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的刺_第二章哥俩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哥俩好 (第2/5页)

开了就是。

    于是乎…

    江湖沸腾了。

    武林喧嚷了。

    一夜间这小的可怜的平阳县热闹了起来,街上每一家客栈全住满了从各地来的武林人、江湖客。

    得到消息晚的,仍大批大批的朝这里赶着路:就像赶着投胎般,那等惶恐急窜法。

    这些人里,大多数全是赶来看热闹的,当然也不乏怀有其他的人,他们的目的就没人能够知道了。

    人有一种共同的通病,那就是喜欢瞧热闹“隔岸观火”、“隔山观虎斗”这都代明了人类这一种毛病,还真不轻。

    人多的地方,卖东西的小贩一定最多,当然绝大多数的小贩是卖吃的。

    你什么时候看到有人摆个摊位到死人堆里去卖吃的?有的话,这个人肯定是个疯子,疯子做事的行径常人当然猜不透。

    摆个摊子在死人家门前不算疯吧?

    小北街,燕家门口的斜对面,一排矮屋前的滴水檐下,有一个小胖子摆了个摊,没有桌面,只在摊子前面放了五六张高脚凳,卖的是臭豆腐。

    仔细一瞧那人却是李员外。

    他这人根本不用装扮,原本就像个市井小贩,只要把那身衣裳稍为弄得脏些。摊子是他向王呆借了五两银子弄来的,连这五两算上,他总共欠了王呆三十八个五两了,虽然王呆从没开口要过,然而李员外自己却把这事常挂在嘴上,只因为这样才能表现出自己还常惦挂着这码事。

    有钱还没钱还不管,只要你有心,哪怕只是嘴上说说,借钱给你的人也就高兴了,有时明知借出去的钱,已成了rou包子打狗,他还死不承认。或许在他们想,狗总有一天会吃腻了包子吧!

    李员外的生意也还真不差,只为因风声早已传出,燕家大少奶奶已离开“回燕山庄”搬到这来了。

    整天络绎不绝的人到此来吊祭燕获燕大少就不知有多少,虽然大少死了将近一年,早已人了土,消息却是最近传出,灵前悼念一番却是一种心意。

    燕大少生前虽没有二少那般名气大,但是他的慷慨豪爽、急公好义,也为自己在江湖上博得了一个“无回燕”的雅号。“无回”的意思就是绝不会空手而回。

    李员外摆摊卖臭豆腐,这是“鬼捕”与“快手小呆”商议的结果,其目的是要监视燕家大少***行踪,因为“鬼捕”自从发现了她会武功后就一直忧心忡仲,在记忆里,以及他去“回燕山庄”打听的结果,大家都没听说过燕夫人会武。

    从早上到黄昏,燕家大少奶奶都没出过家门一步。

    李员外臭豆腐却已卖了五、六两银子。

    没人认出李员外来,本来嘛!谁又会去注意一个卖小吃的?如果有人知道了李员外在此卖臭豆腐,恐怕他这摊子早已给挤烂了,只因为他的“叫化鸡”、“清敦狗rou”已出了名,臭豆腐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监视人也是门学问,不但要对被监视的人所有行踪掌握清楚,更要对他所接触的人、事了然于心才行。

    李员外在江湖川陕一带混了不少的日子,举凡有头有脸稍具一点名气的江湖人物可说全都认识,这也是他被选上担当这一任务的原因。

    入夜了,来吊祭的人也少了。

    就在此时…

    李员外有了发现。

    一戴宽边马连坡帽的男人匆匆进了燕家。

    那人眼、鼻全被帽沿遮住,只露出下巴。看其穿着打扮似一江湖人,中等身材。

    从外面可清楚看见那人在厅堂前上香祭拜,燕大少奶奶一旁陪礼,奇怪的却是本该很快就完成的仪式,却足足耽搁了有盏茶的时间,还不见那人离去,为什么?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燕大少奶奶和那人正悄声谈着话。

    等了一天,有了这个发现,李员外可就留了意,虽然不知道他俩在说些什么,但依那人神秘的装束,其中应该有所名堂和其古怪可疑之处。

    顿饭光景,那人行了出来,燕大少奶奶在那人走后也就随手关上了大门。

    “臭…豆…腐。”

    “这位爷,来一盘吧!现炸的。”李员外吆喝的还真像,展出他那特有的笑容,朝正从前面过的那人说道。

    “员外李,你真好兴致,摆了一天了,也该回去歇歇了。”那人未回头,边走远边道。

    张大了嘴,李员外那一抹平日看来甚为可爱的笑容,现在倒给人有一种感觉,那种感觉就好像发现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般,呃,就像自己不小心踩到了一团狗屎上一样。

    卖了一天的臭豆腐,没有一个发现自己,如今这不敢露面的人却一语道破,这份惊讶,也就难以形容了。

    眼见那人已快走到街的尽头,就要混人前面大街上的人潮里。

    李员外又吆喝了,声音蛮大的。

    “臭豆腐哟,臭豆腐哟…”

    这可是两短声,唯有后面那个“哟”字拖长了尾音。

    等待是一种折磨,尤其这等待不知要什么时候结束。

    王呆已等了一天,从李员外挑着摊子卖臭豆腐开始,他就坐在这间小吃店里。

    这个临街的位置刚好正对着李员外的摊子。

    钱这东西真是万人迷,鬼都能为它推磨,何况人。

    所以当老板看到手中那一百两“大丰钱庄”的银票时,莫说人家只租他这鸟店三天,就是十天半个月他也会二话不说乖乖让位。

    桌上的酒壶东一只西一只的怕不有十多只了,花生壳也遍地狼藉,就在小呆醉眼惺松时,他听到李员外那和前面不一样的吆喝声。

    他从窗口望出去,正好见到那戴着马连坡帽的人匆匆走入人群里。

    刹时他的眼睛不再惺松,比较常人更为清醒,立刻追了出去,那人却已被人掩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