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七章 (第5/5页)
氏父子的猜忌没有道理? “既然如此,就按照唐王地计划行事吧?大家畅所欲言,制定一个完美的计划来!” “诺!” 众臣纷纷低头应诺,裴仁基也和大家一般无二,只是,王世充不知道地是裴仁基在心底发出了一丝冷笑。 在裴仁基看来,如果出现在酸枣的这只夏军并非夏军主力,同时,济阴的高畅率领的也是疑兵,那么夏军的主力究竟在哪里呢? 联想到夏军和唐军正在河内交战,夏军地下一步战略目标也就昭然若揭了,如果夏军地主力在河内,他们的目标一定是河阳,夺取河阳,再从盟津过河,进袭偃师,威胁东都,截断东都和荥阳地联系,那个时候,坐镇荥阳的王世充的命运就危险了! 既然知道夏军的战略目标是河阳,裴仁基为什么不提醒王世充呢? 因为他另有打算! 裴仁基知道,如果裴元庆真的为大郑效力,那么,他只能战死在封丘了,为了摆脱这个局面,解救这个儿子,就只能让这个儿子投降高畅了,不过,因为自己在荥阳做人质,他这个儿子不会罔顾父亲的性命,多半不会选择投降。裴仁基准备在回府后,让亲信家将带着随身饰物赶往封丘,命令裴元庆投降高畅,至于他自己,则另有脱身之道。 当王世充得到夏军从盟津过河,攻占偃师的消息后,必定会大乱一番,大家都会忙着回师东都,情况如此混乱,他脱身的机会也就来了。这也是裴仁基没有提醒王世充的主要原因,何况,在裴仁基看来,就算他这时提醒王世充。多半也为时已晚,现在。夏军恐怕已经占据了河阳,正在源源不断地渡河。 事情是不是真像裴仁基预料的那样呢? 时间退回到四月十日,申时。 河内郡,河阳王伯当的府邸。 这一天,天空飘着小雨,雨点从天而降,打在瓦面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屋檐下挂着的铜铃,随风飘荡。叮叮当当地声音,和雨声混合在一起,不绝于耳。 亲卫们全副武装,刀出鞘,箭上弦,槊扛在肩,将王伯当府邸后面的一个小院围得水泄不通。场面极其肃杀,气氛紧张。 小院内。正屋的木门大开,一张巨大的席子铺在地板上,王伯当一声戎装做在上位,面向小院,在他身侧。一身青衣地高月手持纶巾。面带微笑。 在两人面前的几案上,摆放着两个茶盏。在房屋地一角,一个香炉正袅袅地升起了几缕青烟,室内飘荡着檀香的味道。 河阳城外,尉迟恭的夏军已经扎下了营寨,摆出了一副进攻的态势,山雨欲来风满楼,不过,王伯当也好,高月也好,都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 当初,李密听从高月的意见,放弃了西进关中的计划,转而向东发展,想要和黎阳徐世绩联手,徐图再起。 不料,由于徐世绩和东郡王轨的背叛,李密被唐军在永济渠伏击,命丧永济渠,得到李密丧命的消息之后,王伯当极其愤怒,命令亲卫将高月抓来,准备杀了他祭祀李密。 结果,高月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王伯当,王伯当冷静下来之后,也知道李密的败亡并不能怪罪在高月身上,只能说天命不在李密身上,当初,要是听从其他人地意见,西进投降李唐,想密公这样的枭雄,屈居在旁人之下,俯首听命,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情啊! 狼始终是狼,又怎么会成为狗呢? 不过,经过这一番交涉之后,王伯当却将高月引为了心腹,在他军中,大多数是草莽豪强,缺少士子,有了高月入幕,管理河阳的政务,王伯当也才得以在河阳立足,不然,如是不通政务,只知道索取,不懂建设,将河阳搞烂了之后,没有粮食供养军队,王伯当也只能让城别走,最后只能沦为山上的贼寇。 当初,王伯当之所以拒绝李唐,转而将河阳献给王世充,也是听取了高月的意见。 毕竟,王伯当之所以选择一个势力投靠,完全是出于无奈之举,不管是李唐,还是东都王世充,都是他心目中的仇人,他不会心甘情愿地为他们效力,就算是投降,也打着东山再起,重新竖立瓦岗旗号的目地。 高月知道王伯当心中的打算,所以劝说他投靠王世充。 首先,河内郡基本上掌握在李唐地手中,若是降唐,王伯当部必定要接受唐政府的改编,失去了军权,王伯当想要重振瓦岗声威的想法不过是痴人说梦;要是投靠东都洛阳,因为王世充在黄河北岸没有立足点,得到王伯当的效忠之后,必定会委以重任,再加上河阳面临唐军的威胁,为了保住河阳,王世充也不能大张旗鼓地改编王伯当地部众,因为若是引得军心动摇,就极有可能把王伯当推到李唐那边去。 河阳掌握在东都手中,也就不担心李唐会从盟津渡口过河,进袭东都,而王伯当实力孱弱,就算他反戈一击,也无须担心。 所以,王世充只是派了段达率领军队帮助王伯当镇守河阳,击退李唐地进攻之后,又留下罗晓率领两千精锐协助王伯当守城,限制王伯当势力的发展和扩张。 事情地确如同高月所料,王世充无法剥夺王伯当的军权,只能派一只军队进驻河阳,监视王伯当的一举一动,对现在的王伯当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毕竟,名义上他是河阳的主将,只要做得不是很过分,罗晓把他没有任何办法。 就在王伯当徐图再起,重振瓦岗声威的时候,天下的大势又发生了变化,夏军击败了唐军,进入了河内,大举向河阳进发而来。 像以往那样帮助王世充守住河阳,击退夏国的进攻? 还是另寻他路? 王伯当有些摇摆不定,故而,他将高月请到了自家府邸,准备向他问计,接下来,该何去何从,数千儿郎的身家性命以及他王氏一族的前途就在这间小屋内决断了,全赖于他们的这一次谈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