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仕途升迁 (第3/17页)
人。” “你这个外经局长怎么当的?”方文章批“他要走人,撤你,你们一块走。” 刘克服请示:“能不能让我跟林渠他们商量商量?” 方文章眼睛一瞪:“你嫌自己麻烦少,还是嫌林渠麻烦少?” 刘克服不再说话。 方文章要求刘克服不放松,继续做工作。首先必须保证陆金华回来参加招商会,接着还要把陆金华这个项目争取下来,不能放过。 还没说完,他办公桌上的座机响铃。方文章抓起话筒,片刻间神情语音完全变了,不再像训斥刘克服那样满嘴喷火。 “是我。领导啊,有什么交代?”他问对方。 刘克服站直,这时挺为难。方书记还没发话,他不能离开。但是站在这里听领导打电话似乎也不合适。 “那个地方啊,”方文章对着电话笑“老名叫苍蝇巷,一地破烂。” 他突然意识到屋里还有个人,于是抬手,指着刘克服,再指指门口。刘克服明白了,领导这是让他出去,人家有要事跟电话说,谢绝旁听。刘克服赶紧走出书记办公室,把门小心掩上。 他没离开,站在走廊外等候。除了因为书记没有发话,不好擅自逃遁,他心里也有些好奇,在屋里听了领导只言片语,知道书记突然接到的这个电话似乎跟苍蝇巷有关,以方文章的口气推想,来电话的人职位显然比县委书记更高。这是个谁?怎么也关心起苍蝇巷了?刘克服不禁猜想。 方文章这个电话足打了二十分钟。刘克服守在外头没有离开,期间有几个人过来探头探脑,都是刘克服一类县直机关中层官员。他们问刘克服方书记在吗?刘克服告诉他们书记在里边打电话,想见领导请排队,按先来后到为原则,请排于刘克服之后。那几个人比较计较,不甘排名在后,均掉头离开。 然后方文章打开房门,喊了一声:“小刘!” 看到刘克服还在,没有变成苍蝇上天翱翔,他表示满意。 “你还有点脑子。”他说“事情没完。” 他对刘克服发布指令,口气完全变了。 “你找林渠商量一下陆老板这个事。”他说“告诉他是我让你去的。” 刘克服大觉意外:“方书记有什么具体要求?” 不做明确指示,就是让刘克服先商量,深入探讨,然后酌情研定。 于是刘克服找林渠。当时林渠恰在苍蝇巷办公,让刘克服过去见面。刘克服坐上局里的普桑,立刻赶去。 此刻林渠在县民政局当局长,与刘克服为县直机关同僚。当年岭兜移民村发生泥石流灾害后,林渠受处分被撤了书记,事过将近一年才被重新启用,安排到民政局去。民政局掌握着不少人的财物资源,在机关比较热门,显然林渠还是很得方文章看重。相比之下,刘克服从乡书记调来外经局就显得差了,不如林渠。民政局有实权,自有一幢办公大楼,地点在县城新华大街上,里外装修都很好,林大局长不在自己的办公室坐着,跑到苍蝇巷那种破地方办公去了,为什么呢?有些特殊原因。 原来苍蝇巷有大片地盘是林渠的,准确说是归县民政局管辖。早年间苍蝇巷被辟为乡镇企业区时,当时的民政局长有远见,在这里插上一脚,占一块地盘,建了两家工厂,分别生产纸质和木质用品。生产木质用品的叫民政木制品厂,说法比较文雅,实际就是棺材铺,根据需要为各种死者打造棺材。后来因为殡葬改革推行火葬,棺材需求锐减,木制品厂不再做棺材,改做骨灰盒,以及相关丧葬用品,以满足各类死者需要。民政局下属另一家企业生产纸质用品,叫民政纸箱厂,是一家福利性质企业,主要安排本县残疾人员就业。因纸箱包装行业竞争厉害,残疾人企业比不过健全人,该厂后来转产,虽然还叫民政纸箱厂,却不再生产纸箱,改产花圈、黄裱纸等纸品,同时大量印制纸钱。类似产品的竞争也很激烈,该厂依靠政策扶持,勉强维持。近些年,苍蝇巷一带小作坊小企业多因产品销路困难停产,民政这两家厂子始终坚持生产,他们的员工工资很低,产品也有销路,因为人总是要死的,人死了都要治丧,用得着骨灰盒黄裱纸以及花圈纸钱种种。 眼下民政部门的这两家厂子突然成为问题,尤其是民政纸箱厂。在陆老板提出打造黄金圈之前,早有一位客商独具慧眼,与县里草签意向,选址在这里投资,拟改造苍蝇巷,建造大片标准厂房,开发一片工业加工园区,林渠辖下民政纸箱厂划在人家的园区范围内。旧城旧企业改造如今常见,改造中企业员工安置有些通行办法,苍蝇巷这里原有老企业基本倒光了,破产倒闭企业员工安置多是拿出一笔钱买断工龄,政府提供帮助,工人自谋出路,争取再就业。这一办法对民政纸箱厂却不好用,因为这里不比其他,集中了百来个残疾人。 他们不接受主管部门提出的买断工龄方案,宁愿领取微薄工资,坚持上班印制纸钱,不愿失去工作。因为他们身有残疾,再就业格外困难。残疾人维护自身利益的态度很坚决,效果很强烈,瞎子聋子哑巴驼背断手断脚聚在一起,情况有别于常人。 所以林大局长焦头烂额,蹲到苍蝇巷办公去了。“吾要发”在即,招商洽谈会要开了,县里计划于招商会期间跟投资商就改造苍蝇巷为工业开发园区正式签约,这就需要林渠做通所属企业残疾员工工作,把事情谈妥。林渠是老手,曾经当过信访局长,也在乡镇当过书记,很会软硬兼施,良民刁民都能对付,但是这回非常棘手,因为对方无论良刁,都是残疾人,人家认准一条,软硬不吃。 刘克服赶到苍蝇巷时,林渠正在纸制品厂的办公楼里找残疾员工谈话。刘克服到了工厂门外,这才明白为什么林渠要劳驾他亲自前来参观访问,自己不愿离开苍蝇巷半步。原来林大局长根本就出不来:工厂门被一辆载货小卡车堵死了,林渠的轿车被堵在厂内停车场里。 刘克服下了车,带着部下小陈步行穿过大门,进了福利厂。 进大门之前,他给妻子苏心慧打了个电话,苏心慧在单位里。 “我在苍蝇巷,这边恐怕麻烦。”他告诉苏心慧“中午可能回不去了。” “知道了。我去学校接儿子。”苏心慧问“怎么会跑到那边玩去?” 刘克服说:“不好玩,回头讲吧。” 这时刚好走到大门口,经过堵门的货车边。刘克服抬眼一看,货车驾驶员坐在车里抽烟,也拿眼睛盯着他。驾驶员理光头,长脸,长着一对招风耳,手中夹着一支烟,烟雾从他脸上飘过,他的一双眼睛在烟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