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2/4页)
已,在这样的时刻,我若率军出营作战,难免正中对方下怀。实乃不智之举,还请温兄回京之后,向父皇多多美言几句,将前线的战况如实述说。若是再拖一段时间,我军必定能获取全胜。若是在此期间,出营与定杨军决战,则胜败难料啊!”现在,换温大雅紧皱眉头了。 “以秦王殿下之见,若是此时和定杨军决战,不知胜利的机会能占几成?” 李世民苦笑了一声,说道。 “若是此时和定杨军决战,我军胜利的机会不超过五成!” “不会吧?” 温大雅脸上很自然地出现了疑问,他的手指囊馕地敲打着桌面,依然紧皱着眉头。在他看来。秦王李世民这番话无疑有危言耸听的嫌疑,定杨军的实力纵然强大,不过,唐军地兵力不在其之下,天时,地利,人和皆有。双方交战,至多五五之波。唐军断不会落在下风。 “温兄有所不知,由于缺粮,定杨军应该在进行粮食配给了,对普通士兵来说,饿死远比战死恐怕得多。若是此时与我军作战。定杨军为了不致饿死,自然会人人奋力争先。不惧生死,在这样的情况下,与敌军交战,难免对我军不利。敌军粮道漫长,现在平阳公主又率领着本部人马在后方騒扰敌军粮道,总的说来,拖的时间越长,就对本方越有利,既然能够轻松地将对方拖垮,又何必牺牲士兵们地生命呢?” “时间?” 温大雅苦笑着说道。 “秦王殿下,从河东的战局来看,时间对我方有利,然而,从天下地大势来看,却时不我与啊!”李世民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 “温兄,何出此言?” “秦王殿下,不知你可知道,现在,河北高畅已经率领大军进入了河南,正从济阴发兵,向荥阳进发,东都王世充也在集结兵力,准备在荥阳一线与夏军决战!” 李世民点了点头。 “这事我也略有耳闻,不过,夏郑交锋,这对本方来说,乃是天大的好事啊!乘两军交锋之际,我方正好借机集结兵力,击败河东之敌,收复河东和并州,时间对我李唐来说,乃是有利的局面啊!”温大雅微微摇晃着脑袋。 “秦王殿下,你又否知道,现在,夏军已经进入了河内?” “什么?夏军进入了河内?” 李世民大惊失色,这个消息他的确没有收到,虽然,他底下天策府的人一直在搜集关东的消息,不过,由于道路遥远,人力不足,有些讯息的确没有官方来得快。 河内,天下之要地,乃各路势力豪强必争之地啊! “李道宗驻守临清关,多次击退夏军的攻击,又怎么会这么快丢了河内呢?” 温大雅神情沉重地说道。 “贼将尉迟恭率领精兵三千从小道进入了河内,然后,奇袭新乡,断了任城王李道宗的后路,新乡一失,任城王再驻守临清关已经毫无意义,于是,任城王只好率领精骑突围而出,往西疾行,退守修武,只是兵力不足,在夏军地压迫下,不得不放弃修武,退守河内,此时,也不知战局如何?” 李世民紧皱着眉头说道。 “李道宗也是知兵之人,就算夏军从小道进入河内,兵力也不会很多,据温兄所言,不过区区三千人,这个时候,新乡守将只需紧守城池,稍微拖得两天,没有后勤,兵力又不足的夏军也不过是瓮中之鳖,缺粮之后,也只能四散而去啊!又怎会如此轻易地将新乡丢弃呢?” 温大雅苦笑着说道。 “夏贼极其狡猾,在进犯新乡之前,贼军已经派出精骑在半道截杀新乡令派往临清关的信使,随后,贼军派人假冒临清关之人,命新乡令率军出城与夏军野战,说是临清关的守军将在约定的时间出现在夏贼之后,前后夹击,而不知怎么回事,那新乡令居然误认贼军信使为真,果真率军出城和夏贼野战,接下来,在约定的时间,临清关的友军自然并未出现,我军也就一败涂地了!” 温大雅叹了一口长气,继续说道。 “本来,夏贼和东都伪郑交锋。对我们来说,乃是天大地好事,按照双方的实力对比,夏贼稍微占据上风。然而,夏贼乃是远道而来。伪郑只需扼守险关要道,夏贼要想轻易击败伪郑,绝非在短时间内能够做到地,就算最后夏贼击败伪郑,要想夺得城池高大的东都洛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知道,当初北周和北齐围绕这洛阳进行地攻防,所花的时间往往以年来计算!然而,现在伪郑集重兵于荥阳与夏贼对峙。后方难免有些空虚,夏贼若是占据河内,从河阳盟津渡河,可以直接进攻偃师,进而夺取洛口仓,在这种情况下,荥阳和东都地联系就会中断。那么,王世充地郑军难免会溃败。夏贼若是击败伪郑,轻易夺取东都,其势力范围大规模扩大,当在我李唐之上,那时。我李唐危急矣!” 最后。温大雅总结性地说道。 “所以,时间并不站在我方。若是夏贼击败伪郑,夺取了东都,平定了河南之地,那时就算秦王殿下你击败定杨军,夺回河东和并州,也为时晚矣!”李世民面沉如水,他也知道大势对本方不利,可是,在目前地局面,若是慌了手脚,孤注一掷和定杨军决战,那结果有可能更糟,现在地柏壁集中了大量地士卒,大半个唐王朝的兵力都集中在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