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第4/4页)
觉出你第一首低回幽咽的曲子当中,所表现的是一种无奈的抒发,那种想脱离纷扰的凡尘,归于平淡,却是人不染风尘,风尘自染人的无奈。” 独孤寒闻言双眼为之一亮,清朗如天际寒星的明眸,定定地看着眼前这名冰雪聪明、绝美清灵的谜样女子。 “至于后面数首,则一首比一首悲凄哀切,我想你想抒发的无非是对于天下苍生的怜悯,与难以力挽狂澜的悲伤。目前魔刀出土的消息已传遍武林各地,此事必将引发江湖上一连串血腥屠杀的夺刀之争。你既无意于夺宝之争,却又感伤无法平息这场武林的纷争,这翻感慨,令你吹奏出的箫音既凄美又幽怨。” 独孤寒深邃的双眼深深地凝睇着她,既欣喜又感怀地叹道:“姑娘果真是寒某难得的知音。在下的确是不忍见生灵涂炭,却又无力阻止即将引发的腥风血雨,所以才将满腔愁思尽岸于箫音之中。” 独孤寒凄美的箫声吹奏完不久,雨便停了。 女子收起伞,抬头望见满天的闪亮星斗,细长的纤手指向天际,笑着对独孤寒说道:“你看,雨停了,天上的星子变得更明亮了。好像是被这一场雨洗过之后,连带的也将蒙尘的星星洗净了。” 她那洁白胜雪的出尘身影,在淡银月华的照映下更显得清灵动人,完美得不似人间女子。 他温柔地笑道:“你说得对,人的心也跟这天上的星月一般,虽有乌云蔽月的时候,但只要能等到雨过天晴的一刻,便能洗净尘埃,维持心镜的清明。我想,这个纷扰多事的武林,迟早也有乌云散尽的时候,天意即是如此,我又何必庸人自扰之?” “是啊!只要能像现在这一刻,清闲地望着天边的明月繁星,又何必时时担忧着不知何日到来的腥风血雨呢?人的生命是很短暂的,稍纵即逝,若不好好把握,很快地就虚度了一生。但短暂的生命,有时也不见得不好。” “怎么说呢?” “因为有时太过漫长的岁月,会磨蚀心灵的感觉,包括许多往事前尘的记忆,还有未曾萌生与经历的各种情感。有些事,有些情,正因为短暂,所以才显得轰轰烈烈。而太漫长的光阴,却会减退感情与记忆,剩下的可能是长久的空白或无止尽的孤寂。” “姑娘似乎也深有所感。” 看见他多情温柔的关怀眼神,她笑了笑,道:“没什么,只是一时感慨罢了。” 话虽说得开朗,但她半合的星眸,似乎隐藏了一丝淡淡的哀愁。 望着她低敛优美的睫毛,微微地遮掩住她灵灿的明眸,他俊逸的脸庞忍不住靠得她更近些,关心地想看清她眼中的忧郁与感伤。 此刻,夜风徐徐吹拂,拂乱了她乌黑闪亮的飘柔青丝,他忍不住伸手轻轻拨了拨她颊边散乱的长发。这个细腻而温柔的举动,令他原本平静澄明的心湖,突然激起了圈圈微波荡漾的绮丽涟漪。 他对她那种莫名的熟悉感以及关心,是否已超出了对寻常朋友的程度呢? 她似乎未曾察觉到他纷乱的心事,神情平静安宁地将头轻靠在他宽阔温暖的胸前,舒适地依靠着他,微侧着头望着天上的明月寒星。 只因她早已习惯了他日日付出的温暖与怜爱,所以在改变了样貌之后,她还是不解人间男女授受不亲的禁忌,天真地靠在他的怀里,自在地汲取他对她的满腔怜惜。 内心情潮汹涌的独孤寒,一见她纯真无邪地依靠在自己的身上,却更加的心乱如麻。碍于男女授受不亲的礼俗,他应该轻轻推开她,跟她保持些距离的,但是他没有。 只因心灵深处有个逐渐超越理智的渴望,希望自己能这样默默地伴着她,守护着她,成为她的依靠。 两人就这样静静地依偎着,赏月谈心直到东方泛出白光。 黎明的曙光悄悄地笼罩住半边天际,那清亮的光辉,将两人眼前的远山近林染成一片金黄。 她看着这美丽的晨间景致,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但一见白蒙蒙的日光就要破云而出,她终于意识到天快亮了,也是她该“回去”的时刻。她匆忙地起身打算离开。 “天就快亮了,我也应该走了。” 听佳人就要离去,独孤寒情急地问:“我们以后还能再见面吗?” 她迷蒙的眼神仍是望向远方,用轻得仿佛化在风里的声音说道:“若是有缘的话。” 明白知音世间难求,独孤寒不放弃地问:“请问姑娘芳名?家住何处?是否愿让在下送姑娘一程?” 听他询问自己的姓名,她愣了一下,缓缓抬头出神似的望向远方,口中喃喃说道:“晨曦。” 晨曦?好美的名字。 独孤寒看了一眼美丽璀璨的晨曦美景,心想世上再没人比她更适合这么美的名字了。 但一回神,却已不见晨曦美丽的倩影。她总是这样行踪成谜,如同晨曦一般难以捉摸,稍纵即逝。 回想起第一眼见到她时,她那冷若冰霜的绝美冷艳,宛如天女临世般不带丝毫情感的森冷气质,就像一道禁锢了千年的魔咒,触动了他原本平静清朗的心灵,使他第一次有种心跳如鼓的异常感受,莫非…他真的如师真所言,红鸾星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