浦一向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