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49会试第一轮四合一章节 (第3/6页)
好的,怎么老国公偏向她,现在就连当初十分反对娶她回来的秦韶也在向着她。 都说惠妃娘娘娘家的女人都是狐狸精转世,找这么看来还真的有可能! 老夫人自己憋气,却也阻止不了叶倾城的脚步,谁叫国公爷是支持她的呢,而且现在国公爷在她的照料下,身体越来越好,都成了京城的一个传奇了。 连带着叶倾城都名声大噪,前来登门求见叶倾城的人络绎不绝。 那丫头也是个二愣子,竟是一点都不藏私,将那套手法竟然完全公开了出去。 弄的现在太医院的人都在研究她公布出去的那套手法,对叶倾城这种丝毫不藏着掖着的做法个个的都竖大拇指赞叹。现在平江王那个好混蛋走路都昂着头,生怕别人不知道叶倾城是他养出来的好女儿一样。 真叫国公夫人生了一肚子的闷气。 她现在只有祈求那丫头不要在外面弄出点什么丑事连累了靖国公府才是。 邢氏的事情在梅氏与秦韶的努力下,现在已经压制下来了,秦韶将自己的想法和母亲说了之后,梅氏考虑了几天也同意了秦韶的决定。 现在她命人将京城近郊的一处别院收拾了出来,海棠苑也实在是有点远,这处别院就在京城的范围之内,从国公府去别院也不过就是半个时辰的路,比较方便秦韶照顾。 只是梅氏还是担心叶倾城的办法若是不成功的话,秦睿再出点什么问题,那邢氏就真要真的疯了。得了秦韶的再三保证,梅氏才稍稍的放下心来,毕竟秦韶做事还是十分有分寸的,梅氏相信自己的儿子。 第二天便是会试了,叶倾城今天晚上也有点紧张。 平江王妃本来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去考那东西的,但是见女儿十分的坚决,她也觉得自己即便帮不上忙,也要替叶倾城准备点什么,她猜到叶倾城的婆家也不会有人替叶倾城想很多,所以就做好了两身衣服送了过来,叶妙城在平江王府也有。 这两套衣裙是平江王妃找了燕京城里最好的裁缝花了好长时间才做出来的,样式大方,是根据大梁的骑马装改造的,袖子改成了窄劲的样式,腰线上掐的十分熨帖,即干净利落,又不失华美和娇俏。 按照王妃的想法,即便自己平江王府的两个女儿要在武举会试上落败了,那也不要紧,最重要的是漂亮必须压过全场! 必须惊艳,必须拉风! 叶倾城在软榻上翻来覆去的炒豆子,虽然她已经很小心的没有发出什么声音来,但是五感明晰的秦韶又怎么会感觉不到呢。 “不如出去走走?”秦韶索性翻身坐起,对叶倾城说道。 “好啊。”叶倾城立马响应。 两个人披衣而起,一起翻过了国公府的墙头,落在了外面,秦韶这才算是见识了叶倾城翻墙的本事,她虽然不会轻功。但是只要稍稍的一助跑,三下两下就轻松的翻了过去,这国公府的墙头在叶倾城的眼底就好象完全不存在一样。 等两个人走在夜晚的街道上的时候,叶倾城才深吸了一口气“我好紧张啊,怎么办?”在现代考军校都没现在这么紧张。 “凭你的实力是一定会过的。“秦韶说道。 “你知道我什么实力?就这么笃定?”叶倾城奇怪的斜睨了他一眼。 “我是对你有信心。”秦韶笑道。 被秦韶这么一说,叶倾城也笑了起来“我自己都有点没信心,你却有,你是真的看好我,还是只是讨好我才这么说的?” 秦韶笑而不语。 “明日要我陪你去吗?”秦韶问道。 “不要!”叶倾城立马将头摇的和拨狼鼓一样“你一去我就更紧张了。” “哦。”秦韶笑道“那就太好了,反正我明天本来也很忙,压根就没准备去。” “你在逗我啊。”叶倾城瞪了他一眼,秦韶眸光晶亮看着她笑。叶倾城这才回味过来“你还真的在逗我。” “是不是没那么紧张了?”秦韶笑问道。 被秦韶这么一打岔,叶倾城果然觉得好了很多。 “你和南宫瑜熟不熟?”叶倾城问道。“他就是通过会试进入锦衣卫的。若是我通过了,没准就成他的手下了。他答应我只要我能过,他就一定把我选走。“ ”你要进锦衣卫?”秦韶这才知道叶倾城考会试的目的,吃惊的问道。 “是啊。”叶倾城点了点头“不觉得我穿上你们锦衣卫的衣服会很帅气吗?” 并不觉得…秦韶睁大了眼睛看着叶倾城“为什么要进入锦衣卫?” “我有自己的打算啦。你就别问这么多了。”叶倾城笑道。 其实她本来的目的是进入锦衣卫,然后去皇宫看书,但是后来她发现就是她进了锦衣卫的南镇抚司,也进不了皇宫,因为南镇抚司是陛下的亲军不假,可是完全就不驻守在皇宫… 不过她还有萧允墨,所以只要等她立下点功劳出来,萧允墨只要一登基,她就去找萧允墨求他带自己去看孝仁皇后的手稿。 若是没有什么功劳就这样空口白牙的去,萧允墨不允的话,她也没什么办法,而若是有功劳在身就不一样了,萧允墨应该不会拒绝的。 只是南宫瑜那日去太学的书斋找的是什么呢? 翌日,天气晴好,秋高气爽,大梁自开国以来都是文武并重的。 所以秋试之中的武举会考也是一项十分隆重的事情,毕竟不是每年都举办,按照道理是三年一次,除非加开恩科,所以各地武举都准备在这一场考试之中大显身手。今年的这一场会试,因为是从春季移到了秋季,所以参加的人数更多,也更引人注目,因为今年参加武举会试有三位出身勋贵之家的女子。 黎大将军的独女黎箬,平江王府的叶妙城,还有就是靖国公府的叶倾城。 三个人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