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狸长虹_第七章因祸得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因祸得福 (第2/13页)

时迟,那时快,果然火龙长尾突的挑起“咚”的一声,把玉麟弹向顶上石壁,略微一档,不知怎的,复又往上冲去。

    好个上清真人传人,临危不乱,借势展身,来个“卧观星斗”瞄得准,出手疾,一把抓住一个石乳,猿挂半空,然后定神俯视。

    呀!原来他被火龙长尾一挑,撞开了顶上一块极薄的石板,送进了另一个洞天。

    玉麟观察明白,松手下落,走到被他撞开的洞口,探头下望,见那火龙犹自摆动长尾,呼呼生风。他已确定了现下置身之处,乃是一座洞上之洞。

    他将石板盖好,略微沉忖,想从此洞上之洞来打出路。

    这洞上之洞却不大大,不一会使走到尽头。可是,这所尽头仍不是他所希望的出路;而是一面光滑石壁,阻绝眼前!

    处此境地,直使他叫苦不迭,而也著恼起来,性子一发,就要动手乱打,无奈这空荡荡的石洞,啥子也没有,可找不到个泄愤之物。

    他又抬头瞧了瞧那平滑的石壁,暗自骂道:你阻挡了我的通路,就让你挨几掌吧!想到就做,竟然功贯两臂,大喝一声,向石壁平平推去。

    只听“轰隆”声响,奇怪!那石壁吃他一掌,竟自轧轧向一边移开!

    骤然,一道耀眼夺目的亮光,使玉麟几乎为之晕眩,敛目视之,石壁开后,现出了一间石室,石室正当中平放著一张石床,有床上赫然坐著一架雪白的人体骨骼,亮光即是由此枯骨之上的一颗明珠射出。

    他目睹此景,心知这必是位高人,不知何时在此坐化,所遗之骸骨,随迈步向前,侧身下拜,并喃喃祝告道:“弟子玉麟,因受歹人暗算,误入仙洞,适才击掌石壁,有惊伯驾,实出于无心,倘祈仙人恕罪,并指引迷途,令弟子出得仙洞,有生之年,当永感不忘。”

    玉麟拜罢,起身察看石室景物,见那贴体所坐之石床傍,有一个方形石几,放著一卷黄绢,他过去拿起展开一看,上面写道:“余无垢头陀也,幼夫估恃,孤苦需付,子然无依,蒙先师百忍大师,收为门下,皈依三宝。及长,行脚四海,偶得古代半部奇书,乃潜研武学有成,而复行侠天下,尽铲人中蟊贼,江湖败类。是以人皆以余生性嗜杀。呜呼!我佛慈悲为怀,觉迷众生为志,余身为三宝弟子,岂生性嗜杀乎!盖有不得已焉!

    “然余于五十而后,顿悟如其除恶务尽,不如迁恶向善之道,是以乃遁迹山林,啸傲清风明月。复收一门徒,悉将余之武功所传,冀其为余行道,顺天应人。讵料彼于艺满,竟尔欺师灭祖,黑白不分,善恶不辨,仗其艺业,为害人群。余诚恐劣徒为武林造成一场浩劫,而复开杀戒,将之诛戮,从此弃剑至此,与世隔绝。

    “芸芸众生,良子难得,劣徒之戒,令余绝意再传。余亦深知,由此“佛门玄罡”当失传于此。然余已将此功修为门径,尽录于余手著“佛门玄罡真铨”后人如能得睹余之遗骸者,乃与余三生有缘,余必助之。

    “余坐下床洞之石匣,内盛一书一图、一珠、一瓶,四者一并赠与有缘。书可令汝学成“佛门玄罡”图可示汝出此深洞,珠能辟水,瓶中有九颗“佛首秘丹”为余以三昧真火,费时七七四十九天,所炼而成,有起死回生妙用。

    “至余早年所获上古奇兵——“雌雄九龙剑”以及古代半部奇书,为劣徒所盗取;其于伏诛之时,余仅将雄剑收回,而奇书与雌剑,则不知失落何方?余为此复奔走江湖三年之久,终一无所获,乃返归此处,知大限将临,而将雄剑沉之“生命之泉”汝岂全属有缘,当可取而用之。

    “余书及此,言罄意尽,既知大限之将终,夫复何求?然汝既与余有缘,尚请为余做一未了心愿,即为余母——东平之雪娘,重建墓xue,祭而扫之,以慰亡魂,汝其能之?呜呼!余已瞑目矣-”

    玉麟将无垢头陀遗书,一气念完,心中悲喜交集,迭又侧身下拜,口称:“弟子玉麟,定遵所属,为仙师了此心愿。”

    他拜罢走近有床,果见有一小洞,探手入内,取出一个方形石匣,打开一看,确如遗书所载,各物俱全。他已无心细看,只把一张鹿皮绘成的图形拿出,又将无垢头陀遗书装进去,便将石匣封好,揣入怀中。

    他迭将图形审视一遍,过目了然,于是按图索骥,一按有床左边机扭,适才被打开之石壁,轧轧合拢,再一按右边机括,有床后边,倏现一洞门。他闪身进入内,正要举步前行,又听一声微响,回头看时,已被关于石门之外,不禁暗自钦叹无垢头陀设计之匠心!

    至此,也许令人很感迷离。这石洞之石壁,既然预设机扭cao纵,然则玉麟怎能一掌即将石壁击开,岂非玄而又玄?

    须知玉麟此时的掌劲,已非同凡响,倘那推出的双掌,正在发怒之时,已运足了八九成功力,掌风贯满石壁,无意中触动机扭,而使石壁开敌。不过这也可以说是他缘分注定,而始有此巧遇而已。

    且说玉麟这时置身之处,乃是石室外的一条狭长甫道。他略微沉思,便沿此甫道前行,不一会,忽然面前开朗,已自走至图上所示“生命之泉”了。

    在白雾迷蒙中,他敛目凝视此泉,方圆约有十余丈,泉水冒著白气,如滚似沸,竟是一座洞中温泉,造物之神奇,令人叹为观止!

    他拿出无垢头陀所赠避水明珠,毫不犹豫的一跃而入,泉水四分,周围丈许,滴水不侵,仗此宝物之助,很快的便寻到了那柄神兵,复行跃出,顺手将宝剑撤出匣来,锵然一声,毫光乍现,夺目生辉,端的是一柄武林奇兵!

    剑身奇薄,隐隐透出一层青雾,约有三尺五甘来长,剑柄一面是半圆形,镶著九条细小纹龙,仅有半截身体;一面则平滑如削,谅必那半截龙身,必嵌于雌剑之柄,已自无疑。

    玉麟心中大喜,宝剑还鞘,复又循图上路线,绕过“生命之泉”进入一条狭道。

    狭道竟自越走越高,而且最后已无通路,面前竟为一座石壁所阻!

    至此,他暗自忖道:明明图上指出这条狭道乃是出口,何以竟成绝路?…

    想了半天,又若有所悟的自语道:想那无垢头陀,于此坐化,已不知有多少年代了,所谓沧海桑田,当年通道,难免为后人或是自然力量所改变。若然,此处石壁厚度绝不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